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
2020-03-18周秀静
周秀静
摘 要:针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现状、意义、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其中从地膜覆盖技术、肥料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其推广现状,而在推广途径方面,则分别从政府、地方企业、农民技术协会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玉米作物;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1 现代化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现状
1.1 地膜技术的推广
地膜技术适用于干旱内陆地区,其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进而保证玉米作物的产量。在玉米作物生长过程中,该方法的应用也更加有利于吸收光能和水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该技术的推广虽然早在2008年即开始,但受限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与技术的条件,推广面仍然较为有限,随后在政府主导以及资金支持下,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示范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益,并且起到了宣传效果,提高了农民对该技术的使用率。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的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政府部门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对推广方案进行细致分析,并以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与地貌特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性耕作方案。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保证原材料质量可以适应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加工企业来说,应当做好市场需求调查,积极研制新品种,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积极性的目的,实现所有参与组织利益的最大化。
1.3 土壤施肥管理的推广
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很多农户都会应用化学肥料并增加使用量,但在长期使用中,这种栽培方式不仅会让土壤的肥力受到削减,也会污染环境。对此,可以利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实现土壤肥力的恢复,并加深肥料施用深度,以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与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肥料可以给玉米的生长提供重要的养分,其中包括以磷、钾为代表的大量元素,也有其他微量元素。在肥料管理的技术方面,应当遵循以下2点:其一,在保证底肥充足的条件下,拔节期阶段给秆施肥,而孕穗期则主要给穗施肥,灌浆期的重点则是给粒施肥;其二,施肥的量应当合理控制,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选择相应数量的肥料[1]。
1.4 合理密植的推广
密植技术的应用会对玉米生长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无论是密度过大还是过小,都不利于玉米种植效益的提高。如果密度过大,会造成土壤养分供给不良,影响产量;而密度过小,则会降低耕地利用率。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玉米种植密度为4 500株/667 m2左右,结合品种特点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如可设置为5 000~6 000株/667 m2。双株紧靠栽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一般情况下,将穴距保持在40~70 cm,而行距则控制在50~70 cm,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实现了约1/3的密度增加。除此之外,“内比空”栽培方式也得到了一定推广,但在应用中要保证种子质量均匀。
1.5 合理选择种植区域的推广
玉米种植对于种植区域的选择同样较为有利。玉米作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多种温度带都可以进行栽培。但是玉米的大范围种植对于地形与地貌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时,也要基于种植技术的具体要求来对当地的降水情况、土壤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以确定最佳种植地域。
2 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
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种植,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与多方利益有关,一方面和农户的利益有关,另一方面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玉米种植技术的选择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在种植之前,选用的玉米技术不够科学,会对玉米的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广大种植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技术,这样才能确保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提升种植效益。另外,在进行玉米新技术的推广中,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与管理,特别是专业性技术人员需要对农户进行科学指导,在保证玉米质量以及产量的前提下,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 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
3.1 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当中,政府部门是其中的主导力量,应从管理、服务与技术创新、市场对接方面进行加强,提高技术的推广力度。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应当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使农民在新技术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同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借助多元的奖惩制度,激发其主动学习与探究的潜力,提高广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技术创新方面,推广部门不能片面负责推广工作,也要承担起技术创新的责任。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完善与更新技术,从而推动技术走向成熟。推广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当实现这两项工作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收集信息,寻找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技术转化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原有推广中,大多采用试验、示范、推广的模式,而对于推广技术的多样化探索,可以让农户对技术有全方位与多角度的了解,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自愿地加入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当中来[2]。
3.2 明确高校与科研单位技术导向作用
以高校為代表的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一直以来都作为技术研发主体而存在,其也可以起到推广职能。如果技术仅停留在学校档案当中,作为课题立项保存,技术应用也局限于试验示范基地当中,则无法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较长时间内所实行的政府主导推广方式很难得到农民的重视与认可,在农户眼中技术推广是地方政府的功绩,而在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所以在新的阶段,需要一支技术水平高、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力量加入,高校与科研单位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技术要经过推广与应用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在新时期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高校应当做好咨询、示范与培训工作,为技术的推广贡献力量。
对于内部已经设立技术推广机构的高校与科研单位则要做好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的活力与工作热情,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为农户带来实惠;而对于未设立技术推广部门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而言,则可以与农业推广部门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长处,将更多优秀技术在生产中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
3.3 重视农业技术交流会的作用
农业技术协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构建核心技术力量,让合作社向更高水平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农业技术协会作为技术推广机构,与其他技术交流机构有所不同,对自身的技术水平与指导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支持,在工作中要形成核心技术力量。而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补充自身在知识基础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能为高校提供一个宽广的技术推广平台。
3.4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在农业发展中,龙头企业优势明显,不仅市场风险小,同时成果转化率高,当前已经承担了一定的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龙头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树立起科教兴企意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龙头企业有较强的市场定位能力,同时在抗风险能力上存在优势,所以在工作中需要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消除农民对新技术的疑虑,实现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提高新技术的覆盖率。除此之外还应提高技术研发投入,扩充科技人员队伍,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内玉米种植技术也在发展完善,但很多地区的玉米种植仍然采取传统的模式。所以要想实现高产目标,就需要相关部门提高扶持力度,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全面提高玉米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优化田间管理与施肥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 1 ] 唐甜绮,丁永冲,胡启龙,等.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探
寻[J].种子科技,2019,37(18):48,51.
[ 2 ] 王世强.解读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区的推广[J].科
学种养,2019(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