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友好馆:一座尘封的长沙地标
2020-03-18牧歌
牧歌
在长沙市五一广场东南角矗立着一幢漂亮的挂牌“长沙市口腔医院”的大楼,在“老长沙”的口中,它还有一个名字——中苏友好馆。
长沙极具影响的高楼
1949年10月5日,即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天,中苏关系史上一个高规格的组织——“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并由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亲自担任会长。同年11月7日,长沙中苏友好协会成立。
那时,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苏联老大哥”的热潮。中共中央决定首先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建设四大“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馆”,用以学习、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而后,全国其他各大城市也相继修建“中苏友好馆”。
1953年至1957年,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实施阶段。中国在兴建四大“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馆”的同时,一大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援建156个重点工程项目(其中6个在湖南省境内)。按照中央指示,湖南省政府决定在省会长沙修建一所“中苏友好馆”,用于招待苏联专家,方便他们参加集体娱乐活动、查阅资料、住宿等。
据公开资料,中苏友好馆由一位名叫许升的设计师于1956年设计,选址在长沙通车仅几年的五一路西段。1957年前后动工建设。落成后的中苏友好馆,坐北朝南,共四层,左右严格对称型布局,建筑面积3696平方米,并成为当时长沙极具影响的高楼(高18米)。
事实上,中苏友好馆的建筑风格采取了仿蘇的折中主义。红砖清水墙(不做粉刷),歇山式红板瓦坡屋顶。上拱式门窗,正中的门楼面阔三间,向前突出,人字形屋顶与主楼大屋顶相垂直,门楼两边各面阔七间。布局中最大的特点在于门楼两侧门窗的形状、装饰和数量是对称分布,中心的四根罗马柱收束于三层顶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见证中苏关系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馆”经常举办图片或实物展览,一楼和二楼展厅介绍与展示苏联老大哥的幸福生活。进门大厅正中一行醒目大字:“苏联幸福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三楼是开放的阅览室,阅览室里的书刊丰富,还有色彩艳丽、印刷装帧精美的八开中文版《苏联画报》,不过书刊一律不外借,只供在阅览室阅览。
四楼有一个舞厅,据一位自小居住在中苏友好馆后面的老人回忆,每逢周六,附近的居民都会被这里传出的音乐所吸引,他的房子正对着舞厅,经常看到白皮肤、黄头发、高鼻梁的外籍友人参加活动。
馆内还有一个可容纳二三十人的小型电影放映室,“这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啦”。每逢“中苏友好月”,放映室都会放映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带枪的人》《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乡村女教师》等影片。
多年后的今天,长沙人郑寿山仍然记得当时在中苏友好馆读杂志看电影时的情景:“电影放映室不定期地放映苏联的纪录短片,内容多是苏联工人农民的生活与劳动片段。放映机放的是8mm的超小型拷贝,解说词是俄语,较之到电影院看标准的35mm电影实在是乏味。可是我们这些学生伢子还是不放过这种看免费电影的)机会,时不时地跑去看出了电影预告海报没有。”
1958年,长沙中苏友好协会迁到此办公。据说,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路过长沙时,在湖南省委领导的陪同下也来到这里参加过联谊活动。
然而,基于中苏友好而建的中苏友好馆,也见证了中苏双方由昔日的“兄弟、朋友加同志”友好关系变为相互指责、甚至恶语相向的过程。
1960年是中苏关系转变的关键一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双方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意识形态大论战。在此背景下,中苏友好馆面临着尴尬的处境。
不过,当年东欧各国追随苏联,与中国交恶时,欧洲尚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交好,那就是阿尔巴尼亚。1962年,长沙中苏友好馆曾改名为中阿友好馆。
“中苏友好馆事件”
时间到了1967年,即“文革”开始后的第二年,“造反派”各派系之间在夺权与分配权力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械斗不时在长沙市内上演。这年6月4日至6日,长沙中苏友好馆发生了大规模武斗事件,几千人暴力围攻中苏友好馆,造成轰动一时的“中苏友好馆事件”,惊动了中央。
这次武斗事件给中苏友好馆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有人回忆:“大火把整个第一层的物品都烧掉了,二楼的木质窗户也被烧得面目全非,三、四楼受损较轻。红色外墙因为投掷石块和开枪射击而伤痕累累……”
这次武斗之后,政府开始接管中苏友好馆,并着手将整栋大楼进行维修。今天来看,当时变化较大的就是在红砖清水墙的外墙上刷了一层水泥。
之后,中苏友好馆先后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使用和管理,具体交接时间已不可考。直到1989年12月,湖南省政府在八一路另建高楼,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搬迁完毕,中苏友好馆才由湖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正式移交给长沙市口腔医院。
(摘自《文史博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