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服务理念 构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教材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2020-03-18沈曙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材

沈曙红,张 峥

(1.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199;2.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100021)

教材建设是卫生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事关人才培养的大事,加强教材建设及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构建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卫生职业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卫生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进行更新[1]。该文件明确提出了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和学校教学改革关系密切,为教材体系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

1 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使用情况分析

借制定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契机,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于2018年4月对卫生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目前使用的专业教材建设与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采取抽样调查方法,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6所区域代表性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共发出调查问卷36套,收回问卷36套,问卷回收率为100.00%,其中有效答卷35套。

1.1 教材来源

对卫生职业院校教材来源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教材的出版机构和单位达60余家,目前使用的教材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三年制专科规划教材为主,另有部分院校和部分课程使用了多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通过对2018年出版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占有率如表1所示。近年来北京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分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出版量有上升趋势。此外,还有部分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单独或联合编写了部分校本教材。

表1 2017年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占有率(%)

1.2 教师对目前所用教材的评价

问卷调查368名教师,回收有效问卷共368份,有效回收率100.00%。结果显示,249人(67.66%)认为教材内容安排合理,50人(13.59%)认为教材内容较多,65人(17.66%)认为教学内容不够充实,4人(1.09%)认为教材内容较深奥。

可以看出,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内容总体安排比较合理,但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存在繁简不合理现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有关的内容。

1.3 学生对所用专业课程教材的满意度

问卷调查实习生和毕业生1 152人,其对专业课程教材的评价总体较好,24.48%的人选择很满意,42.27%的人选择满意,30.56%的人选择基本满意,2.69%的人选择不满意,见表2。

表2 学生对所用专业课程教材的满意情况[n(%)]

1.4 学生和教师对现行教材的建议

师生普遍认为目前所用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本科的压缩版,学科性痕迹明显,由于顾忌内容的“全面”,导致很多内容描述得不够详细,信息量不足;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有些内容没有参照最新的临床指南、临床路径等行业标准编写,导致与临床实际脱节;创新不够,缺少学科前沿知识;各门课程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沟通不够,教材之间衔接不紧密,必要知识遗漏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并存;内容组织方式不够多样化,文字性描述较多,图片、表格较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区分不明显。

2 教材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说,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仍有待加强,无论是形态、种类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要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教材思想水平不符合立德树人根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尚未有效融入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全过程。某些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在理念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存有不符合国家教育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思想与观点。教材编写过程中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关内容,忽视关爱病人、珍爱生命的职业操守相关内容,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不符。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与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理念的融合,忽略了学生全面性、主体性、创造性和系统性发展的需要[2]。

2.2 教材管理模式不符合新时期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

卫生职业院校普遍没有成立教材管理与选用委员会,认为教材管理仅仅涉及教材征订、发放以及库存整理工作。大多数管理人员仅仅凭借多年的教材征订和发放经验开展工作,利用互联网管理教材的技能水平偏低。近年来,卫生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扩大,每年招生计划数与实际到校人数差距甚远,使得学生使用教材的数量不确定。很多院校只能保证订购大一新生使用教材,高年级学生大多自行网上订购教材或借用其他学生使用过的教材,有的甚至复印教材。管理人员工作仅限于传统征订和收发教材层面,不了解教师、学生对教材的需求,更不能把优秀教材及时推介给教师和学生。面对市场上繁多的教材出版机构与教材品种,很多教师、学生无法考证教材质量的高低,在教材征订与选用上存在片面性和滞后性,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使用教材,根本没有权利参与选用。教材编写中不会征求学生的看法,往往造成编写的教材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不适应新时期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求[3]。

2.3 教材建设跟不上卫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步伐

目前在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从教学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编写人员仍起主导作用,若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其编写的教材会与卫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求不符。由于对健康产业缺少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卫生类职业岗位(群)所需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支持,其编写的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临床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对于教材,出版机构侧重于营销战略研究,较少对教材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分析,没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使用情况,更没有对专业教材的标准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深入分析,造成课程内容与实际培养目标脱节。

2.4 教材选用与评价机制缺乏,教材使用的随意性较大

长期以来,卫生职业院校没有建立教材选用机制,往往由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决定,多年来使用同一版本教材和使用内容陈旧的教材等现象普遍。教材选用随意,没有固定的选用标准,也没有对该教材是否适合专业人才培养、教材体系是否系统及科学等进行分析,缺乏对教材的论证和评价体系。有些教材只注重医学知识传播,忽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照搬同类本科教材体系,不能体现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有些院校对“问题”教材的使用情况置之不理,不加约束,如人情教材、“职称”教材、参编协编教材等。此外,部分卫生职业院校在选用教材时,搞所谓的自成体系,不管自编教材的质量如何,几乎不选用其他教材。这些做法难以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还会影响高质量规划教材的推广和使用。部分院校只关注教材的到货率,而忽视使用教师、学生的意见,缺乏对教材质量的全程监控。

2.5 特色教材体系建设滞后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随着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医学知识更新周期变短,新理论、新观点、新案例层出不穷,许多教材出版机构由于经费不足或者编者团队能力不够,不能适时修订教材,致使医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案例、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使得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教材内容陈旧和滞后,不适应学科发展需要。一是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与临床岗位需求脱节,缺乏针对卫生健康与保健工作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内容,相关诊疗流程与技能操作标准更新不及时。二是教材内容缺乏统筹规划,与基层岗位需求不适应,基础与临床课程有机衔接不够。教学内容不够精简,缺乏针对性,关于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内容少,不同课程教材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三是编写的教材过多强调现代医学技术,而忽视作为整体的人及其心理,漠视人的情感。

3 加强教材建设,构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教材体系

3.1 构建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框架

逐步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现代职教体系,促进中高职与本科融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落实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衔接试点管理办法,保障高职本科衔接培养之路通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卫生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健全“1+X”证书制度,依托共享课程教学平台等,构建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的衔接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医药卫生大类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卫生职业教育教材要以现代职教体系为基本框架,以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为基础,以“1+X”证书制度确定的培训教材为补充,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以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为特色(图1)。

图1 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教材体系结构及关系

3.2 依托课程开发,打造精品教材

好的课程是精品教材的基础,加强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必须改变以往对本科医学教育教材的依附关系,开发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一是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调研卫生职业岗位需求,细化卫生健康服务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形成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体系。二是确立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框架。按照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基本程序和核心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胜任力要求、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学习任务名称等构成要素。三是制订教材建设方案,内容包括教材建设的基本信息、学习任务、教学建议、学业考核方案等,以及学生可利用的视频、微课、动画、教学PPT、试题等资源,为开发精品课程提供帮助。四是依托课程资源编写新形态教材。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开创线上网络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学习,在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完毕之后,依然需要依据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教材体系进行持续性完善与建设[4]。

3.3 依托健康中国战略,将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建设全过程

医学人文精神的根本内涵是人文关怀、人文思想和人文行为,具体表现为用心协助人、安慰人。将医学人文精神纳入卫生职业教育教材,教材的编写应践行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遵循大健康、大卫生理念。设计教材建设三维体系,促进素质、知识、能力目标的有机融合。在素质目标中充分体现情感与态度要素,挖掘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5]。关于知识与能力目标,充分运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思政是知识的升华”这一理念,知识目标是在能力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推衍,即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就要对应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根据任职岗位的性质及能力要求确定知识目标,注重应用性知识学习。将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建设全过程,同时加强医学导论、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等人文医学核心课程群教材建设,为构建人文医学教育新体系打下基础[6]。

3.4 推进教材建设医教协同,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卫生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与开发离不开卫生健康战线专家的参与。理实一体化教材以德技并修、知能并重为重点,将知识学习融于实践中,在做中教、做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卫生职业院校在推进教材建设过程中,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材体系优化和教材内容重新设计,开发工学结合的任务型课程。结合课程实践性强、对接岗位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基于医疗实践及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基于器官系统及模块化教学要求开发活页式教材,创设课堂情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5 深化教材管理与服务模式改革,建立教材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出版机构与卫生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教材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使教材建设和管理模式与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相适应。各院校应成立教材建设与选用管理委员会,构建科学、合理的教材建设管理体制和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让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互联网+教材”为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建立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信息资源库,将国家、省两级规划教材纳入信息库,为卫生职业院校选用教材提供服务。管理人员应对学校专业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建立健全教材选用与评价机制,经常性开展教材选用质量的跟踪调查和评价工作。同时收集师生对教材使用和管理的意见,为选用教材提供参考。教材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教学秘书、教师、学生代表,有针对性地对教材的思想水平、学术价值、内容特色、难易程度及教学效果给予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符合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教材[3]。

猜你喜欢

卫生职业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智取红领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