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2020-03-18侯园园薛明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服务模式管理体系

侯园园 薛明

摘 要: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高职高专院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服务直接影响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和运用效果。本研究对创新驱动新常态下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服务模式进行探索,以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激发教职工科技创新的活力,满足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服务模式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以期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是科技创新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根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的专利统计,2017年,河南专利授权总量为55407件,同比增长12.7%。其中,发明专利为7914件,实用新型专利为35822件,外观设计专利为11671件,全省获权专利仍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比例有待提高。此外,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南省各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自主创新,专利创造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2017年,河南省高校的职务授权专利占年度总量的22%,河南省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务授权专利占年度总量的72%,其他职务授权专利占年度总量的6%。其中,河南省高校授权职务专利主要以本科院校为主,高职高专院校授权专利数量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专利申请质量不高、专利申请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较少、学生参与度较低等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上长期处于外无压力、内无动力的状态,找不到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突破口,存在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之间进展失衡的情况。

(一)知识产权文化缺失,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据调查,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从未开展过系统的知识产权相关培训,也很少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等。师生对知识产权的政策制度、专利文件撰写、申请流程、专利维护、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认识不足,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也不高。师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致使大部分成果在论文发表前没有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深入人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有配套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为教师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等普及性的教育引导,让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内化为高校师生的素质与行为。

(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普遍偏低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缺少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高校知识产权属于多个机构管理,其职能行使是分散的。许多知识产权机构一般挂靠在科技主管部门内,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或专职管理人员,甚至有关人员根本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知识产权管理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无人负责的状态。此外,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的服务只停留在登记、备案、统计上报阶段,对专利申请前的专利布局、专利分析以及专利挖掘,专利申报时的价值判断及审核,申请文件的撰写以及审查意见答复,专利授权后的年费、维护、专利价值评估、成果转化等专利的管理过程不够熟悉,服务水平普遍偏低。

此外,还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管理人员因不注重政策的引导与有效专利的挖掘,申报时未进行有效的评估审核,使很多专利申请质量不高。这不仅浪费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资源,也会影响高职高专院校的整体形象。因此,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缺乏知识产权专项经费及有效的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

申请专利需要缴纳一定的经费,尤其是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要缴纳申请费、维持费、实审费和授权登记费等各种费用,还要缴纳代理机构的代理费等。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专项经费,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申请职务专利所需的费用,一般从申报人课题组经费中支取或者是个人支付。由于课题组的临时性,课题任务完成后,专利就很难继续维持,这会导致一些高价值专利的权利丧失,在不同程度上致使无形资产流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此外,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明文规定了对发明人员的“一奖两酬”,但至今许多高校由于经费没有落实,对这一规定未能兑现或兑现不到位,影响了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高价值知识产权较少,成果转化率较低

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日益重视,专利的数量常被要求作为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统计指标。因此,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的数量作为课题结项、职称评审、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标。近年,尽管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的数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从管理角度而言,对数量的一味追求会导致忽视知识产权本身的质量和应用价值等问题,成果的转化应用率也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长此以往,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也不会得到有效增强。

二、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管理的要求

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文件。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强化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与创新职能。

知识产权管理是高校创新管理的基础,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知识产权运用的质量和效果,知识产权管理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抓手。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對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新的战略布局和规划部署,客观分析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出现的新特点,认真总结当前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与转化现状,借鉴企业或者其他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先进经验,建立高校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引领和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为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高职高专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知识产权管理,是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制度设计、流程监控、运用实施、人员培训、创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管理不仅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起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运作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各个环节之中。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专业优势和内部需求,结合目前情况和专业特点对知识产权进行布局,通过对校内不同专业发展方向、课题研究等的分析进行专利挖掘。专利申请和保护等后续阶段均由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同时,该机构也对既往未失效的专利进行搜集和价值评估,如进行专利成果转化或转让等。

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应配套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以项目为依托,研发高技术含量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推动知识产权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推动将知识产权及时纳入职称评审、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提高学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修订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管理机制,增大研发团队对落地转化项目收益占比,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

(二)完善市场运营体系,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针对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缺少、服务水平偏低的情况,高职高专院校可通过招标委托第三方代理机构从事本校知识产权的专利布局,专利分析,专利挖掘,专利审查,专利申请、评估、维护,专利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并探索实行市场化聘用制度。整个服务管理过程,由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部门进行全面掌控,建立一套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内控体系监督检查和完善的长效机制。

(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改革奖励分配政策

高校对知识产权的奖励一般是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来进行的。这种“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奖励方法不利于高校师生的创新创造,也容易导致专利成果质量不高、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遵循鼓励创新的原则,改革职称评审、奖励考核、人才评价等机制。对于知识产权的奖励分配政策,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高校的专业特色或研究优势,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根据专利价值进行分等级奖励。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应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率、贡献率和投入产出效率作为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成果对外转让或成果转化取得收益后,要遵循利益平衡的原則,处理好学校与发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两者的利益分配比例与责任承担应事先制定合理的文件约束,进一步调动教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四)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文化支撑,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是确保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软支撑。知识产权文化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其核心精神品质。目前,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培育国家的知识产权文化,高校也应培植完善与本校创新领域契合的文化土壤,普及基本理念,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认同感,将知识产权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针对教师,可通过聘请专业人员开设讲座,进行系统培训;针对学生,可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选修课,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学校通过对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教育、普及活动,使知识产权知识通过文化熏陶深入师生头脑和意识之中。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职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高专院校应尽快探索适合自身院校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引进有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修订相关文件,体现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引导作用,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知识产权相关精神及要求,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科技人员做好知识产权服务,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蒋鸿阳.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研究[J].科教论坛,2019,(5).

[2]刘玲,肖韶,杨永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实践与探索——以重庆大学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1).

[3]吴丰盛.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模式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1).

[4]曹威.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运营创新路径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5).

[5]邱溪媛.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文化环境的营造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

责编:月 辉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服务模式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体育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医学英语的有效途径初探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