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2020-03-18于广威史姝娜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于广威 史姝娜

【摘 要】诸多中国本土创业者在管理新创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的灵活运用,对其成功创业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文章通过对“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4个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在创业管理中运用的剖析,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的博大精深和重大价值,除了冀希给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实现对新创企业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更可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创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2-0208-04

0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尤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还是墨子的法家思想等,所有这些文化思想流派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流派交织纵横、互为影响,构成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宝库。作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每一位华夏子孙中的创业者群体,或多或少都会受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创业过程中,他们通过将这些传统的思想智慧渗透日常的创业企业管理中,对其实现成功创业都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例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天降大任于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对太极文化“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智慧的精深感悟和在其实践创业管理过程中的灵活运用,都给我们了解其企业管理文化,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这些深入华夏子孙骨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在这些卓越的创业者实施创业过程中,于日常管理中自然而然地被显现出来,并被烙上深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烙印。在众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本文通过提炼“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4个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解读其与创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基于如下几个目的:一是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学习如何建立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二是在创业群体中,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三是为倡导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创业管理文化相结合,提供实践依据。

1 四个代表性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1.1 阴阳五行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1.1.1 阴阳思想

阴阳是一种对立统一思想的集合,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一面,对立的双方又都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方转化,这其实是朴素的辩证法基本原理。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思想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就是用太极的阴阳图表现,这其实也是哲学模式的一种非常形象的表现方法。黑白各半的太极阴阳图,表明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其中的一条“S”形曲线,生动而形象地表明了黑与白在运动中的变化。此外,图中还有黑白两个鱼眼,白的部分中有黑眼,黑的部分中有白眼,说明了阴中有阳和阳中有阴的思想,这也正是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对方转化的主要内在依据。

1.1.2 五行思想

五行是指宇宙的统一,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也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的体现。这些物质之间既是彼此各自运动着的,也是相互之间联系着的。中国的传统中医认为,五行之间相互生克的关系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反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个相互生克之间的关系说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事物,能够凌驾于一切力量和事物之上而独霸天下的。正所谓是“一物降一物,一物生一物”,同时,也是要求万事皆要把握适度,否则后果将会适得其反。例如,金克木,我们用斧子可以劈柴,但是柴要是劈多了,斧头自身也会磨损;又比如,土克水,水库可以储水,但是水坝的高度一定要适当,水位如果太高了,储水高度超过了承载度,水坝也就会倒塌造成水灾。这也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造成损失。

1.1.3 阴阳五行思想与创业管理的关系

阴阳五行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拥有比较优势的时候,就应当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地保持着一种忧患意识,避免出现“大意失荆州”的情况。在我们所熟悉的诸多成功创业者中,如“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这些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尽管自身事业已经做得很大,但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通常不是人们想象中,作为成功创业者的那种“潇潇洒洒,意气风发”,反而在他们口中,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的话语,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华传统阴阳五行思想智慧在成功创业者身上的具体体现;反之,对于我们身处相对逆境的时候,作为创业者本身,则应带头树立自信心,勇于拼搏进取,力挽狂澜,带领团队转败为胜,这样的例子在众多创业者管理过程中也是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根据以上思想智慧运用的启示,具体落实到创业管理层面上,主要是体现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发展得顺风顺水时,创业者万万不可以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作为创业者,越处于相对顺境,个人一定越要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提前为公司发展做好战略布局,追踪前沿技术与市场,主动进行出击,开展各种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动,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储备好蓄能;而在创业过程中如果碰到困难,企业发展得不是太顺利、整体大环境不是很好的时候,作为创业者,必须身先士卒,保有充分的信心和團队及员工们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一直要坚持到企业发展出现转机,度过危机,转危为安,只有这样,作为创业者,才有可能保证所创办的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不至于因一时一事或者外界客观大环境的变化,而使企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变化,从而才有可能真正地将所创办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续企业。这个阴阳五行的思想智慧,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其中相克相生的道理,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大环境下,对创业者在管理企业中所能给予的启示,尤其值得每一位创业者在做决策时进行深思,更能凸显研究其含义的重大价值。

1.2 天人合一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1.2.1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是个统一的整体,彼此间应该是相通相依、和谐共存的。这个思想告诉我们,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顺应天时,讲究地利,倡导人和。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曾经说过:“不违农时”,其本义是指要在该种植时种植,该收获时收获。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其实是不讲征服自然的,虽然也曾经说过“人定胜天”这种话语,其主要用意是要去克服困难,战胜大自然发生的灾害,其前提是要先保护好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为了人类发展的自己私利,而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去破坏生态环境。中华的传统思想认为,只有形成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和谐统一的良性生态循环,维系好每一条食物链组成的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营造出适合人类本身生存,和谐与统一并存的自然生态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时,也曾经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金句,实际上说的也是“天人合一”这个道理。所以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让我们一定要合理、适度地利用好大自然所给予的各种资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持好自然万物间的生态平衡,我们生活的地球才会成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家园。

1.2.2 天人合一思想与创业管理的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给创业者管理企业的启示如下:创业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要实施的项目、策划的活动、推出的产品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讲究天时,择机而行,这一点对于新创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新创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天时,是指要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创业者对此一定要有所把握,古代的农耕社会、近代的工业社会、现代的互联网时代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与这些时代发展的大势相契合,顺势而为,才可能有所成就。最近几年,在科技创新创业领域提倡的“技术向善”,实际上也是对创业者开展的创业项目要顺应天时的一个很好的诠释例子。所谓地利,是指企业所处国家、地区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引导,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发展一定要和所处国家的政策方向相一致,才会在当地生存下去,如果与所处地区和国家的大政策及发展方向相悖,企业将很难发展下去。创业者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和不同地区间的营商环境,对于创业企业日常运营办公场地的选择,这些地利因素都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所谓人和,是指创业者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和创业团队、运营团队、客户、员工、投资人都要保持团结一致,才有可能将事业发展得更好。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告诉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讲求时机,创造和谐,与历史大势、客观环境和人际之间,即内外环境保持一致,相融合,方向一致,齐心合力,才有可能实现创业目标。

1.3 中和中庸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1.3.1 中和中庸思想

“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核心理念;它的意思是指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要能够互相协调、相互并存、相互促进,这种“和”的文化,与西方世界所阐述的“非白即黑”“零和游戏”其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和”文化思想既是一种沿袭传承的传统思想,也是我们每个中华子孙坚守奉行的行为准则,正所谓,要大力提倡“和气生财”“家和成事兴”“和谐共荣”。这个思想要求我们既要有海纳百川、接纳各种要求、包容各种异见的胸怀,也要有承认并尊重各种不同事物彼此间的差异性的客观事实,要全力实现身心和谐、内外统一,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均衡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个思想智慧在我国得以较好体现的就是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以“和”字为先,即我们和世界各国处理关系,要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更要求同存异,正视这种客观存在,这些外交思想其实都是“和”思想的充分体现。

所谓“中庸”,就是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公平、恰如其分。但中庸并非是有些人所理解的“和稀泥和不讲原则”。其实质要求是处理问题要能够恰到好处,把握好一个“度”字。儒家思想鼻祖——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同而不和”,就是指那种结党营私的行为,不是去团结绝大多数,而是只为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去搞拉帮结派,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必然将影响大局。所以,上到国家和谐统一,小到处理好一个团队之间的关系,都必须恪守“中庸”之道。特别强调的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目的,作为强势和优势群体不能以强凌弱,更要带头忍让、宽容。例如,历史上在安徽桐城发生的“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的“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句话就充分地体现了“中和中庸”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1.3.2 中和中庸思想与创业管理的关系

中和中庸思想对创业者管理企业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中和与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的商人历来讲求“和为贵”,中和之道,即凡事以不争为上、以让利为本、以和气为生财之道,这也是中华民族包容文化最大的一个体现。创业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于股东之间、员工之间、顾客之间的利益纠纷,如果能做到以和为先、以和为贵,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庸之道,要求创业者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在处理各种矛盾时,要力争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本着公心而为之,让团队成员有所依靠、看到希望,为组织、团队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而尽心竭力。一个家庭,要家和才可万事皆兴;做生意搞合作,要講求和气才能生财赚钱;搞政治、治理天下,要政通才能人和;做事业有作为,要和舟方可共济;与人相处相交,更要以和为最贵。总之,“和”思想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和根本。创业者在创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融入各种新元素、新技术、新人才,保持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合作,把握好企业生存之道,“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最终达到和谐共荣、共享共赢、成就伟业。

与天人合一思想对比,中和与中庸更强调内在,而天人合一更强调外在,对于创业者来说,二者在创业管理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1.4 修身克己思想在创业管理中的运用

1.4.1 修身克已思想

“修身克已”思想,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修身克己,那就很难管理好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那就更談不上治理国家了,自己国家如果都治理不好,更不要提在世界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当今世界经济最强大的美国出现各种“退群”的现象,与其现任总统一直强调“美国优先”的原则是分不开的,这与美国历届总统要做“世界警察”的执政思想是完全背离的,所以导致现在一些全球化局面停摆现象的发生。做不到“修身克已”又怎么能“领导世界”?先圣孔子曰:“杀身成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其后的孟子也曰:“舍生取义”,都讲的是个人的品德修养的观点。修身克己的基本要求,就是先做到克己,只有不断修炼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和有修养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带领别人,成就事业。

需要强调的是,修身克己也包含了对个人情商的培养与塑造。据现代心理学专家研究,对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智商和情商,因为智商受先天影响较大,所以反而对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是最小的,而情商是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塑造的,对个人的成功影响因素反而是最大的。修身克己,就是要求个人要想成功,有所作为,就要全力克服极端利己和任性的个人主义思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别人,做成事情。

1.4.2 修身克已思想与创业管理的关系

修身克已思想带给创业者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创业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只有做好自我管理,才能去管理别人,管理外部世界,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先管理好自己,才有可能管理好创办的企业,而只有企业的成功,才有可能有益于整个社会和国家,有了社会和国家的稳定,才有全天下、世界的稳定和平与良性发展。创业者创业过程中,正所谓智商高不如情商高,只有做好自我修行,坚守企业道德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让企业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良心企业,才有可能有益于社会、国家和人类。前几年,“长生生物”的“假疫苗事件”、“三鹿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等都是企业没做到修身克己,不遵守社会道德底线,最终导致破产的反面典型案例,为众人所不齿。

2 启示与展望

以上这4个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之集大成代表,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渗透至各个文化领域、各种文化表现之中,而管理行为作为文化方式体现的载体之一,必然对包括创业管理的管理行为起着指导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4个思想智慧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首先,创业者创办一个企业,他总要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有个基本看法,即创业动机,这就是基本哲理。其次,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又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所以他必须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所认识。再次,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又是生活在社会上,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和处理社会问题。最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和一个元素,必然要对自己和企业的行为负责,因而又构成创业者与创业企业自我管理的行为。这4个思想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经过几千年的洗涤浸润,已融入每一个中华子孙的血液中,这些必然会对实施包括创业管理的各种管理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所以,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并将这些思想智慧灵活地运用到创业者对创业企业的管理中,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还对创业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 考 文 献

[1]刘旭.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5):287-288.

[2]姚晶晶.创新创业视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6):149-150.

[3]关丽.满族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及当代启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4):133-137.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现代化需清除哪些障碍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实证分析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