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教融合”探析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

2020-03-17谢洪武

学生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风险防范体育运动

谢洪武

摘 要:现如今,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体育的锻炼意识越来越高。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锻炼是需要有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如果盲目进行锻炼,不考虑自己身体的负荷或者不科学的展开锻炼,那么锻炼很可能会起反效果。而基于体教融合这一概念来进行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的防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本篇文章就对其防范的有效策略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运动;风险防范

引言

在人们锻炼过程当中需要结合体育理论和自身身体情况来进行锻炼,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环境更适合的科学锻炼方案。在高校体育运动当中,它能够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使他们能够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促使他们更健康的成长,更快乐的学习。但是在进行运动时,也需要让他们结合知识与实践来展开锻炼,防范各种体育运动风险。

一、高校运动体育风险相关概述

现如今我国社会的发展,全民运动意识提升,然而在其过程当中如果不按照科学的运动方法来进行锻炼,那么很有可能造成许多的风险运动风险,所以在这过程当中体教融合非常的重要。基于这样的模式下进行体育风险防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体育运动的风险无处不在,且具有一定不确定性。部分风险是随机的、出现概率较小,其他多数风险都是人为可以防预防的,只要合理评估风险,按照科学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制定防范方案,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而在体育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一些具有概率性、不定时发生的事件可以被有效防范。比如体育比赛当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人身意外等等。其所产生的事情,运动风险的对象,大多数会是高校的学生,那么在进行锻炼是由于行为不当或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各种损伤。综合来讲,体育运动风险就是指高校学生在进行锻炼是由于一系列原因而造成的人身意外发生可能性。

二、影响运动风险的因素分析

(一)人为因素

在运动风险当中,人为因素是主要由人的行为所造成的。人为运动风险属于可控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来组成,人为因素也主要由这两类对象产生。部分教师防范意识不强,对学生的风险预防工作没有做到位到位,他们觉得学生已经有足够的年龄可以保证自己安全,这就导致了预防体育预防风险做的不够。另外还可能会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不合理,没有制定风险应急方案。当产生安全事故時没有及时处理,而导致其后果较为严重。另外一部分则是学生在体育课程当中过于放松、自由,没有考虑到自身安全问题,防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安全性知识以及科学运动的意识水平都较为缺乏,无法预见运动风险以及其他各种人身安全危险。这两项人为因素都可能会增加体育运动风险,导致学生陷入不安全处境当中。

(二)场地限制因素

由于现如今全民运动意识范围越来越大,各高校也在致力于建设更好的体育场地。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及建设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风险问题,设计风险、器械风险等等都会使学生陷入到危险当中。在场地设计风险当中是指结构件配置不合理,没有达到标准,不利于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而器械风险是由于器械老化、损毁或者摆放不合理,而将学生陷入到不安全的环境当中。在高校课程当中,体育是必修课,但是并不受到学生与教师重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当中也不会花费过多精力在体育管理内容上。部分场地和器材只是作为摆设没有实际运用起来,这也可能会增加体育运动的风险。

(三)管理不当因素

在体育运动风险当中不仅会受到客观因素影响,还会有一些主观因素存在。比如在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高校管理者并不是很重视体育课程,其教学机制、教学设施、防范工作管理等方面都还不完善,缺乏对风险运动风险防范的培训。没有花费更多精力在体育教学管理之上,而导致对体育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高校体育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分析

(一)提升防范意识,主动规避风险

在许多风险当中都可以通过提升防范意识来有效规避,需要认识风险、解决风险进而规避风险。这样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充分了解到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动作和运动,不组织高强度或高危险性的活动,从根源上规避风险。或者在运动当中尽可能注意安全,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降低。同时如果遇到一些恶劣天气,可能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那么就需要将课外活动改为课内活动,进而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运动也能降低运动风险。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规避风险。这样的方式必定会减少体育教学的模式,可以再利用其他教学活动来提升教学效率,但一定要以安全为基础展开其他能够有益于学生身体身心成长的活动。

(二)对风险进行合理防控

高校风险合理防控的意识与水平都还有待提升。首先学校应该把握整体的防控工作局面,加强自身安全建设,做好体育课程准备,能够多加重视体育建设与体育管理,降低因各种客观因素而造成的风险隐患。其次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操作水平,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器械操作知识的讲解,做好器材检验工作,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与生理成长多加关注,合理防范风险。

(三)勇于承担风险

承担风险是指在产生风险时要有一定的承担主体。比如在场地体育器材损毁的过程当中,学校教师学生都是一定的责任承担者。其承担责任的风险不在于对担责主体的区别,重点是让各方都能够意识到事故风险的可能性,尽可能的避让防控并降低其发生概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当中一定会有许多的风险,但是不同风险的概率不同。一定要针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把控,提升师生防范意识,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视,做好应急方案与策略,进而有效规避风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森婷. 高校体育管理中的风险及预防措施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07):66+68.

[2]张琪,夏志琴. 关于普通高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34-35.

[3]伍汉. 高校体育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99+98.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运动风险防控策略应用研究:以南昌国际马拉松为例》(JXJG-20-79-5)研究成果。

江西农业工程职学院  331200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风险防范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