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春天“丰满”起来

2020-03-18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

十几岁 2020年35期
关键词:修饰词山谷痕迹

文/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

上一期,姜宇婷老师通过一篇《她眼中的光》,带着我们解决了文章详略不当的毛病。这一期,徐景峰老师将为我们把脉文章“言之无物”的空心病,让我们开始吧。

文章看似长篇大论,语言流畅,细细读之,却发现空洞无物,缺乏生动的描写或动人的细节。这是作文得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病。怎么改进,我们一起来看看。

典型病例

请以“________的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档案

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她热爱写作,热爱语文教学。多次参与语文赛课,在省、市、区比赛中均有获奖。2018年,她参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凭《学习描写景物》一课获得省级特等奖。

春天的痕迹

当冰雪悄然融化,当天空不再灰暗,当大地披上绿袍,当色彩艳丽鲜明,我看出了春天的痕迹,我知道,她来了。

细雨飞虹,万物生长。树在长高,草在变绿。不用说,这就是她干的。田野已经开始酝酿着一场绿的奇迹。说来也怪,她手一挥,田野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她打上了绿的烙印。

她又像个傻小孩似的到处乱窜,她在山丘与峡谷间肆意奔跑,撒下一路绿的颜料。你顺着这点点痕迹向前,她却向你眨眨眼,甩甩手,又消失在山野中。她在城市与乡村间任意穿梭,她不拘小节开始撒绿颜料,那场景无比壮观,本来灰蒙蒙的灌木丛变成了浅绿,又变成了青绿、翠绿,一改冬日的死气沉沉。

她又在自然中随意地涂抹。自然唤醒了蜗居一冬的人们。人们惊喜地发现了春的痕迹。小孩们拽着风筝,迎风往前面跑,风筝越飞越高,小孩也跑得越来越快。有几个调皮的去拽她的辫子,她并不生气,只是一扭身,又不知到哪里野去了。

她东瞧瞧、西看看,下一秒就没影儿了,使人不禁担心她是不是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早春的枝头,一抹只属于她的痕迹正缓缓舒展……

把脉问诊

诊断一篇文章是否有内容空洞的问题,首先看文章是否语句笼统。总是用一些总结词,或形容词,却不落到实处。比如,有的同学写“景色优美”,总是一句“真是太美了”,却没有写出“美在何处”。

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写景——春天的痕迹,就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景物当中。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绿的痕迹”“绿的烙印”“绿的颜料”“绿的奇迹”,这些都写得过于笼统和虚幻,缺乏具体的景物和细致的描写,使得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小草新芽,风吹浪涌,是绿;参天大树,枝枝叶叶,遮天蔽日,是绿;绿色的藤蔓攀附墙面,向阳成长,是绿;长堤春水悠悠,水草随波浮动,是绿……写“绿”的痕迹,应写出实实在在的景色;写“绿的奇迹”,要先思考什么是奇迹,那就是绿得让人赞叹,绿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绿得让人震撼。

其次,看修辞的运用,是否华而不实。在朱自清的《春》里面,有一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里,作者说野花“眨呀眨的”,将野花拟人化,写出了风吹过草地,野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的情态。修辞的运用,要有所根据。上文中的作者将春天拟人化,描写了“春姑娘”的一系列活动,看似活泼生动,富有灵气,实则毫无意义,不知所云。比如“她却向你眨眨眼,甩甩手,又消失在山野中”这一句,“眨眼”“甩手”,尤其是“消失在山野中”是什么意思呢?估计作者也不知道。

治病良方

一、明确写作内容,落实每一段的“段落中心”。

这篇文章写“春天的痕迹”,我们首先就要想,文章的主体内容是什么,明确每一段的“中心”,确定写作的内容。比如,我们可以写“春天的田野”“春天的山谷”“春天的草地”,这些都是春天的景色。当然,也可以写一点“春天的人”作为侧面描写。

如果写“春天的田野”,我们要表现的中心是“春天田野之美”。可以写什么呢?可以写田埂小草,冒土而出,草尖的水珠,在晨光下放出五彩光芒;写青蛙小鸟:青蛙呱呱地叫着,跳进水里,激起一圈波纹,吓坏了水边散步的鸟儿,扑腾起翅膀,向蔚蓝的天空飞去;写背着锄头出门的农夫:在清晨薄雾之中,戴着帽子,卷着裤腿儿,缓缓走来……大家要围绕着“春天田野之美”来选取写作对象,组织语言。

若是要写“春天的山谷”,我们要表现的中心是“春天山谷之美”。可以写什么呢?写峡谷两旁的山,绿树丛生,繁花满地,中间一条清澈的溪流,哗啦啦唱着欢快的歌儿;写一对一对的小鸟,伸着尖尖的小嘴儿,在枝头说着悄悄话儿;写蝴蝶扇动翅膀,扑腾一下,落在了一朵红色的小花上……大家要围绕着“春天山谷之美”来选取写作对象,组织语言。

要注意的是,选取了写作对象之后,我们每段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绘。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或由下往上;从植物到动物,从写景到写人……使段落内容明确,层次分明,言之有物。

二、认真观察,将写作落实到具体的描写当中去。

明确了写作的内容、每一段的中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将写作落实到具体的描写当中去。通过仔细观察、细腻描绘,再现画面、表达情感。我们通过写“春天的痕迹”展现“春之美”,就要写出什么痕迹,美在何处。

春走过的地方,就有“春的痕迹”。细雨滋润土地,老树新绿,小草破土而出,你去观察过了吗?习习微风,暖暖斜阳,你看到了吗?那花园里,繁花满枝,香气袭人,你感受到了吗?溪水之上,泛起涟漪,水草摇曳,那是不是春的痕迹呢?写作,不仅要行云流水,言辞曼妙,还要言之有物,形神兼具。

三、描写要生动形象,有细节感。

描写生动,一要有细节感,要注意多用修饰词:量词、形容词、表颜色的词。

比如,写春天的花。有的同学可能会写:山坡上,种着许多桃树。春风吹来,桃花开了。远看,似一片粉霞。蜜蜂飞来飞去,有趣极了。

这句话有明确的景物:山坡、桃树、蜜蜂。但读起来干巴巴的,味同嚼蜡。

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加上修饰词,让描写更为生动呢?当我们加上修饰词,注重量词、形容词之后,这句话,就可能变成了这样:

绿草如茵的山坡之上,栽种着许许多多的桃树。春风吹来,一朵一朵粉色的桃花,轻轻地绽放,一丝一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小尖尖,调皮地探出头来。远看,似一片粉霞,如梦似幻,美若仙境。小小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看它,那毛茸茸的头,薄薄的翅膀,拖着黄黑相间的大尾巴,忽上忽下地飞着,一会儿趴在了桃花芯上,尾巴还一翘一翘的,可爱极了。

你看,加了修饰词之后的语段,更为生动了。

描写生动,二要注意多用修辞。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十分出名。描写生动,自不用说。我们看他描写春天的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短短的一段话,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拟人、排比的修辞,用来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繁华满枝。比喻的修辞,描绘出红如火,粉如霞,白似雪的春花图景。通感的手法,写出花香馥郁,让人倍感甜蜜……修辞手法的高频出现,使描写生动有趣,向我们展示出繁花盛开,多姿多彩的春天。

运用修辞手法,要注意紧紧围绕写作对象本身的特点,表现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堆砌辞藻,华而不实,不知所云。

康复示例

春天的痕迹

当冰雪悄然融化,当天空不再灰暗,当大地披上绿袍,当天地间的色彩一天天鲜明艳丽起来,我看出了春天的痕迹,我知道,她来了。

她踏雪有痕,不知不觉中把冬季的阴霾一扫而空,然后吹着口哨,迈着轻快的步伐,在世上酝酿着一场绿的奇迹。

细雨飞虹,万物生长。树在长高,草在变绿。不用说,这就是她干的。说来也怪,她手一挥,田野竟不知不觉被她打上了绿的烙印。放眼望去,一望无边的麦苗,微风吹来,掀起粼粼碧波。清晨,仔细看那狭长的叶片上大大小小的晶莹露珠,在早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透亮,把田野的绿衬托得如此纯净,如此清新。

她还像个傻小孩似的到处乱窜,在山丘与峡谷间肆意奔跑,撒下一路绿的颜料。她顺着点点痕迹向前,觅得南方一处山涧,绿树荫里透着缕缕阳光,溪水潺潺,青草翠绿。溪水里飘着些许散落的绿叶,为这片幽静添上生机。那潺潺淙淙、淙淙潺潺的溪流,沿着山涧缓缓穿行,流淌在茂密的乔木、灌木、荆棘丛中,滋润着沿途郁郁葱葱的林木,也一路追寻着她的痕迹。

倏地,她又从南方的山野穿梭到北方的城市,随心所欲地涂抹着城市画卷。她唤醒了蜗居一冬的人们,惊喜地发现公园里、操场边、马路旁,一片片的绿色生发出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毛绒绒的绿,叫人不由得心生欢喜。可是,等人们走到了近前,又突然发现,那绿色不见了。一抬眼,却又看见远处一大片的绿,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人们眨着眼,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的绿,原来是个机灵鬼儿,在跟你捉迷藏呢!

看,蓝天白云,春日暖阳,草地之上,小孩儿们拽着风筝,迎着春风往前面跑,风筝越飞越高,小孩也跑得越来越快……

春天是个活泼的花姑娘,东瞧瞧、西看看,所到之处绿意盎然,繁花似锦。那田野,那山谷,那城市的角落里,她的痕迹正在肆意舒展……

出院诊断

升格后的文章内容明确,层次分明:详写春天的田野、春天的山谷、春天的城市,略写春天的小孩。同时,将春天的美落实到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当中,内容充实:田野里,写了麦田随风起伏,露珠在叶子上滚动;山谷里,写了溪水潺潺,青草翠绿;山涧之水,在茂密的乔木、灌木、荆棘丛中穿流;城市里,绿色的草地肆意生长。文章中,能找到具体的景致,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内容丰富饱满,写出了春天之美。

猜你喜欢

修饰词山谷痕迹
山谷(外六首)
学加修饰词
睡吧,山谷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生命痕迹
我属“懒”
欲探诗家笔中意 扣字品词解其味
诡异的山谷
智出山谷
触摸岁月的痕迹(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