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困难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探究
2020-03-18姚庆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务工以实现就业,然而,由于条件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这些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无法将孩子带入城市就读当地学校,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由家中长辈照看,导致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当前,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学习困难;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由于农村教育环境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上出现了一系列学习困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阻碍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作为全球化时代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和我国各阶段教育的基础学科,学好英语,有利于留守儿童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因此,研究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困难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
(一)词汇学习困难
词汇是英语语言的“砖瓦”,词汇构成句子,句子构成段落,段落又构成篇章,只有掌握了词汇,英语知识这栋大厦才能有坚固的根基。英语词汇学习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词汇发音学习,另一方面是词汇的含义及其运用方式学习。目前留守儿童在这两方面的词汇学习中都遇到了困难:首先,农村英语教师发音普遍不标准,带有较强的方言口音,也不重视音标教学,而留守儿童也没有相应的学习工具如英语电子词典来进行发音纠正;第二,农村英语教师对于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及词性分析往往不足,在教学中忽视词汇典型例句的使用,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词汇应用也就无从谈起。
(二)语法学习困难
英语语言规则与汉语语言规则存在诸多差异,而英语语法是这些差异的体现。英语语法阐明了英语结构的逻辑性,详细介绍了英语语言的运用规则,掌握英语语法,可以减少许多英语运用中的错误现象。但是,英语语法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有效进行整合,使之形成相互贯通联系紧密的体系,减小学生的理解阻力。然而,目前大多数农村英语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偶尔在教学过程中讲一些零散的语法知识,留守儿童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阅读学习困难
阅读是英语学科中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如果具备读懂一定难度英语阅读文章的能力,学生就能在英语世界中学习新知。阅读文章也是英语词汇、句式和语法的集中体现,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能够巩固对词汇、句式及语法的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英语阅读时普遍较为吃力,主要是由于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案设计不合理,英语阅读停留在浅层次的“教师翻译课文,学生记录翻译”上,忽视了朗读课文对于英语语感培养的作用,也没有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英语知识,浪费了教材文本这一现有阅读资源,也消磨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兴趣。此外,农村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拓展性课外英语阅读材料,留守儿童接触不到生动活泼而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无法自主展开英语课外阅读。
(四)听说学习困难
听说是英语应用的重要方面,要进行英语口语交际,首先要具备理解对方所说话语的能力,然后将对听到的话语产生的反应以恰当的英语表达出来。当前农村学校缺乏多媒体教学手段,听力教学得不到有效贯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教师对课本中的听力材料进行朗读,语音十分不纯正,受农村方言的影响比较大,不利于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家中长辈文化程度不高,学生在课堂之外缺少英语交流的语伴,无法开展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或主题对话的练习,缺乏相关交流场景,学习口语表达比较困难。
(五)写作学习困难
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一样,也是英语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板块。与口语表达不同,英语写作的逻辑性更强,需要学生按照清晰的结构将主题相关要点以正确的句式表达出来。留守儿童在写作学习中,存在英语知识迁移困难、英语句式运用困难、写作逻辑混乱、写作表达不地道等困难,这是由于受汉语思维影响,在写作时没有考虑英语自身的语言特征,而是想当然地将汉语句子简单地进行翻译,这样的中式英语写作自然存在许多问题。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在英语阅读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无法发挥英语阅读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积累词汇和句子的意识,教师对于这些内容的总结也十分有限,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 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留守儿童除学校之外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对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影响极大。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处于分隔两地的状态,同年龄段其他青少年拥有的父母关怀在他们身上缺失了,也不能在道德情感方面给予留守儿童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又会为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状态,甚至叛逆厌学,一旦在英语学习中受挫,就会讨厌英语学科,抵触英语学习。另一方面,留守兒童的实际监督人——家中的其他长辈——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也偏低,教育方法不当,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既不能关注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状态,也无法辅导留守儿童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或是帮助学生进行英语课外学习。再者,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往往较差,无法给留守儿童提供英语学习工具和英语学习资源上的支持。
(二)个人因素
兴趣对于英语学科学习而言尤为重要,但留守儿童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好奇心与求知欲,再加上农村教师讲课比较枯燥,留守儿童对英语学习往往持排斥态度。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少父爱与母爱,在平时的生活中普遍缺乏安全感。安全感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留守儿童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心,不仅在课堂上不敢回答教师的问题,在课堂之外也没有大胆应用英语的勇气。此外,留守儿童没有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无法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主体角色,只是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不能带着清晰的目标进行英语学习,在课堂之外没有主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意识,既不利于上课时消化吸收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不利于课后及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巩固和内化。留守儿童往往不能摆正英语学习观念,看不到英语对于个人成长发展的作用,只是为学而学,既然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也就自然不能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无法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留守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农村学校由于普遍缺乏教育育人的理念,在客观情况下会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在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教学条件上的影响和师资力量上的影响。
第一是教学条件上的影响:当前农村学校设备条件较差,与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严重脱节,教室中普遍没有多媒体放映设备,教师只能通过板书的方式罗列英语知识点,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无法吸引留守儿童的注意力,无法提升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农村學校的办学经费亦有限,无法采购英语图书和英语报刊,不能保障留守儿童课外英语阅读进行;农村学校受限于教学条件,只能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无法开展个性化的分层教学实践,也就不能及时处理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性格和心理影响而产生的厌学情绪。
第二是师资力量上的影响:农村学校英语教师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专业能力也不强,有的学校甚至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英语教师,这样的英语教学水平自然十分低下;教师的教学设计也非常不合理,没有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学习实际,再加上当前农村学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也与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不符,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经常性地获得外界的支持与引导,包括学习方法的介绍、学习效果的检验等多个方面。然而,农村英语教师往往忽视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也没有采取适合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仍然只是将考试作为单一标准,没有全方位地考查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不能合理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于使用激励手段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不能促进留守儿童进一步英语学习的展开。
(四)社会因素
学习氛围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环境带来的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充分接受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耳濡目染,从而感受英语这种语言的魅力,体会英语的价值所在。目前的农村社会中,由于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环境比较封闭,因此英语的使用场景极其有限,掌握英语语言的人数也极其稀少,英语学习的天然氛围不足;同时,目前的农村英语教育体系中,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也不注重对于英语学习氛围的塑造,只是单向进行英语知识灌输,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习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英语学习的后天氛围同样不足。而农村日常生活语言交流的一大特点——使用方言,更是会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造成比较大的干扰。由于社会生活中缺乏英语学习氛围,留守儿童得不到应用英语的机会,他们所学到的英语无法转化为应用技能,就成了“哑巴英语”和“纸上谈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家庭、个人、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词汇、语法、阅读、听说和写作等诸多困难,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也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从这些困难和影响因素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状况,既是农村英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关怀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方晓.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8(10).
[2]谭贤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J].英语教师,2018(4).
[3]徐天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21).
[4]聂建平.农村留守儿童学困原因分析[J].中华少年,2016(1).
作者简介:
姚庆惠,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