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研究

2020-03-18吴舒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文化价值贵州

吴舒

摘 要:铃铛舞在彝语中被称为“恳合呗”,意为“战状舞”,在丧葬仪式的念指路经环节中,护送亡灵回归祖先灵魂栖居之处而跳的舞蹈。文章从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艺术特色出发,深入剖析其舞蹈语言符号系统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并对舞蹈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进行思考。通过表演形态、文化价值、传承保护三方面的阐释,以期为彝族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料参考。

关键词:贵州;彝族铃铛舞;表演形态;文化价值;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0)01-0105-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0.01.015

Abstract:Ling-dang Dance (Dance with Small Bells) is called “Ken-he-bei” in the dialect of Yi nationality, meaning “Dances for Warriors” that is performed in the phase of chanting the scriptures to guide the spirit of the deceased to the place where the spirits of their ancestors dwell at a funeral.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ultural values implied in the sign system of dancing language from its artistic features and thus reflects on its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interpretations of Ling-dang Dance from three aspects: forms of performance, cultural values, and inheritance & protection, this essay endeavors to provide rich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s for the cultural study of Yi nationality.

Key words:Guizhou; Ling-dang Dance of Yi Nationality; form of performance; cultural value; inheritance & protection

传统民间舞蹈形式颇多,或以文化传统见长,或以生活习俗深得人们的厚爱,但像铃铛舞这类以丧葬祭祀为特征的舞蹈形式并不多见。鈴铛舞是彝族文化的代表,它有着特殊的文化隐喻,舞者靠摇响马铃声来协调动作,先歌后舞,通过演绎铃铛舞来表达对死者的悼念,祭奠逝者,安慰生者,使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日常生活情景通过铃铛舞再现,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渴望。它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而且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上层建筑作用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前贵州彝族铃铛舞备受文艺研究者的青睐,成为彝族文化研究关注的焦点,从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表演形态及其文化价值的研究出发,深入剖析其审美特征和文化底蕴,对于保护贵州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艺术特色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铃铛舞作为贵州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族原始遗风,具有鲜明的舞蹈特色和艺术魅力,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载乐载舞,乐舞一体

载乐载舞是铃铛舞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演绎过程中,舞者左右手分工不一,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一般来说,舞者以铃铛作为节奏,配乐作为鼓点伴随着舞者的铜铃和歌舞间隙附和唢呐。表演队形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如八卦队形,之字队形等。依据舞蹈队形的变化,参与铃铛舞表演的舞者也应随之踩出相应的舞步,步伐整齐,节奏统一,动作协调。

(二)刚柔相济,张弛有度

铃铛舞的舞者原为男性,女性不许参加。因为舞蹈本源于战争,士兵皆为男性,后演化为丧葬仪式中护送亡灵回归祖先栖居的地方,因此皆为男性舞者。男性舞者动作拙野,显得刚劲。在表演过程中,要求舞者以腰部为轴心,双手、腰腹、舞步所呈现的舞蹈形态,都要在腰部的统一协调下完成。具体来说,是在表演之时,舞者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挥舞彩带,腰腹前后左右来回转动,躯干前屈后伸;手臂在上、下、前、后、体侧并带有抖动地运动,伴随着脚步的前、后、左、右移动以及方步前倾、下蹲、单双脚跳等动作,使铃铛有节奏地发出强烈的共鸣。据说是1960年代进京演出时,才加入了女性演员,使得舞蹈刚柔相济,具有了舞蹈表演性。

(三)场地简朴,道具独特

铃铛舞对于表演场地没有严格的规定限制,在空旷平整的场地演绎即可。但其对于道具的要求较为严格,舞者手持的铃铛需以铜为原材料制作,中间手握的部分是一直径约为2cm铜管状结构,其管状两端是3—7个小铜铃,整个器械的长度约25cm左右,中间扎有20-30cm长的红色绸带。在表演中或急或徐的舞动铃铛,不仅能够统一节奏,协调动作,而且能够渲染气氛,为舞蹈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彝族文化中古朴、坚韧的民族文化特性。

二、贵州彝族铃铛舞的文化价值

铃铛舞起源、成长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连,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其舞蹈语言是表达特定意义的符号文本。它在特定语境与规约形成,通过艺术感染进行审美渗透,传情达意、感发心灵,使得舞蹈中所携带的信息被接收对象理解与认同,是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传承彝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贵州彝族铃铛舞作为活性态民族文化符号,是集舞蹈、服饰、道具、语言、民俗、精神信仰、神话传等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铃铛舞中传统精神的传递与人文特色的置入将单纯的舞蹈动作的外化表现形式上升到一种与文化取向相关的内在精神层次,以神领形, 以形传神,突出了彝族的传统的文化理念和传递方式。传统文化所联系的集体记忆与共同情感,将有助于彝族舞蹈文化特色的构建。以多彩贵州的社会底蕴为内涵,回望传统的人文历史风情,不仅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认知,激发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更使人们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凝心聚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贵州彝族铃铛舞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舞蹈活动,它不以单人独舞的形式进行表演,而是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以铃铛舞的双人舞为例,舞蹈整体上为男性4人集体舞,以双人配合完成技巧为舞蹈主体,难度较大,舞段中的表演大多需要舞者的默契配合与团结协作,充分展现着彝族同胞凝心聚力、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舞蹈过程中,其有节奏地协调动作,与铃响遥相呼应,调动全身感官的参与,通过队形变换和音乐节奏的起承转合调节身体,在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不仅能够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更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通过彝族铃铛舞的传播,介绍彝族风情,推广彝族文化,了解彝族风俗习惯,加强与其他民族舞蹈之间的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是保护文化生态,推进民族文化传承。舞蹈的形态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其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一是社会环境。从自然环境上看,彝族铃铛舞的发源地为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市,两地地处贵州西北部,位于乌蒙山区,西临云南、北近四川,为巴蜀要地。从古至今,以山地为基本的生存空间,以畜牧兼农耕劳作为生产方式,自然风光优美,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铃铛舞从东汉末年至今已经发展了2800多年。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更加便捷,与外界的沟通逐渐增多,能够更多的与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接触、感知和交流。社会环境包括彝族的区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是贵州彝族铃铛舞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其生活习俗、民族信仰 、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悠远的历史记忆中,自给自足的经济为贵州彝族铃铛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以铃铛舞娱神娱己,舞蹈因此代代传承下来。新世纪以来,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压力,农村中的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外出务工的人群较多, 人才大量流失,经济问题成为传承发展贵州彝族铃铛舞的面对的最大的困难之一。政治环境为贵州彝族铃铛舞的发展指引方向、路径。例如,在当前文旅结合的政治语境中,政府部门加强铃铛舞的组织管理并予以积极的相关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民族文化产业开发规划,开展精品民族文化旅游,组织引导、全面规划,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扩大对外交流,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专项保护基金,政治的有力支持大大推动了贵州彝族铃铛舞的传承发展。就文化环境而言,人在文化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支撑文化环境发展的核心。贵州彝族铃铛舞是以人为本的活动文化,人为表演的主体,通过表演能够有效传达人的思想情感,舞蹈内容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受群众喜爱。总体而言,不管是舞蹈的表演形式、审美风格、价值取向、都具有浓厚的生活味道和人情气息。

总体来说,贵州彝族铃铛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演变,其表演形态、舞蹈功能、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仅有男性表演的神秘的祭祀舞蹈,逐渐发展为在节日、喜庆、农闲之时男女皆可表演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舞蹈。

三、贵州彝族铃铛舞传承与保护

(一)挖掘记录,宣传普及

当前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彝族舞蹈艺术。挖掘贵州彝族铃铛舞是传承保护铃铛舞的必要工作,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挖掘素材,加快铃铛舞的资料梳理、整合力度,建立贵州彝族铃铛舞的系统研究体系。另外,在对贵州彝族铃铛舞的史料考究的同时,还应关注现存彝族聚居区的铃铛舞发展现状,对于即将流失的彝族铃铛舞相关文化进行抢救性地保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普及渠道。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进行实践。一是在宣传彝族铃铛舞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新的形式创新发展、扩大宣传,给予铃铛舞更大的發展空间。可以通过开展铃铛舞的表演比赛等形式,扩大彝族铃铛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可在贵州省民族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加入铃铛舞的项目,在比赛过程中通过丰富铃铛舞比赛内容,完善铃铛舞比赛细节,让铃铛舞更好的交流传播。二是将舞蹈和健身相结合。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通过跳舞来达到健身的目的。在这股健身热潮中,把铃铛舞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进行宣传普及,使铃铛舞服务大众,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更多人感受铃铛舞的魅力。

(二)政策保护,经济支持

传承保护贵州彝族铃铛舞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经济支持。一方面,抢救和保护贵州彝族铃铛舞,可设置专项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经济支持。从以往贵州彝族铃铛舞的保护工作上来讲,很多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经费有限,难以保证贵州彝族铃铛舞的保护措施更全面,要更有效地保护贵州彝族铃铛舞这一文化遗产,需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的投入,筹措专项资金,为保护贵州彝族铃铛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予以政策保护。树立保护意识是发展传承的前提。贵州彝族铃铛舞的保护离不开地区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分工明确的保护彝族铃铛舞工作体系,使各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引导,真正形成整体合力,保护传承贵州彝族铃铛舞,为扶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三)发展教育,储备人才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靠教育,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从事彝族铃铛舞研究的相关人才短缺,贵州彝族铃铛舞研究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为其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后续贮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教育,把“铃铛舞”引入教材,对铃铛舞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发,是使贵州彝族铃铛舞科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由于贵州山区较多,很多山区较为贫困,体育教学设施落后,“铃铛舞”的引入,将极大地缓解这一不足,不仅以舞蹈的形式丰富贫困落后山区的体育建设,促进当地体育建设,而且能更好的普及、传播非遗文化。同时,要做好铃铛舞的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对于现有的彝族舞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采取进修和短训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要针对当前保护的实情,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老、中、青相结合,认真搞好传、帮、带。后备人才是极为宝贵的资源,是铃铛舞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立足于未来,注重人才的培养,可建立铃铛舞项目基地,聘请优秀民间艺人担任铃铛舞舞蹈教师,通过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方式,让艺术教育发挥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

(四)文旅结合,优化体系

当前,在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建立彝族舞蹈文化研究开发体系,将舞蹈与旅游、观光等商贸交流整合发展,是传承保护贵州彝族铃铛舞的重要路径。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标向,文化与旅游的双效结合,对于弘扬贵州旅游文化、大力推动当地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彝族铃铛舞是观赏性高、参与性强的群众舞蹈,舞蹈以人体动态形象表现文化,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風格朴实。它是了解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具备适合贵州地区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能较全面地反映彝族文化的个性与特征,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需要。它具有投入成本低、易于开发、易于成效等特点,将铃铛舞与旅游、观光、节庆相结合,在传承文化、对外进行展示的同时,形成文化、艺术、旅游三位一体的产业模式。通过文艺形式,发展铃铛舞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开发创意产业,制作销售铃铛舞的相关文化产品,提高铃铛舞的知名度,增强特色文化的吸引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人文助旅游,以旅游带人文。

从舞蹈研究体系上看,当前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舞蹈体系还不健全,有些舞蹈形式单一,内容单一,大大削弱了彝族铃铛舞的发展潜力。建立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舞蹈文化开发体系,在搜集彝族铃铛舞的传统舞蹈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的发展趋势,为贵州彝族铃铛舞丰富舞蹈文化内涵,创新发展形式,将舞蹈品种进行文字影像保存,不仅可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加快民族文化建设,促进当地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结 语

贵州彝族铃铛舞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时代的浪潮中,这种传统的艺术符号从古老而神秘的丧葬舞演变为集丧葬和娱乐于一体的群众舞蹈,不仅扩大了舞蹈的受众对象,而且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铃铛舞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贵州彝族铃铛舞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走得更高、更远,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为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耀华.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剖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2] 安静,葛继红,石柳江.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J].贵州民族研究.2010(01).

[3] 杨军.贵州彝族婚嫁“跳脚舞”的社会功能剖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11(09).

[4] 肖锐,金炳镐.民族团结是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的主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

[5] 杨敏.论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课程在教学与创作中的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3).

[6] 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7] 穆春林.从贵州彝族丧葬文化透视彝族生死观[J].毕节学院学报,2009(10).

[8] 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1).

[9] 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河南大学学报,2012(03).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文化价值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