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解读及翻译策略
2020-03-18陈园园
陈园园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直不断改革和调整,翻译部分做了调整,由原先的句子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中文段落内容囊括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与发展等主题。传统上,翻译被看作两种语言间的转换,现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行为,二者密不可分。要想解决四级翻译中的难题,就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南。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 文化因素 翻译策略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全国性英语能力考试,自从2013年12月开始,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分值占到15%,与写作部分同等重要。翻译部分也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做了调整,由原先的句子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中文段落的内容囊括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与发展等主题,根据系统的统计,历史文化题材占比47%,可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传统上,翻译被看作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既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翻译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解决四级翻译中的问题,就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南。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同时受后者的影响并反映后者。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要想了解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就需要从语言中了解,不同的语言间要进行交流,必然需要翻译,因此翻译尤其重要,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手段。任何一门语言都承载着当地浓厚的文化内涵。如果在不了解文化内涵的情况下进行翻译,自然在四级考试中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二、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翻译教学现状
自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以来,教学目标都是围绕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设定,近年来由于四级考试改革,试题难度较以前增加不少,翻译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教学目标中对译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翻译能力水平,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直重视阅读听力和写作,相对来说有些忽视口语和翻译。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综合性的,在翻译教学上给予的课时相对较少,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翻译技巧训练。导致学生认为四级翻译题比较难,面对现状,教师需要及时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改革,重视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那么学生在四级翻译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呢?
1.中式英语
大部分学生在从小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与外国人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对英语中地道的表达不熟悉,学生疏于练习和思考,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
2.英语语法基础薄弱
由于英语语法的传统学习方式比较枯燥,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课下更很少自主学习,导致语法知识混乱不清。汉语是一种意合性语言,语句是按照字、词的含义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义。英语是形合性的语言,语句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所以,学生受到母语汉语的语法影响,英语语法知识不足,必然造成频繁的语法错误。
3.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英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更加重要。要想在中英两种语言间顺畅地翻译,既要学好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又要熟悉中国相关的文化和英语国家概况及文化。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仅西方文化知识背景了解得少,对于中国文化历史知识也了解得不够。四级翻译中很多关于文化历史题材的段落翻译,失分较多就不稀奇了。
三、四级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和方法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翻译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经济等主題。比如,关于历史文化的:功夫、潍坊风筝、乌镇、丽江概况、中国大熊猫概况、中餐、中国结、茶文化,等等。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为导向,使大学生有能力担负起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高校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又要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优秀文化并向世界输出。这就是大学英语四级改革的意义所在,摆脱应试性和功利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涉及英语语言知识本身的教学,新形势下更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汉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语法差异。
四级翻译要求译文基本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语言流畅,句式运用恰当,用词贴切,能较好地运用翻译策略。考核的不仅是句子层面,还包括语篇层面。词的翻译,要求用合适的英语词汇准确表达汉语词汇的意思;句的翻译,要求用符合英语规范和表达习惯的句型准确表达汉语句子的含义;段落的翻译,要求用英语准确、完整地表达汉语段落的信息,译文结构清晰,语篇连贯,语言通顺。段落汉译英一般要经历“通读理解——拆分意群——组合译文——检查调整”的解题过程,我们可以运用意义群拆合翻译法,每个汉语句子都可以根据意思和语法结构分成若干小段,这样的每一个小段称为一个意义群。意义群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短语,也可以是并列句的一个分句或者复合句的一个主句、从句等。
1.如何翻译词
翻译准则是信、达、雅,首先信是第一位的,即意义表达要正确。翻译第一步是要选择词义准确的英语单词或短语。如果能找到与原文中中文词语在词形和词义上相对等的英语单词或短语自然是完美的,但如果不能,首先就要遵循信的原则,准确的词义更重要。下面探讨词的翻译技巧。
(1)增词
汉语属于东方语系,与英语相比,在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译成英语时为了让译文更准确、通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语。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构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结构需要一些冠词、代词、介词或连接词,这些汉语里通常都是缺失或者省略的,增补这些词会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更加地道、通顺。如增补冠词: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译文:Beijing is 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汉语中没有冠词,出于语法的需要,汉语中的名词在翻译时要根据句意增加英语的冠词,即“悠久历史”翻译为a long history。
再比如: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阅读过汉语原文和各种译文;译文: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novel,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have read it, either its Chinese original or its translated version in various lan-guages. 汉语中“各种译文”的意义已经包含了不同语言这个信息,翻译时,增补in various languages,补充完整短语的含义。
不同的语言当然会涉及不同的文化,那么翻译文化色彩浓厚的文本时就不太容易,因为英语读者可能不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出于文化背景解释的需要而增加一些词或短语,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出来,就很有必要。比如:也有人相信风筝是鲁班发明的;译文: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the kite was invent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carpenter Lu Ban.“鲁班”在英译时要增补对他的文化背景的解释,增加the ancient Chines carpenter,这样英语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
(2)减词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极大,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翻译时经常是多余的,翻译出来会造成冗余、意思含糊,删去就可以。减词首先是不可以改变原文的内容,适当删减一些词语,做到信和达,使译文更加准确、通顺。
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会连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英译时只选择一个词翻译即可,如:众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让游客体验;译文:A lot of minorities provide tourists with various and colorful cultural experience.原文中“丰富”和“多彩”两个词,意思相近,只翻译出一个就可以了,即“多彩”翻译成colorful,如果再翻译“丰富”为rich的话,就冗余了。
汉语通常讲究文字美,看重句子的平衡、气势和韵调,常使用排比、对仗、重复等修辞手段,翻译时,可以省略一些重复的词语,不必全翻译出来,如:京剧有着丰富的剧目、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和大批的观众,对中国的戏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译文:With rich repertoire, a large number of artists and audience, Peking Opera has exerted a deep influence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s in China.原文中的“众多的”“大批的”,为避免重复,英译时只译出一个即可。
汉语中一些词语后面表示范畴的词在英译时往往被省略。这些词主要有“工作”“水平”“局面”等,如:众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让游客体验;译文:A lot of minorities provide tourists with various and colorful cultural experience.该句中,“同胞”是个范畴词,minorities足以表达原文的含义,添加compatriot会使译文显得冗余、拖沓,只译“少数民族”即可。
(3)词类转换
翻译时,汉语原句中某种词类的词不能对等地翻译到英语中,就需要转换为另一种词类的词,如动词转译为名词等。汉语使用动词较多,偏动态性,更加具体。英语使用名詞和介词比较多,偏静态性,更加抽象。翻译时对词类进行转换,目的是让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如:红色在中国流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把它与中国革命和共产党相联系;译文:Its popularity in China can also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people associate it with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mmunist Party. 原句中“流行”是动词,翻译时把动词转译成名词“popularity”。
翻译时,可以把汉语原文中的某些动词转译成介词短语,因为英语中有些介词具有动词的特性。比如: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在城市中担任建筑工人、工厂工人、餐厅服务员和司机;译文: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have left their land in the countryside to work in cities as construction and factory workers, restaurant staff and drivers. 原文中“担任建筑工人……”译为介词短语as construction workers。
2.如何翻译句子
汉语通常形式自由,英语则句型严谨。确立主干是汉译英的第一步,也是正确翻译的基础。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顺序翻译法,就是按照汉语原句顺序翻译。一般只包含一个主语的简单句,会按照原句顺序进行翻译,因为翻译出来的汉语句子结构也是单一主语的简单句。如:红色通常象征着好运、长寿和幸福;译文:The color of red usually symbolizes good luck, longevity and happiness.
其次,汉语的信息排列一般按事物的自然逻辑发展顺序先叙事后表态,先因后果,先条件后结论,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信息焦点常放在句末。英语重理性思维,逻辑顺序一般为先主后从,即先表态后叙事,先果后因,把信息中心放在前面,翻译时可以用逆译法,根据目的语的特点适当调整语序。如:人们把现金作为礼物送给家人或亲密朋友时,通常放在红信封里;译文:Cash is often put in red envelopes and sent to family members or close friends as a gift.
另外,还有合并译法和拆分译法。合并译法也称化零为整法,主要是根据英语行文紧凑、简练的原则,将两句或数句合译成一句。比如:人们还会在门上贴红色的对联,对联的主题为健康、发财和好运;译文:The doors will be decorated with red couplets with themes of health, wealth and good luck. 原文“人们还会在门上贴红色的对联”为本句传达的主要信息,应翻译为句子主干,同时增译介词with与句子主干合并。拆分译法有时候更常用,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比如: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译文: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原文是由三个小分句构成的长句,三个小分句各有侧重点,翻译时可以拆译为三个独立句子,使表达更清晰。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了词和句的翻译方法,但同时要明白四级翻译是考查整体段落翻译能力,必须考量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在做到了信和达之后,如果句子之间衔接得当,行文流畅连贯,过渡自然,那么译文就更地道,更易被读者接受。
四、结语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改革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显示了教学培养方向向语言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转型,在大學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充分并恰当地融入文化背景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高珺.论大学英语课中的文化翻译教学[J].黑河学刊,2013(07).
[2]周延波.教学方法与技能[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束定芳.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趋势[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03).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