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泌素族的影响
2020-03-19于道阳
郭 强 于道阳
胃癌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胃癌居于第二位[1-2]。目前,胃癌一般使用手术治疗。近些年,腹腔镜用于辅助治疗胃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这项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因腹腔镜操作比较复杂,如何做好治疗及防治并发症尤为重要。本文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21例胃癌患者为对象,探究实施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1例患者展开研究。纳入标准:①均具有完整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②均有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③均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严重营养不良;②腹腔远处转移;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61例)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9.9±10.3)岁;体质量47~87 kg,平均(67.1±7.6)kg;在TNM分期方面,20例为Ⅰ期,31例为Ⅱ期,10例为Ⅲ期。对照组包含33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0.2±10.1)岁;体质量48~87 kg,平均(67.7±7.8)kg;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30例,Ⅲ期11例。对比可知,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D2根治术治疗,让患者取平卧位,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并在上腹部正中位开切口,根据胃癌D2根治术进行探查、吻合。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主刀医师在患者左侧站立,扶镜手在患者两腿间站立,助手在患者右侧站立。将10 mm套管留置在患者脐孔下方,将其设定为观察孔,将12 mm套管留置在患者左腋前线肋下2 cm左右处,将其设定为主操作孔,将5 mm套管留置在患者左锁骨中线平脐孔上方1 cm处,将其设定为牵引孔,然后将5 mm套管分别留置在右锁骨中线平脐水平、右腋前线肋下,将其设定为助手操作孔。在探查腹腔及其病灶后,施以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辅助切口设计在上腹正中,其长度约为5 cm。手术完成,在食管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位置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统计患者出现的肠梗阻、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展开对比分析。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术前、术后7 d胃泌素族指标情况,包含人胃动素(MTL)、全身适应综合征(GAS)、胆囊收缩素(CCK)。对每位患者在术前及术后7 d清晨采集2 ml的静脉血,通过3 000 r/min离心操作5 min,取出上清液,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胃泌素族指标
2组术前GAS、CCK等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MTL、G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CCK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胃泌素族指标比较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8±2.2)d,对照组为(21.8±3.9)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2所示。
2.3 2组患者术后7 d血液学指标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7 d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C反应蛋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表3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7 d血液学指标
2.4 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
由表4可知,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2%)略低于对照组(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1,P>0.05)。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我国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占据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所确诊的患者超过30万,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男性发病率较高,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性很大,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意义重大。此外,胃癌发病率不断提高,并朝着年轻化趋势发展。胃癌患者疾病发生发展中不单表现出消化道症状,患者的多血清指标也显示出异常状态,其中,胃肠激素与胃部疾病不良反应存在密切的关系。此外,胃肠激素内的胃泌素族、其他胃肠激素指标表现更明显,因此,对其实施恰当的干预价值较高。胃癌自发现至今缺少完全治愈的手段,手术治疗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其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临床挑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时,优先将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考虑在内。
新型腹腔镜手术就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采用电子、光学等领域先进设备原理顺利完成,它作为传统开腹手术的跨越,是在密闭的腹腔中开展手术,通过与腹腔内的腹腔镜体连接,支持手术医生在高科技的监视和引导下,对病变组织实施探查、止血、分离等操作。近些年,外科腹腔手术得到快速发展,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技术,在临床治疗外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腹腔镜手术适合用于治疗部分良性疾病及早期肿瘤方面,例如:消化道癌、甲状腺癌、胃癌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下列优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加之,传统手术治疗显示长线状疤痕,影响患者腹部美观。而腹腔镜手术不会留下疤痕,腹部美容效果比较好。胃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可以早期下床,睡眠姿势比较随意,能有效减轻家属陪伴者的工作强度。胃癌根治术作为临床治疗胃癌常使用的术式,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作为微创程度较高的手术方法,伤口较小,对机体各种器官带来的不良影响较小。为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并提升根治率,早期胃癌患者首推D2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其理由如下:淋巴结受到检查结果存在假阴性的可能,癌细胞侵入淋巴结窦周围有时无法准确检查;术前肿瘤浸润深度无法判断,准确的诊断方法主要根据术后病理检查为主。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有利于放大视野,手术操作者更容易辨认解剖结构,术中钝性分离组织间隙时更加精准,定位系膜根部高位结扎血管快。有学者研究指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4-7]。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胃癌疗效确切,较开腹手术优势突出,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宽阔、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肯定。有学者研究指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效果明显,展现出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这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8-11]。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12-1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GAS、MTL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是术后疗效评估的一项指标,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由此表明,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胃癌效果明显,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也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