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2020-03-17潘清霞
潘清霞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素养。因此,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应当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努力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榜样作用;主题班会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不仅承担着管理学生的责任,而且承担着教导学生的责任。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理念,其要求班主任在注重班级学科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德育教育,以推动学生向着综合人才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许多班主任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教育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学科教学上,一味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对优秀精神品质的正确认识。因此,笔者结合教育经验,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策略。
一、发挥教育者的榜样作用
虽然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是其尚未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或者认识世界时,往往都停留在模仿阶段,难以独自思考问题。在学校生活中,老师就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老师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德育教育时,小学班主任应当首先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优化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规范自身的一举一动,发挥自身良好的榜样作用,以此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当展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注重自身的衣着,使自身的衣着符合教师这个职业,以确保自身的衣着风格能够带给学生比较舒服的心理感受。班主任在学校中应当穿一些朴素大方的衣服,同时要时刻保证自身衣服的规整性、洁净性。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班主任应当使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同时要将自身和蔼和亲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与学生共同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通过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质并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小学班主任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二、建议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班主任与学科教师是一个教育团体,都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着影响。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发掘德育教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建议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的教师共同探究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此来充分发挥班级教师的教育力量,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增强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协调各学科教师的工作时间,定期召开“班级教学工作会议”,在会议上倡导各学科教师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如语文教师结合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德育教育,向学生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等。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创建QQ群、微信群等,拓宽自身与学科教师随时随地交流的渠道,即使沟通和分享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班主任能够增加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時间,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开展基于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班主任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将德育教育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的问题,这对德育教育的效率产生着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各小学都会给班主任留出每周一节的班会课,以供班主任开展文化知识教学以外的教育工作。在此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好班会课的时间,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设计系统化、体系化的教育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以此来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召开一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推动学生传扬我国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正式教学时,班主任可以先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展示有关我国历史、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的图片和视频,创设图像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展示“故宫”、“桂林山水”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带领学生聆听爱国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黄河大合唱》等,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地理知识的课堂竞赛,引导学生参与歌颂祖国的诗朗诵活动。
四、适当设计实践性的德育教育活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为学生创造美好的人生与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往往将精力放在理论教学上,未能兼顾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的贯彻有利于学生践行德育教育的各项优秀内容。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小学班主任应当适当设计一些实践性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的过程深度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提升自身的素质。
比如在讲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内容时,小学班主任可以设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妈妈做家务”、“扶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过马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内完成这些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感体验。这样,教师就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展开德育教育工作。
总之,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信念、传承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当继续探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方法,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范小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34):56-57.
[2]黄容姬.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41.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武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