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水平
2020-03-19何亚蕾
何亚蕾
中共岷县县委党校,甘肃 岷县 743400
一、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可以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做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述。
“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农村的产业兴旺了,农民才会增收,农业才会发展,农村才会繁荣,农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所以农村的发展仍然要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在以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情况下再结合一二三产业与之相融合发展。
“生态宜居”是关键,之所以把生态宜居放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位,这就可以看出目前提倡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也提出了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的建议及要求,要求对农村垃圾进行治理,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及厕所革命等治理要求,以建设美、经营美和传承美“三美同步”推进为重点进行治理,打造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板。使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体会到农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乡风文明”是灵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是乡村振兴的最关键的软件部分,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等手段来振兴乡村文明,从而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增强其幸福感。
“治理有效”是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提出了“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生活富裕”是目标,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收入的来源,通过合理规划乡村的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产品的品牌等方式,将乡村资源变现,真正的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脚点落到生活富裕上。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但是目前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需要补充一部分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职业农民队伍;以及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加强等。这一系列问题还制约着新时代农村的发展,但是面对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怎样将中央的战略决策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振兴,为农村发展提供基础
乡村要发展,提高产业发展是重点,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发展理念,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利用多种产业链形式,可以让农民更合理的分享到多种增值收益。
(二)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环境整洁、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农村环境及生态环境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及宝贵财富,只有本着“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农村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才能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乡村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在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当前脱贫攻坚提出不但要“扶贫”更要“扶志”和“扶智”,说的就是要发展和提高扶贫对象的精神面貌,从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的程度。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乡村治理新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好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及企事业优秀干部到村任职,使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效。
(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农民生活富裕了全国才能真正的进入小康社会,在乡村振兴问题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收入问题及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生态及传统工艺等多种方式的农村特色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从而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六)健全乡村人才队伍,强化乡村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制约是瓶颈。要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力培育新型的职业化农民,大力扶持有文化的农民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七)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探索性的发展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党对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把对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优先权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
现在我国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农村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应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幸福感,那么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保障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之路,解决农村脱贫是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国上下同舟共济、攻坚克难,从全国来说,六年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 000多万。到2018年年底,我国85%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80%左右的贫困村退出、50%左右的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7%。但是成绩的背后我们仍需看到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性和形势严峻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更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引领现代农业深入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有文化高素质的新时代农民队伍。人才是主体,人才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必须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型农民来助推农村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三农”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农业类高校要加强与农业企业对接,培养更多适合农村发展的高端人才。同时,国家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发展农村经济。爱农村,坚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确保工作思路在一线开阔、问题在一线解决、情感在一线聚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的乡村治理体系,做到既有公众参与又有法治保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后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下正值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党把准农民的权益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命运,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也意味着广大农村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对于我国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必将在全国范围掀起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曾经衰落的乡村必将实现复兴,曾经丢失的乡愁一定会逐渐的回归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