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位视域下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检视与反思

2020-03-18陈勇贾蓉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主任

陈勇 贾蓉

摘   要: 班主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与其他专职思政队伍存在竞争合作的关系,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本文基于教育生态位基本原理,从内生视角阐释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生态困境和优势,分析高校班主任与其他德育队伍间存在的生态位高度重叠、生态优势消解及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提出错开生态位竞争、以职能重构提升系统功能,重塑生态位结构、以工作质效体现生态价值,优化内外部资源、以激励机制促进作用发挥等建设策略。

关键词: 教育生态位   班主任   德育工作

班级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作为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主要负责人,高校班主任与其他高校德育队伍一起,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1]。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角色职能定位研究,既是做好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客观需要,又是新形势下拓展“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现实要求。生态位(Niche)理论是教育生态学中研究不同教育对象间关系的理论,常用来“以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研究对象间“关联、趋势和方向”,为剖析班主任队伍在高校德育群落中的位置和作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从班主任队伍内生视角出发,基于教育生态位基本理论,分析高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优势、困境,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生态优势

现有高校德育群体包括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1]。根据教育生态位基本原理,由于角色职能的差异,存在生态竞争与生态合作的共生关系。与其他德育群体相比,班主任队伍最明显的特征是兼职属性和综合特性,决定了在整个德育群落中最灵活,既可发挥本职属性的优势特色,又可在固定教育阵地中实现班级综合管理,较为全面、完整地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各方面,为全过程、立体化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基础。

1.学缘背景有助于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来源于教师队伍的班主任具有与学生相近的学缘结构,丰富的学历背景、深刻的行业体会和相似的人生轨迹更容易与学生形成共情、赢得信任,实现思想认知、人生规划和学术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中“千人一面”的情况,为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奠定了基础。对本科生尤其是新生而言,中学阶段养成的思维惯性决定了在完全适应自主学习生活模式前,还需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班主任的双重身份有利于灵活地在课堂内外统筹开展德育指导,通过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事例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教育的工作目标。此外,兼顾学理与实证的班主任队伍相比其他队伍而言,更容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进行拓展延伸或深化,帮助学生在政治信仰塑造过程中解决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养成的问题,实现德育工作由“管理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2.组织定位有助于灌输性与启发性的有机统一。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单元,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集体意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因班建制而诞生的班主任制度决定了具有先天的工作阵地优势和文化建设基础,易于整建制的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针对性辅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决定了他们更适宜以班级为主体开展学习生活。班主任的聘任周期相对固定,便于从学生进入校园到走出校园的过程中实现相对稳固的教育闭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基于“传统课堂+寝室组织+网络班级”的新型组织形式极大地拓展了班主任的工作空间,使得班主任德育工作可以贯穿课堂上、宿舍里、实践中,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形成情感共同体,以体验形式启发学生认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于集体主义等的理念认同与情感认同,实现灌输、启发、践行的有效统一。

3.群体组成有助于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班主任的兼职特性为整个队伍吐故纳新提供了可能,相对宽松的进出机制能够保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以行政命令形式实现队伍的快速更迭和重构,使其成为高校德育群体间最活跃、最有生机的一支力量。除了专任教师外,党政领导干部、教辅人员等的加入为班主任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成为高校内为数不多交流交往的平台,不同身份的教师在此相聚,不同育人理念在此碰撞交叉融合,为新的德育理念产生提供了丰富土壤。同时,班主任队伍组成的多元性,有助于高校间不同群体加深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认识,扭转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边缘化、孤岛化等现象,为推动“三全育人”改革实践实施奠定了思想共识。

二、一些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生态问题

根据生态位基本原理,当教育生态空间充裕时,不同德育群体间以相互协作为主,但当教育资源匮乏时,又呈现相互竞争关系。近年来,随着其他专职思政力量的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呈现出被“挤压”的倾向,表现为部分班主任工作职能被辅导员替代,或沦为辅导员工作的附庸;部分高校淡化班集体概念的趋势,以学分制形式重组高校教育基本单元,削弱了班主任工作基础;班主任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跟进形式发展要求,部分教师把这项工作看作职称晋升的一种负担等情况[2]。正是班主任生存空间恶化的表现。

1.生态位高度重叠,无力体现生态个性。生态位不仅体现了班主任队伍在思政育人体系中的职责范围与功能作用,还是教育資源、重视程度等分配指向的写照。不少高校根据惯例将班主任工作职能定义为“担负着教书育人、落实教学管理、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具象化为主题班会、学风建设、班团建设、招生宣传及协助辅导员或任课教师开展工作等,与大部分院校辅导员建设规定中明确的职责高度重合,形成“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模糊”。根据生态势能法则,在与更加系统、专业化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竞争中,兼职性质的班主任队伍职能处于下风,沦为配合辅导员队伍开展工作的附庸,或在学生德育工作的边缘尴尬存在。学业导师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情况,学生更易于潜移默化地接受导师的言传身教,而非班主任结合学生成长阶段量身定制的德育范式,在牵制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的同时,削减了班主任的德育职能。

2.集体主义淡化,消解传统德育根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几乎所有高校都大力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对高校德育体系尤其是集体主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为班集体的概念逐步淡化,学生按照个性需求开展学习、生活,在减弱个体对于集体的认同和归属的同时,客观削弱了班主任德育的根基。此外,大学生群体由于人生阅历、社会思潮的影响,普遍未能建立起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联,对集体组织形式和教育内容产生怀疑与抵制,呈现出具体问题,学分制实施带来的教育空间分散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同时,传统班主任教育模式中,班主任更习惯于以班级制订计划、解决问题,当面临日益个性化、复杂化的学生个人事务需求时,未经专业培训和系统训练的班主任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更加剧了普遍意义上对班主任制度“生态位价值”的质疑,消解了班主任德育根基(集体主义)和工作阵地(班级)的存在意义。

3.内生动力缺失,影响队伍发展稳定。高素质高学历的学术背景带来了普遍的自主意识和较为独立的价值理念,决定班主任在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与价值实现,与基于自我奉献精神而形成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宜。一旦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整个队伍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高校教育任务、教育对象的变化引发了德育工作需求侧变革,传统的管理激励模式未能带来更多供给侧改革,使班主任工作往往以被动摊牌性质为主,从根源上未能体现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由于班主任队伍组成复杂,存在相对多样的价值需求,有的是因为职称晋升需要必须去做,有的是因为兼职津贴选择兼做,有些则是因为一线经历、荣誉等加入。复杂的需求增加了科学管理与激励的难度,政策、经费、荣誉的协调统一成为考验班主任队伍“生态稳定性”与“生态活力”的关键。

三、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发挥高校班主任德育生态优势,重塑班主任德育生态职能,既是现阶段应对高校德育力量薄弱,解决不同群体间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现实需要,又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思想引领和能力提升高度融合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班主任要在与专任德育队伍的比较中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生态位区间,寻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生态位过宽而产生的排斥与竞争,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共同培养目标下,构建协同共生的高校“德育共同体”。

1.错开生态位竞争,以职能重构提升系统功能。加强班主任德育生态位建设,系统梳理高校德育群体工作职责,重新定位班主任工作任务,推进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转型。建议从国家层面结合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尽快修订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其在高校德育群落的价值功能,并与辅导员等专职队伍建设同步思考、实现生态位分化。具体而言,班主任的功能定位需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班主任应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建构者。人格教育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扭转个体“重智轻德”的思想偏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要明晰班主任的生态职能,重视构建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班级文化建设,在学习和生活中重塑学生对于集体的认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集体氛围内完善发展人格品行,实现全面发展。第二,班主任应是学生学业发展的指导者。班主任的教师属性决定其在整个德育群落中最熟悉学业发展规律,班级管理属性又为开展主题班会、经验交流、集体自习等导向性集体活动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填补思政教育课堂外的空白,帮助新生加深学科认识、培养科研兴趣、构筑知识体系。第三,班主任应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指路人。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亲身职业经历和生动实例论证要比理论教育为主的职业规划课程更加有效,决定了班主任在学生职业发展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生态优势,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毕业工作中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2.重塑生态位结构,以工作质效体现生态价值。当前大量“千禧宝宝”进入校园,他们一方面思维敏捷、视界开阔、个性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成长环境的改变(如独生子女比例高、网络原住民等)而对德育工作产生天然的“排异反应”和“信任危机”。班主任群体要充分适应这些变化,在教育与引导间寻求平衡,兼顾处理好学生实际需要和思政工作需要,凸显不同于其他德育隊伍的生态价值。如此,重塑生态价值,以工作实效赢得学生信任极为必要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应提高班主任的转介能力。寻求专业力量解决学生实际困惑,是帮助学生排忧解困、赢得学生信任、凸显生态价值的有力措施。学校层面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边界,加强工作指导,提高班主任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班主任在力有不及的情况下及时转介至专门机构寻求帮助。第二,班主任需加强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对于班集体形成良性协同共生关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要更加重视班风学风建设,把学术优势和科研能力转化为育人能力,以技能训练、科创指导等形式,不断培育以优良学风为基础的班级集体文化。第三,班主任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是完善人格教育的延伸,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象要求,班主任要以班集体建设为阵地,将思政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融入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中,扭转“知个体而不知有群体”等具体问题。

3.优化内外部资源,以激励机制促进作用发挥。根据奥德弗ERG需要理论[3](56-58),由于“受挫—回归”现象的存在,在满足较低层次需求后亦可对复杂群体实现激励目标。建议学校层面给予班主任队伍建设更多的政策、经费、场地等物质支持,减弱因体制机制变化对思政德育系统的冲击,确保这支兼职队伍稳固有力。为应对相关冲击,优化管理模式,以激励机制稳固内生系统极具必要性,具体可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应注重加强班主任系统能力建设。教师培养部门要加强统筹谋划,将兼职班主任学习内容纳入日常教师学习计划中,通过开展“专项必修+兴趣选学”的教育模式,帮助兼职队伍既能掌握“规定动作”(培养转介能力、加强学风建设、现代公民教育等内容),又能结合兴趣开展“自选动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第二,大力表彰班主任工作的先进表率。教师工作部门要有计划性地把自发涌现的先进典型组织起来,以工作室、协会等形式固化下来,通过固定工作场所、拨取专项经费、培育教学成果等形式,把自发的兴趣转化为一种工作惯性,实现稳固发展的整体效应。第三,建立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激励机制。人事管理部门要积极考虑把“班主任工作经历”从现有职称晋升的必须项变化为优先项,吸引有志于此、教有余力的教师加入进来。学校党委要加强统筹谋划,将班主任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思政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从兼职取酬等角度重新审视班主任队伍薪酬福利,在教师节等重要节点给予群体精神激励,形成不同德育群体间协同共生的生态局面。

四、结语与展望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对高校现有德育队伍进行整体谋划,尤其是对其中的“短板”予以关注。

一些高校班主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矛盾,本质上在于未能以全局化发展视角统筹高校不同德育力量间关系,充分发挥好这支队伍在专兼结合方面的工作优势。加强高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建设,既可以弥补现有德育工作中整体性、协调性统筹不力的现实问题,又可以基于班主任平台建设,打通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与思政队伍间的思想隔阂,促进不同教育思想、理念的融会贯通,为“三全育人”改革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队伍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冯刚.新时代高校班集体的发展状况与建构方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9(03).

[3]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苏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参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2019年江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项目“基于协同视角的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和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从单轨、双轨到多轨制德育工作途径的调查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