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管”“育”结合下的中职服装专业班主任德育工作
2020-03-17于方敏
于方敏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中职教育工作的重点。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德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更多地还是关注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这样不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甚至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鉴于德育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中职服装教学应该将专业教学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德育水平,使其成为日常教学中的常规部分,从根本上来提高中职服装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服装专业;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190-02
中职服装教育应该做到专业知识讲授和德育共同进行,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中职服装专业的德育工作中,“管”和“育”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具体来说,“管”就是中职服装专业的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育”就是说中职服装专业的班主任应该通过交流、教育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中职服装专业的班主任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应该贯彻落实“管”和“育”这两种手段,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一、“管”和“育”之间的关系
“管”“育”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两者都是实现中职服装专业德育的重要手段。首先,“管”可以称得上是“育”的重要前提,“育”是实现“管”的重要保障。学校有关部门通过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但是,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并不能得到学生的充分理解,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因此,这时候就需要“管”和“育”同时进行,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交流、谈话等手段来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相关规定,真正地发挥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其次,“育”是“管”的最终目标。“管”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定对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但是这些并不是德育最终的目标。德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交流等方式来让学生真正接受学校的制度,真正地做到制度的有关要求,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综合来说,“管”和“育”是需要同时进行,不可或缺的两种教育手段,要积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管”“育”结合在中职服装专业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中职服装专业的德育是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通过制订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并通过教育、交流等手段来积极影响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管”和“育”都是当前中职服装专业中德育的有效手段,只有二者实现有机结合,在“管”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育”,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接受学校相关制度规定,能够顺利地实现“管”。另外,“育”是“管”的深化,仅仅靠“管”不一定能够实现中职学生既定的德育教学目标,“育”可以针对每位学生提出具体的特点,以一种学生更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现“管”“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德育的认知
学校应该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的德育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德育工作的质量。另外,班主任和专业任课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探索新型的德育教学方式,真正做到“管”和“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当然,德育工作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对学校相关制度和德育教学工作的认知,努力学习,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二)正确发挥“管”和“育”的作用
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德育要做好“管”和“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正确认识到“管”的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这些规章制度不能够侵犯或者是干扰到学生的个人隐私,保护学生隐私也是学校的义务之一。另外,一旦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或者生活受到了干扰,那么班主任的“管”就很难落实,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因此,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留给学生适度的自由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其次,班主任不得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来落实学校的规章制度,中职学生一般来说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强制手段会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即便是学生违反了某些规定之后,班主任不要第一时间想着对学生进行处罚,要给学生改正的机会,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班主任一定要仔细留意学生的变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当然,在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德育中还要重视“育”的重要作用。“育”是通过教育、交流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无休止的说教。中职班主任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的时候更是要注意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方式交流。学生如果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班主任应该积极地采取行动为学生提供帮助,这样既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又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另外,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以理服人,理性育人。
(三)班主任应做好表率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中职服装专业德育的主要推动者,班主任必须自身做好表率工作,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做到“管”和“育”的有机结合。首先,班主任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精湛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团结整个班集体,使得全体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自觉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当然,班主任也要根据服装专业的特点,从新生入学开始,定期开展集体教育、集体培训等相关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的教育、综合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自己的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建设优良班风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以及班级和学校之间的直接联系者,其对学校德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应该处处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改进自身的不足。但是,班级的管理和德育工作的落实并不是班主任一人的事情,需要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中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在培养班级干部的时候,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性格、乐于助人的品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榜样力量,维持好班级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强化服装专业思想教育
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为了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班主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首先,班主任可以积极联系相关的服装企业或者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内部参观、学习、实习等,让学生对服装行业的整体流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用专业能力来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问题。一般来说,服装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通常会进入服装企业,可以从事的工作也相对较多,比如裁剪师、工艺师、缝纫机台工、服装营销人员等。因此,在日常的德育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等高尚的道德品质。
德育是中职院校服装专业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而班主任又在德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该结合学生的實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贯彻落实德育理念,做到“管”和“育”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桂霞.浅谈中职学校服装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96.
[2]邢慎娜.中职服装教学与德育教育研究[J].现代农业,2017(12):103-104.
[3]邓春虹,陈秀凤.现有中职服装专业创业课程体系分析[J].文教资料,2016(17):172-174.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