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民族服装的工艺制作表现手法

2020-03-17赵丽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7期
关键词:织物刺绣少数民族

赵丽云

[摘           要]  我国民族服装制作工艺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纺织工艺从原先的手工纺织到如今的织机;印染水平科学水平日渐提升,给中国服装工艺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此,重点探讨各民族服装制作工艺,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民族服装工艺手法;印染工艺;刺绣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941.74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052-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服饰是中国物质文化当中的关键组成,在构成与识别民族特征的各方面之中,其是最为直观和明显的一项要素。通过民族服装能够充分展现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特点。中国民族服装种类繁多,风格款式迥然各异。例如北方地区,民族服装基本都是宽袍阔带,南方地区则基本为上衣下裳。这些服装其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如今已然发展出了几项典型代表,例如纺织工艺、印染工艺和刺绣工艺等。为了能够使这些工艺被应用在现代服装之中,当前对其具体制作工艺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纺织工艺

(一)麻纺织

麻纺织就是运用麻纤维进行纺织,最开始其纺织材料主要是葛藤、苎麻、苘麻等植物纤维。这类纤维与棉的性能比较相似,同时吸湿性强、强度高、导热性良好,且其色泽较为鲜艳、不易褪色、抗菌性强。

麻纺织织物其品种比较少,常见的种类主要有纯麻纺织、麻纺织和交织织物。纯麻纺织当中包含有苎麻织物、亚麻织物和其他麻纺织物。苎麻织物主要是采用苎麻纤维纺织而成,包含手工和机织两种,手工织物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经常被应用在衬布当中;机织的品质和外观都相对比较好,同时透气出汗、清爽,常用于夏季面料之中。亚麻织物主要是由亚麻纤维加工而成,包含原色和漂白两类。麻混纺以及交织织物主要材料为苎麻、亚麻纤维,基本都是迪比利的麻纤维和化纤纤维、天然纤维混纺及交织,从而能够使这些纤维之间取长补短,强化面料性能[1]。

在广西壮族地区苎麻种植较多,且精织苎麻布,因此当地少数民族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基本都是以其为主要材料。

(二)毛纺织

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多都是以畜牧业为主,因此整体毛织业相对比较发达。这类织品基本都是以羊毛为主,也有一些使用兔毛、牦牛毛、骆驼毛和马毛等。在制作毛毡的时候不需要应用纺纱织线,完全是依照毛纤维的相互缠绕粘连而成。毛毡一直在少数民族之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铺在地上可以防潮,穿在身上能够御寒,还可以直接制作帐篷、靴子、帽子等,比如蒙古族、鄂伦春族、彝族、赫哲族等。

在藏族地区最受欢迎的一种传统毛织品就是氆氇,也就是毛毯,它大约宽30 cm,运用纺锤手捻制作成丝线,并使用木梭织机织成各种颜色的氆氇,这些氆氇除了能够日常作为毯子,还可以直接制作成靴子、帽子以及藏袍,是藏族人民常见的一种服装面料。

(三)棉纺织

在我国唐朝时期,新疆的棉纺织业极为发达,后来渐渐传到甘肃和陕西一带。棉纺工艺具体就是将棉纤维加工成棉纱、棉线的一个纺纱工艺过程,整个棉纺工序相对比较简单,在纺织业当中占有绝对地位。

海南黎族棉织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基本上都是使用棉花纺织“卉服”。早在汉代的时候,黎族其棉纺织技术就已經非常先进,生产出来的棉布被称为“广幅步”,后来这一纺织工艺渐渐传入江南地区,促进了长江中下游汉族地区棉纺织业的有效发展。土家族人十分擅长织布,例如织各种土布和用品;仡佬族人也十分擅长纺织,通常都是将毛线纺织成“白蜡布”[2]。此外布依族色织布、水族的水布、苗族的斗纹布、侗族的侗布其整体工艺十分精美,同时花纹各异,是各自纺织发展中的奇葩。

(四)织锦

织锦就是运用彩色的经纬线织出来各类图案的织物,其各类经纬线有序交织,表面极为平整,图案花纹错落,极具光泽感。我国少数民族其织锦基本都是运用木架式织机或者是腰织机。其中前者比较适合运用在大幅织锦的制作过程中,后者则比较适用于小幅织锦,在使用的时候将纱线的一头套在脚上,另一边拴在腰上,腿伸开,将经线拉直,经线具体的排列数量依照具体要织的宽度决定。在编织的时候基本都是“通经断纬”,将丝线术纱梭子穿梭挑织而成。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流行直径,整体工艺极为精湛,比如壮族的壮锦、黎族的黎锦、瑶族的瑶锦等都有着极为悠远的历史。

二、印染工艺

在服装工艺当中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就是印染,我国少数民族其印染工艺具有极高水平,给中国服装工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靛染

西南地区的彝族和苗族很早就掌握了运用草本植物蓼蓝提取靛蓝染料的方法。这是一种运用蓼科植物提取染料,并对织物进行染色的工艺。这类织物主要是蓝色,具体颜色会根据染的次数渐渐加深,一直呈现出深蓝色为宜。在南方地区的苗族、彝族、壮族、傣族、阿昌族、哈尼族等都有靛染的习惯,整体靛染工艺极为普及。广西、云南等地的瑶族基本都种植蓝草,整体靛染技术水平极高。

(二)扎染

扎染主要是应用打结、缝缠、捆扎等防染技术对织物进行染色的一种印染工艺,这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染色工艺。整个工艺被分为“扎”和“染”两个部分,就是先将布料依照相应的要求在花纹的地方缝缀和扎结,然后放置在染料之中去染色,最终形成一定的花纹图案[3]。在这之中还有一种“扎经染色”的方式,就是把经线依照图案情况进行扎染,然后再纺造,最后织出来的花纹对色彩有一定特殊性处理,这种工艺应用最多的就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艾得利丝绸。

少数民族在扎染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应用手工纺织的纯棉、白布和麻,再通过手工绘制上一些工艺图案,最后使用针线根据图案把不用染色的部分扎牢。“扎”的这个过程其繁复程度主要依照图案情况确定。“染”主要就是运用板蓝根、杜鹃、黄连、山茶、白草和黄栗等植物,在加工之后提取染料,最后再把扎好的白布放在染缸之中进行染制,因此又被称为草木染。这种方式又包含蓝染和药染,前者是从板蓝根当中提取蓝靛燃料进行染制;后者则是使用中草药进行染制。其中大理的白族其草木扎染就十分有名。

(三)蜡染

这是一种使用蜡防染技术对织物进行染色的工艺,最早是由少数民族创造的。古代经常运用绞缬和夹缬的方式进行印染。其中前者就是运用黄蜡或者白蜡在布帛上面画上图案,染色之后再将蜡纹煮去即可;后者则是把图案贴在木板上刻成空心花纹,然后将白布夹在两块同型的花模之间,给其空心处灌上加热之后的蜡汁,冷却之后再将花模打开,最后取出蜡布进行染色,完成之后煮水脱蜡即可[4]。因为蜡液在冷却之后会产生自然裂纹,因此染色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极为独特的冰裂纹效果。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非常擅长蜡绘艺术,技艺极为精湛。蜡染图案其花纹基本都是选自自然界,比如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星辰日月等,很多妇女还非常喜欢将蜡染运用在百褶裙制作上。蜡染制品其用处极为广泛,比如结婚时的蜡染衣,祭祖时的祭祖衣等等,很多地方还会将涡妥文和铜鼓纹的蜡染布制作成殉葬衣物。另外布依族其蜡染工艺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图案各异、色彩艳丽,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刺绣工艺

刺绣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项传统民族工艺,具体就是运用彩色丝线在丝织品、布帛以及其他材料上运用不同针法通过穿刺构成各类花纹及图案。常见的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秀,另外京绣、顾绣和苗绣等也都非常有名。最开始刺绣是通过辫绣的方式,后来因为装饰需要和内容需要,渐渐发展出了挑花和补花等多种方法[5]。刺绣技法非常多,常见的有素绣、辫绣、彩绣、堆绣、平绣等。

(一)常见的刺绣技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刺绣技法比较多,图案风格更是丰富多彩,在其民族服装制作工艺之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素绣通常就是指将白线绣在青色、黑色和蓝色材料上的一种单色绣。彩绣则是使用各种颜色的线交织绣成各类图案,整体层次分明。平绣极为注重绣面的平整性,整体针法应用比较丰富,色彩鲜明。这是一种比较基础的针法,同时历史也比较久远。辫绣就是将多根色线编成辫,再依照图案内容平铺在布帛上,通过丝线钉牢,最终纹理效果极为明晰。堆花是运用绫子剪成若干个三角形,再将所有三角形的两角折成带有尾巴的小三角,逐次叠放在布上,一边放一边缝,最后组成各类图案。剪贴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绣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浮雕感,一般会因为剪贴材料的差异,使最终绣品的立体感有所不同。具体先依照图案的要求剪贴花布,并粘贴在面料上,也可以给贴花布和面料间衬垫上软纤维,并将锁边钉牢固。网绣是一种极为传统的刺绣工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线迹需要规律性地交织在一起组成网状的纹理,从而对纹样进行填充。这种绣法纹理效果极为独特,比如刻鳞针可以产生鱼鳞纹理效果,经常被运用在龙鳞片、鱼鳞片和鸟的羽毛表现上。

(二)挑花

最常见的两种挑花就是十字挑和平挑,一般又被稱为十字绣和十字挑花,是一种民间广泛应用的刺绣工艺。挑花的时候只是通过构思在布面上数纱挑刺,从正面看反面挑,同时严格依照布面的经纬线进行挑刺,最后呈现出相应的图案[6]。这种技法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很多少数民族妇女都极为擅长。比如彝族分地区刺绣图案很多都是花鸟鱼虫、动植物、人物等;纳西族比较喜欢团花和挑角花;瑶族比较喜欢在黑色的裤子上挑出绚丽的色彩;苗族基本都是运用动植物花纹、几何花纹、水波纹等。另外贵阳、高坡等地区的苗族挑花其图形基本都是团花、米花和小十字。挑花的时候也需要进行数纱,在植物仅为西安相交的地方运针,使纱格之中的线迹呈现出斜向的十字交叉。十字绣其针法相对比较简单,且其纹样简洁,色彩明丽,装饰效果较强。

四、结语

总之,千百年来,我国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装制作工艺。当前这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活必需品,更多的还是一种极为精美的工艺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还要结合现代生活进一步继承其民族服装制作工艺,使其各项工艺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娜.民族传统纺织印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染整技术,2017(1).

[2]邱晓燕,李宝珠,李宁,等.少数民族服饰标准研究[J].标准科学,2015(11).

[3]王晓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8,428(2).

[4]葛永波.民族服饰装饰工艺的创新浅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45(3).

[5]张钰超.浅谈染织工艺在当今民族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J].染整技术,2018,40(12).

[6]王思远,林燕宁.论黔东南少数民族民俗服饰及手工艺[J].东方藏品,2018(1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织物刺绣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武汉纺织大学研发神奇织物 可精确感知人体温度
刺绣新生
图说纺织
混纺比和组织结构对棉混纺织物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