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工具AntConc对《祝福》的研究
2020-03-18李萌萌
摘 要:《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人们对《祝福》的解读十分丰富,但大多是通过文本的直接感知方法解读的。语料库工具AntConc是一款语料库检索软件,具有索引、词表生成、主题词计算、搭配和词族提取等功能,方便分析文本中的词汇主题。现基于语料库工具AntConc对《祝福》进行考察,采用较为新颖的角度,更加客观的方法再看这篇经典作品,推测主人公并且进一步分析其写作艺术。
关键词:祝福;语料库工具;写作艺术
《祝福》出自小说集《彷徨》,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我”离开故乡多年,在农历年底回到故乡到四叔家准备过春节。后偶遇祥林嫂,与其进行了交谈。不久突然得知她去世,身为知识分子的“我”见证了这一沉痛的命运悲剧。对于《祝福》一文的分析研究很多,运用知网搜索关键字“祝福鲁迅”检索出173条结果。作为教科书中的课文,在课堂上,《祝福》更是被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现采用新的视角,运用语料库工具AntConc对《祝福》进行研究。
一、运用词表“Word List”推测主人公
语料库工具AntConc内的词表“Word List”功能可用来统计词语出现的频次,借以推测文本主题词。现对《祝福》文本中出现频次高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词语进行统计,绘制表1如下:
根据上表,“了”出现了210次,是排第二位的词。而“了”的作用通常表示事情的完结,推测《祝福》可能描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说过的话还是发生的事情都是已经完结了的。其次,人称代词“她”在文本中出现了159次,我们可以推测《祝福》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女性。“她”就是小说叙述的核心人物。另外人称代词“我”出现的次数也很多,有113次,推测“我”也是小说《祝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或者小说是以第一视角进行的叙事,“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此外,“说”这个动词出现的次数也排在了前10名,可见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对话,用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是大量转述、引用他人的话语。“祥林嫂”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明确人物,可以推测她是小说的主人公,或者是小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形象。可以进一步推测,之前出现频数最多的人称代词“她”很可能指代的就是“祥林嫂”。
二、运用词表“Word List”、索引定位
“Concordance plot”和搭配“Collocates”以及文件查看“File View”功能叙事艺术根据“File View”可知,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称代词“她”确实指代“祥林嫂”。在索引定位“Concordance plot”里输入“祥林嫂”,从分布图可以看出“祥林嫂”贯穿了小说的始终,是小说的主人公或线索人物。接着输入“我”,分布更为密集,同样贯穿小说始终,可能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或线索人物。后经证实,进行的推测是较为可靠的。祥林嫂确实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也确实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使用搭配功能“Collocates”检索“祥林嫂”,与之搭配的主要有淘米等表示劳动的动宾结构,说明祥林嫂很可能是一个经常劳动的妇女形象。与之搭配的形容词有“百无聊赖”、“局促”等,由此我们推测祥林嫂的精神是比较糟糕与空洞的。再使用搭配功能“Collocates”检索“她”,与之搭配的有“瞪着的眼睛”“是一个活物”“提着竹篮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走近两步”“眼盯着我的”“疑惑了”“是一个寡妇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整天的做”“不很爱说话”“春天没了丈夫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逃出来的”“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走投无路”“没有神采的眼睛”“呜咽”“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张着口怔怔的站着”。根据与“她”搭配的词的阶段性变化,我们也可以推测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她不断变化的境遇和心理。她刚出现在视野中的时候,是丝毫没有生氣的,似乎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最初的她还是有些长处的,虽是寡妇但模样好又能干活,话不多且十分勤劳。随后她悲剧的命运就开始上演,没了丈夫的她从婆家逃了出来,做工却不松懈。但后来随着境遇的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她失去了生活的唯一希望——儿子之后,她便慢慢失去了灵魂,变得呆滞。
运用词表“Word List”、索引定位“Concordance plot”和搭配“Collocates”以及文件查看“File View”,我们看到“我真傻,真的”反复出现了3次。祥林嫂先前是话不多的,虽命运悲惨却不像其他妇女喜欢唠唠叨叨。但自从她两岁的孩子被狼叼走后,她彻底走向崩溃,开始絮絮叨叨,一次又一次重复讲“我真傻,真的”。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在她第一次向大家讲述她悲惨故事时,叙述她心肝宝贝被狼叼走,她忍不住呜咽。第二次是她向人们重复诉说自己这时时刻刻无法放下的心头事,哪怕别人已经开始冷笑并使用不好的语气,她仍旧呜咽并且不停地流眼泪。到第三次时她刚开头,刚说出“我真傻,真的”,还没等打开话匣子就被别人打断,玩笑似地讲她的故事,表现出明显的厌烦与不屑。祥林嫂从前明明是一个不爱言语的人,到后来忍不住一次又一次讲述自己孩子被狼叼走的事情,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命运对她的打击一次比一次沉重,死了丈夫她没有倒下,被逼着再嫁她也没有绝望,但当她的宝贝儿子被狼叼走了,她彻底崩溃了。孩子是她悲惨生活中唯一的光明,唯一的希望,连这唯一的寄托都消失的时候,她便不再有灵魂,变成了行尸走肉。失去孩子的痛苦是任何一个母亲都难以承受的,这种阴影是无法散去的。她脑子里面就只剩下这一件事情,无限的懊悔充斥着她的内心,失去孩子的痛苦使她没了正常人的精神状态,只能整日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无论如何都走不出来。因为心里就只有这一件事,没有任何事情能进入她的眼中,她便不停地重复这个故事,重复“我真傻,真的”。
另外,我们看到“你放着吧”反复出现了3次,这是“四婶”对祥林嫂说的话,发生在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之后。听到祥林嫂的遭遇之后,四婶是有些同情的,尽管有些许的犹豫,但还是收祥林嫂做了女佣。可当四叔告诫她,祥林嫂这种人虽然可怜,但是是伤风败俗的。当女佣勉强可以,但是涉及祭祀,一切饭菜要自己做,不能让她碰,祖宗是不会吃不干净的东西的。这样一来,作为鲁家特别隆重的祭祀大事,四婶无论多忙,也不敢让祥林嫂帮忙了。当祥林嫂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地说:“祥林嫂,你放着罢了!我来摆。”祥林嫂又去取烛台,四婶又慌忙地说:“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
这两次的语气还算是比较客气的,先称呼祥林嫂,再说让她放着。祥林嫂虽然有些不理解,但是一想也能明白。另一方面她明明听了柳妈的话捐了门槛儿,以为自己已经赎了罪,但四婶依然不让她参与祭祀,她就很受伤,感到失落与绝望。第三次,见祥林嫂又要帮忙,四婶慌忙大声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次声音明显提高了,并且是着急叫她放下再称呼她,这就表现出四婶的慌乱与不客气。四婶在四叔的指示下,所做的这些行为是给予祥林嫂沉重打击的,是捍卫封建礼教的。虽然四婶同情祥林嫂的遭遇,也因考虑祥林嫂的境遇而两次收留她当佣人,但还是伤害了祥林嫂,促进了祥林嫂人生悲剧的产生。
我们看到“说不清”反复出现了7次。在文中“说不清”有两种意思:一是有些事想努力说清却不一定能說清;二是有些事一说就清楚明白了,但却不愿意说清楚。首先是“我”对“灵魂的有无”实在说不清,一开始还努力想去说清,但是又不能真的说清。“我”是用了很多表示模糊义的词,比如“也许”“未必”“也该”等。但祥林嫂还是从“我”这模棱两可的话中听出了灵魂,似乎很清楚地听到了灵魂的存在,哪怕“我”后来努力解释,但也于事无补。这似乎使得她更加绝望了,加速了她悲剧结局的到来,使得“我”对于她悲惨命运似乎负有了一定的责任。“我”的“说不清”也似乎体现了“我”作为一个初期思想进步者的无能,“我”对于生命的奥秘以及生命的尽头也是迷茫的。“我”不由得感到想离开这里,感到自己很是无力。“说不清”有时还表现了某人认为不宜说清而又清楚明了的事实。祥林嫂叙述阿毛的死,是详细的,甚至是啰嗦的,似乎这样也没有办法完全表现对阿毛满满的爱以及失去阿毛带给她带来的无尽悲伤与痛苦。相反,面对柳妈“你那时候后来怎么肯依了”的质问,祥林嫂却表示说不清,这种“说不清”是她不愿意说,她对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感到羞耻又无奈。另外,短工对祥林嫂死亡的时间也是说不清的,祥林嫂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谈资,对于身边人乃至社会都是无足轻重的。
三、结语
《祝福》是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对于《祝福》的解读绝不在少数,但多是通过直接对文本进行感知的方法,因此采用新的角度与方法显得较为重要,能够为文本解读提供新思路。运用AntConc对《祝福》进行研究,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情节,使研究不再仅凭主观感知,结论也显得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王颖.语料库 AntConc 软件对《荒野的呼唤》的分析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9):106-108.
[2]曹静娴.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民族文化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5):70-73.
[3]贺亚男.基于语料库的文学语篇分析——以《外婆的日用家当》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75-78.
[4]徐丽雯.巴金长篇小说《家》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海外英语,2017(22):212-214.
[5]赵建军,徐祖熹.基于语料库工具 AntConc 对《故乡》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23-27.
作者简介:李萌萌,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