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I的怀化市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2020-03-18欧小锋王新发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1期
关键词:怀化市平均值时空

张 坤,欧小锋,王新发

(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局,湖南 怀化 418000)

0 引言

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目前,国内外评价气象干旱的指标有Palmer指数(PDS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Z指数、水分亏缺指数和干燥度指数等[1]。其中,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可消除降水的时空差异,对干旱变化反映敏感,具有多时间尺度的计算特性及资料来源方便等优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气象干旱指标之一[2]。同时,许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对某一区域的干旱特征及趋势的分析。怀化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小气候多样,垂直差异大,山地气候带明显,自然灾害频发[3]。因此研究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对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减少干旱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62—2015年怀化市11个气象台站(沅陵、辰溪、溆浦、怀化、芷江、新晃、麻阳、洪江、会同、靖州、通道)逐月降水数据。怀化市气象站点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怀化市气象站点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Map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uaihua City

1.2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1-2017》[4]的定义,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是表征某时段降水量出现概率多少的指标,其适用于月以上尺度相对于当地气候状况的干旱监测与评估,根据SPI值的干旱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干旱等级划分Tab.1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Drought Classification

1.3 干旱评价指标

本文基于干旱频率、干旱强度两个评价指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怀化市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各指标具体定义[5]如下:

①干旱频率(Pi):表示干旱发生的频繁程度,即干旱发生的年数与总样本数之比。为便于比较,本文所指干旱频率是指轻旱以上(含轻旱)干旱发生的频率,中旱频率是指中旱以上(含中旱)干旱发生的频率,重旱频率是指重旱以上(含重旱)干旱发生的频率,特旱频率是指特旱发生的频率。

②干旱强度(H):用于描述干旱的严重程度,单站某时段内的干旱强度一般可直接由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直接反映。

2 怀化市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2.1 干旱频率时空分布特征

2.1.1 年干旱频率时空分布特征 根据干旱等级划分和干旱频率定义,1962—2015年怀化市年尺度整体干旱频率(轻旱及以上干旱发生频率,下同)为29.6%,中旱频率14.8%,重旱频率5.6%,特旱频率3.7%。从不同等级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看(图2),1962—2015年怀化干旱频率在24.1%~33.3%之间,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在靖州及通道,芷江、麻阳及会同等区域次之;中旱频率在11.1%~16.7%之间,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沅陵、新晃及通道,溆浦、芷江、会同等区域次之;重旱频率在1.9%~7.4%之间,频率较高的区域主要为辰溪,沅陵、新晃、洪江等区域次之;特旱频率在0.0%~3.7%之间,频率较高的区域为芷江、麻阳、洪江、辰溪以及怀化城区。

图2 怀化市年干旱频率空间分布(a.干旱频率;b.中旱频率;c.重旱频率;d.特旱频率)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Drought Frequency in Huaihua City (a. Drought Frequency; b. Moderate Drought Frequency; c. Severe Drought Frequency; d. Special Drought Frequency)

2.1.2 季干旱频率时空分布特征 统计可知,怀化市1962—2015年春季干旱频率(轻旱及以上干旱发生的频率,下同)在25.9%~37.0%之间,平均值为30.3%,中旱频率在11.1%~18.5%之间,平均值为15.7%,重旱频率在3.7%~9.3%之间,平均值为6.1%,特旱频率在1.9%~5.6%之间,平均值为2.7%,从图3a可知,春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区域为怀化北部的沅陵;夏季干旱频率在27.8%~33.3%之间,平均值为30.8%,中旱频率在11.1%~18.5%之间,平均值为15.2%,重旱频率在5.6%~9.3%之间,平均值为7.6%,特旱频率在0.0%~3.7%之间平均值为2.0%,从图3b可知,夏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区域为洪江及南部的靖州;秋季干旱频率在27.8%~35.2%之间,平均值为31.1%,中旱频率在11.1%~20.4%之间,平均值为15.8%,重旱频率在5.6%~9.3%之间,平均值为6.6%,特旱频率在0.0%~3.7%之间,平均值为2.0%,从图3c可知,秋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区域为芷江和洪江;冬季干旱频率在27.8%~35.2%之间,平均值为30.0%,中旱频率在11.1%~16.7%之间,平均值为14.0%,重旱频率在5.6%~9.3%之间,平均值为6.6%,特旱频率在0.0%~3.7%之间,平均值为1.9%,从图3d可知,南部的会同干旱频率最高。

2.2 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从图4a可知,1962—2015年怀化市年干旱强度(SPI值,下同)在-2.5~1.9之间,变化趋势不显著,变化率仅为0.01/10 a,但干旱强度年际波动较大,1962—2015年怀化市共16 a发生干旱,干旱频率为29.6%,其中1978年发生重旱,1985年、2011年发生特旱。从5 a滑动曲线可知,1969年之后怀化市SPI值急剧下降,干旱增加趋势显著,并一直持续到1985年,1985—1995年SPI呈增加趋势,1995—2011年SPI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在此阶段怀化市干旱增加趋势显著。从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4b)可以看出,1962—2015年怀化市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空间上分布在-0.08/10 a~0.05/10 a之间,干旱强度显著增加(SPI值减小)的区域为北部的沅陵、南部的靖州及芷江区域,其他区域SPI值基本呈增加趋势,即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

2.2.2 季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从图5a可知,1962—2015年怀化市春季干旱强度在-2.4~2.1之间,呈显著增加趋势,共14 a发生干旱,其中,1986年发生重旱,2011发生特旱,从5 a滑动曲线可知,1974—1988年怀化市SPI值急剧下降,干旱强度呈增加趋势,1988—2013年,SPI值呈增加趋势,干旱强度持续减弱。从图6a可以看出,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空间上分布在-0.19/10 a~0.01/10 a之间,除通道部分区域外,怀化市大部分区域干旱强度呈显著增加(SPI值减小)的趋势。

图3 怀化市季干旱频率空间分布(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Frequency in Huaihua City (a.Spring; b.Summer; c.Autumn; d.Winter)

图4 怀化市年干旱强度年际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a.年际变化趋势;b.空间分布)Fig.4 Interannual Variation Trend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Drought Intensity in Huaihua City (a.Interannual Variation Trend; b.Spatial Distribution)

从图5b可知,夏季干旱强度在-2.4~2.0之间,SPI值呈增加趋势,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共13 a发生干旱,其中3 a发生重旱,分别是1963、1978及1981年,2 a发生特旱,分别是1972、 2013年,从5 a滑动曲线可知,1985—1996年怀化市SPI呈增加趋势,干旱强度有所缓和,1985—2013年,SPI值呈下降趋势,说明在此时期内,怀化市干旱强度持续增强。从图6b可以看出,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空间上分布在0/10 a~0.16/10 a之间,说明怀化市大部分区域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

从图5c可知,秋季干旱强度在-2.1~2.2之间,呈增加趋势,变化率为-0.04/10 a,1962—2015年共19 a发生干旱,其中,1974、1992年发生特旱,从5 a滑动曲线可知,1990年开始怀化市SPI值呈急剧下降趋势,说明干旱程度持续增强,2007年之后,SPI值呈显著增加趋势,干旱强度持续减弱。从图6c可以看出,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空间上分布在-0.11/10 a~0.05/10 a之间,干旱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的主要为怀化市南部的会同及通道。

从图5d可知,冬季干旱强度在-1.9~1.8之间,SPI值呈增加趋势,变化率为0.02/10 a,1962—2015年共16 a发生干旱,其中3 a发生重旱,分别是1977、1998及1999年,从5 a滑动曲线可知,1991—1998年,2004—2009年两个时期,怀化市SPI值均呈急剧下降,干旱强度增加趋势显著。从图6d可以看出,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空间上分布在-0.08/10 a~0.1/10 a之间,怀化市北部的沅陵、辰溪、溆浦等区域干旱强度呈显著增加(SPI值变化率为负值)的趋势。

总体而言,怀化市秋旱最为严重,在1962—2015年的54 a中分共有19 a发生干旱,其次为冬旱和春旱,分别有16 a和14 a发生干旱,而夏旱最轻,共有13 a发生干旱。

图5 怀化市季干旱强度年际变化趋势(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Fig.5 Interannual Trend of Drought Intensity in Huaihua City (a.Spring; b.Summer; c.Autumn; d.Winter)

图6 怀化市季干旱强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Fig.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Intensity Change Trend in Huaihua City (a.Spring; b.Summer; c.Autumn; d.Winter)

3 结论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怀化市近54 a气象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1962—2015年怀化市年尺度整体干旱频率(轻旱及以上干旱发生频率)为29.6%,中旱频率14.8%,重旱频率5.6%,特旱频率3.7%。从四季看,春季干旱频率在25.9%~37.0%之间,平均值为30.3%,夏季干旱频率在27.8%~33.3%之间,平均值为30.8%,秋季干旱频率在27.8%~35.2%之间,平均值为31.1%,冬季干旱频率在27.8%~35.2%之间,平均值为30.0%。

②1962—2015年怀化市年干旱强度(SPI)在-2.5~1.9之间,变化趋势不显著,变化率仅为0.01/10 a,但干旱强度年际波动较大,54 a来共有16 a发生干旱,干旱频率为29.6%,其中1978年发生重旱,1985年、2011年发生特旱。从四季看,秋旱最为严重, 54 a中共有19 a发生干旱,其次为冬旱和春旱,分别有16 a和14 a发生干旱,而夏旱最轻,共有13 a。

猜你喜欢

怀化市平均值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展示之窗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镜中的时空穿梭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之门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