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日本“幼小衔接”问题
2020-03-17张辉
张辉
摘 要:目前,日本学前教育的“幼小衔接”问题主要是倡导以孩子为教育主体,并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从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学前教育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教育阶段过渡的过程。经过近几年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不斷改革与发展,日本的“幼小衔接”问题已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期间,其教育观念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从以前强调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转变为全面促进幼儿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往单方面支持配合转为双向平等合作;幼儿园课程内容也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融合。通过这些改变则更加便于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同时,也对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从而使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演变过程
纵观日本“幼小衔接”问题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就发现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教育课程已经逐步进入了“幼儿园化”进程,使低年级教育更加接近幼儿园教育,从而有利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问题。1947年日本教育部门颁布了《保育要领》法案,从而强调了“幼小衔接”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要充分在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阶段进行沟通与交流。在这之后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日本在1957年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要领》条例,在幼儿园教育过渡期间,则更加强调了要做好适应小学教育阶段的准备工作。之后到2004年,日本教育方面又提出“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再到2005年的计划试行,最后是2006年的正式实行,从而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小教育。日本幼儿园教育中关于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践应用已经发展至今,对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也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与小学低阶的教学质量。
一、“幼小衔接”的发展结果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育观念的关注重点从以往的确保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过程已经转为促进幼儿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1947年教育事业发展至今,日本关于“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改善,在思想上不再狭义的认为“幼小衔接”问题只是单纯的关于学前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也不再只注重于解决两者教育过渡过程中的教育问题,而是将两者教育阶段过渡的衔接问题着眼于实现终身教育,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看成一个整体,从而避免衔接过程中出现教育受阻甚至教育断层的现象,最终实现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职责的改变
在教师职责方面摒弃了以往的单方面支持配合模式,转而支持双向平等的合作关系,这一转变标志着幼小教师职责的改变。如今“幼小衔接”问题已经从幼儿园的单向负责变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从而避免幼儿园学生在融入小学教育生活时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进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幼小教师共同进行课程编制、互备彼此教材课程以及岗位互换等体验教学工作,实现“幼小一贯”的教育模式。在两者进行的相互合作中逐渐形成了幼小团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教学团体中不仅可以加深幼小教师对自己所处教学阶段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认识,同样也加深了对彼此之间教育工作的理解。同时,在团体教学中,通过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幼小教师之间的教学工作更加深入,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幼儿与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等,也可以了解彼此间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等,从而使彼此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更加明确。
(三)课程内容的改变
随着教学理念与教学职责的改变,幼小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面对“幼小衔接”问题,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融合。2004年日本提出的“幼小一贯教育学校”也为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的自然衔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幼儿到小学生的教育内容过渡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实现终身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比如2000年日本颁布的《幼儿园指导要领》,它对幼儿园课程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语言、人际关系、体育、环境和表现等五个方面;在小学教育方面,比如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的制定,在设计时取消了一二年级学生的理科课程,而开设了生活类课程。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内容的顺利衔接,日本教育方面要深入贯彻“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积极引导小学教师关注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而促使小学低年级课程“幼儿园化”,从而使儿童更加容易融入小学的教学生活中。
二、通过对日本“幼小衔接”问题的再探,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
现阶段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中还远远达不到全面贯彻落实,衔接工作的开展区域主要是在幼儿园和社会早教机构,这与日本早期的“幼小衔接”问题相似,教育部门只注重幼儿园时期的“幼小衔接”工作,从而忽视了小学低阶段的幼小教育工作,从而造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只在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而不在小学阶段进行此项教育。另外,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建立平等的合作交流关系,致使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彼此间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达不到充分融合,从而在“幼儿衔接”时出现教育断层的问题。
(一)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连续性
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时需要将幼小教育阶段放在同一地位进行交流合作,影响两者的课程内容衔接。为了使学前教育阶段能够顺利向小学阶段过渡,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促使小学课程幼儿化,使幼儿园学生在进入小学校园时适应得更快,最终实现幼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教学具有连续性。为了做好幼小的课程衔接应该将幼小课程内容相连接,让幼小教学彼此间做好相互承接的工作,让孩子逐渐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比如,在幼儿园教学课程中可以开展类似“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小学的生活学习状况等,避免孩子在进入小学时出现教育断层现象;再比如可以对小学课程内容、活动形式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小学低年级教学幼儿化。同时,在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性,积极构建幼小教育体系,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促使小孩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与小学师资教育混合培训
现阶段我国的幼小师资教育培训系统是分离的,导致幼小教师间“互不关心”,比如幼小教师彼此间不了解对方的教学理念、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活动等,且在教育教学中各自为政,致使“幼小衔接”出现断层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幼小衔接过程的经验,促进小孩的全面发展。在幼小教育培训方面对幼小教师进行培训时可以将培训工作合二为一,在共同培训中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促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加顺畅。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为了让幼儿园学生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学习生活,我们应该注重“幼小衔接”问题,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课程等方面增进幼小教师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幼小教育的顺利过渡,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幡,王建平.再探日本“幼小衔接”问题——基于其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历史演变[J]. 大连大学学报,2018(5):104-111.
[2]邓文琳,刘凤英. 幼小衔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基于对湖南郴州市幼儿园、小学的调查研究[J]. 学周刊, 2016(4):104-105.
[3]毛君. 日本“幼小衔接”教育的改革——基于东京一所示范校的个案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6, 38(9):21-26.
[4]谢桦.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基于厦门市湖里区幼小衔接现状开展的实践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5(12):39-41.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