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绘英雄谱 刀塑壮士魂

2020-03-17海民

雕塑 2020年6期
关键词:雕塑创作

编者按:在当今中国美术界,军旅雕塑家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以其较高的学术地位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全国全军美展中佳作如林,声名鹊起,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赵军安就是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他博学多才,为人谦和,其雕塑和绘画功底深厚,构思奇特,或气势或神韵或意境或妙趣耐人寻味,十分难得。对雕塑、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词、摄影均有较深功底,近几年来不断推出新作,为国务院新楼、中南海、中央军委大楼,总参、总后、国防大学、西柏坡、延安、八路军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馆、灌阳新圩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等创作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40多件幅雕塑及国画作品,受到一致好评。11次入选全国美展,获各类奖项50余次,各类荣誉证书270余件,博得美术界的赞誉。

采访人:海民(以下简称“海”)

被采访人:赵军安(以下简称“赵”)

海:赵老师您好!我经常看到您创作的军事题材雕塑和国画作品,印象很深刻,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我注意到您创作了雕塑作品《向我开炮》,能谈谈您创作这件作品的感受吗?

赵: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打败了以美军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其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王成等30多万名战斗英雄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我看过电影《英雄儿女》很多遍,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200cm,成了一片焦土,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我作为一名军人,看到这血腥的场面,心情万分激动,怀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心情创作了《向我开炮》这件作品。

海:上甘岭战役可以称得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役,涌现出来的英雄很多。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光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还要有好的形式,您是怎样在情感上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赵:王成的英雄形象非常典型,内容份量很重,在形式上我采用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来完成这件作品。俄国艺术评论家普列汉诺夫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不是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之点。”王成的生动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萌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海:大凡能感动他人的艺术作品,往往最先感动的应该是艺术家本人,我相信在这方面您作为军旅艺术家,感受更深。

赵:是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觉得艺术作品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要在情感上打动自己,然后才能引起别人的思考,在一次次反复争夺阵地中,因为火力太过密集,美方攻破了中方的防线,中方只剩下了身负重伤的通讯员王成还活着。为了保住防线,王成面对强敌面无惧色,打光了身边枪支弹药,摔完了所有手榴弹,左手紧握话筒,右手高举手榴弹,负伤的头上挂着耳机,身背电台,衣服多处被战火点燃残缺,看到密密麻麻包围上来的敌人,对总部进行了最后一次联系,高声怒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他请求他的战友对着他开炮。密集的炮弹冲着王成的方向飞过去,炮弹炸死了攻上阵地的敌人,王成也壮烈牺牲了,阵地最终守住了。这位上甘岭战役英雄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创作过程中王成這些英雄形象不停的在我的脑海里滚动着,感动着我,一点都不夸张,有时候是冒着虚汗激情创作。雕塑把英雄定格在熊熊燃烧的战火之中,腰部以下被燃烧的烟火所覆盖,为了突出主题省去了下半身,主要夸张愤怒的面部表情和士兵爆起的雄健肌肉和青筋,把观者带到了紧张浓烈的战火之中。王成的赤胆忠心永远值得中华儿女铭记和怀念。这件作品完成后,《解放军报》还有多家网络都进行了报道。

海:您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原为户县,是文化部命名的农民画乡,您走上艺术道路主要是受到家庭还是周围环境影响?

赵:我们县是画乡,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大美院的师生到户县实习,有的就住在我家,我8岁时,就和他们一起画素描、速写,童年就接触到高等美术教育的正确画法。翻开我家家谱,先辈多为郎中、绘画和塑像艺人等,还有清朝进士。我父亲曾任西安某大厂工会主席,对书画艺术有较深造诣。受家庭和画乡环境熏陶,我很小就痴迷在艺海之中,喜爱吟诗习画、木雕、捏泥人,小学五年级时,受到启蒙老师陈兴明先生的器重,经常单独辅导,美术作业多为满分,并安排我一直担任学校黑版报员,使我早早就接触到构图和排版的基础知识,还在省、市、县举办的少儿画展中获过奖,为此大大激发了我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父亲经常教诲我“勤耕耘自可见功,苦琢磨方成大器”。我从小爱好广泛,有一次放学回家看到老竹匠编筐,就认真观察分析竹刀上下拨动竹条的粗细变化,回家就用菜刀划竹条编出竹筐、竹蓝、竹帽等,还经常为同学和村里的群众刻章。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我10岁时父亲因故辞世,36岁的母亲只身抚养我们5个12岁以下的孩子,最小的妹妹还正在吃奶,极度贫寒的家境和坎坷的经历使我磨砺出刚毅自强,勤奋、刻苦、执着和不屈不挠的心志,16岁入厂学木匠,雕花刻龙做家具,练就了十分过硬的木雕手艺,为后来的雕塑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常说艰苦环境造就人,这是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中更能激发人的斗志。您是在什么情况入伍的,部队生话对您有什么影响?

赵:我们家情况特殊,不够入伍条件,都是因为我有绘画和雕刻手艺才被部队特招入伍,1978年最寒冷的冬季,我入伍到了北大荒铁道兵嫩江基地,接受到了零下三十多度严寒的洗礼。在农场种过地,拔过草。因为有绘画和雕刻的技能,被选调到机关服务社照相馆工作,我很快就学会了照相的光学原理,反复奔跑在四十多个连队,为一万多名官兵照相,从我手中照坏的相机就有十多台。一有业余时间我就写生画画,经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了部队领导的支持,1983年迎来了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进修学习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我担任班长,总是早起晚归,非常刻苦,每门课程都名列前茅。毕业回到部队后,组织决定给我提干,从此有了新的艺术起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创作了大量的摄影和美术作品。1990年我被调到了兰州军区西安第三二三医院担任俱乐部主任,在文化古城西安受到了刘文西,郭全忠,王西京等大家的指点,创作了一百多幅国画、漫画和摄影作品,并在西安举行了个人展览。

海:听说部队很重视人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赵:我不敢评论别人,我的特长在部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我先后四次到美院学习深造,都是部队支持的,没有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1993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为了能准确地掌握人物形态,经常周六晚上背上馒头咸菜,一夜都在北京火车站画速写,天亮后才回学校。在军艺受到良师教诲,又在北京开阔了视野,创作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国画《末日》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反法西斯抗战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中获铜奖,该画在章法上打破常规,采用夸张变形,大胆运用全背影作画,三个像黑塔一样的八路军与民兵手握钢枪,押着高举双手的日寇,使正义者更加伟岸而高大,侵略者畏缩而渺小,充分显示出正义者必胜的博大气势。当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军艺毕业后,被留在总后勤部军事后勤馆工作,这期间创作的国画获奖作品《幽谷传声》《在那高高的山岗上》《大河之子》《寸步难行》《天山横云》《中华巨龙》《奔腾》《昆山大迁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川藏铁流》《百年风云孙中山》《情系兵壶》《神兵天降》《兵车行》等颇具影响的国画作品,还有《雷锋》《擎天石》《吴运铎》《白求恩》《红色电波》《贺福祥》等许多雕塑作品。

海:看起来部队真是一个大熔炉,可以造就人才,您在雕塑、绘画、诗词、摄影方面都有作品获奖,这是非常难得的,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这点您是怎么想的?

赵:我认为艺术家必须具备哲学思想,学艺越早越好,不论是天文地理,工农商学兵,政治经济、琴棋书画、尤其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更应该知古通今,综合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创作出精品。造型艺术是相通的,不论是三维造型还是平面造型都是靠艺术家的智慧和能力来塑造作品,前提是你必须具备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大家熟知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不但是雕塑大师还是绘画大师,还有达·芬奇不但是绘画大师还是设计大师。关键是你是不是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和实践。当然,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近几年我把创作方向主要投入到军事题材的创作。

海:写实雕塑对人物写实功力要求很高,您所创作的作品大多以表现军事题材为重点,有些作品已经陈列安放在政府大楼或纪念馆内,您自己最喜欢哪几件作品?

赵:我是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的,1999年参加全军雕塑创作班又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一年,先后经过四次在高等学府的不断学习,雕塑基本功比较扎实。雕塑获奖作品《春天》是总后勤部赠送给国防大学的六大伟人铜像,这组雕像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解放初期国家领导人坐在草坪上团结、自信、轻松、喜悦地畅谈着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在构图上,毛主席坐在中间位置,与每个领导的视线都有交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春天,伟大祖国美好的春天到了。雕塑获奖作品《向祖國敬礼》浓缩了我国从1949年第一次阅兵到2009年14次阅兵的精彩瞬间,按改革开放前后分两个大方队,共有162人,表现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雕塑获奖作品《铜墙铁壁》,运用一层高过一层的山,山的顶部雕刻毛主席等领导人和广大抗日军民,不分男女老幼,手拿钢枪大刀长矛,组成一座座、一道道如高山一样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这样强大的力量是任何法西斯强盗都不可能战胜的。雕塑获奖作品《杀》中,我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右手高举大刀,喊着“杀”向敌阵扑去,人物只有一个脚尖着地,雕塑把人物飞扑四肢打开的张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是一件很有气势的作品。雕塑获奖作品《英勇无畏》表现湘战役这是红军长征线上最惨烈最悲壮的一战。1934年11月29日,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从出发前的8.6万人,过江后减至不足4万,数万红军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为了掩护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红五师在新圩山区设立阻击点。雕塑人物全部从直立的山岩中冲出,寓意着红军就是一块阻击巨石,人物脚下全是悬空的,指挥员、旗手、号手等个个怒目圆睁,咆哮着向敌阵扑去,整个雕塑人物动感强烈,没有一个重复动作,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还有《新圩阻击战》也是红军战士英勇阻击敌人的生动画面。还有《英勇阻击》,表现的是红一军团将士们为了掩护中央红军过江,在全州觉山蒲阻击敌人场景,将士们英勇杀敌,对空射击国民党飞机的生动场面。还有《红色高峰》红军于12月2日突破湘江,翻越长征遇到的第一座大山越成岭猫儿山,雕塑安放在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上,表现的是红军长征最高层核心领导人博古、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毛泽东、陈云、李德、王稼祥的雕像。根据八位领导人每个人的习惯特点确定每个人的动作姿势。当时的历史背景是革命低潮时期,所以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但是,每个人都精神抖擞,目光炯炯有神,坚信革命必定会胜利。雕塑作品《正义的审判》表现被远东国际法庭判处绞刑或无期徒刑的日本14名甲级战犯,用一个硕大的判决书卷压着,象征着正义的力量,判决书背面刻着所犯罪行,每个跪下被五花大绑的战犯动作避免重复,此作品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有力回击。《一定要把生产搞上去》安放在习仲勋同志纪念馆门前广场,雕塑表现了习仲勋同志在下班路上和工人们一起讨论生产进度的情景,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生动自然。还有《定格的历史》《勇士出击》《鲁迅先生》《战果辉煌》《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无畏》《大国思想》《邓小平与哈默》《勇士出击》《火种》《航天巨星钱学森》《生命在呼唤》《八路军的故事》《冲向孟良崮》《彭德怀元帅》《援塞抗埃医疗队》《航母style》《众志成城灭冠毒》等红色主题雕塑作品。

海:您的军事主旋律作品很多,曾11次入展5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有不少获奖作品,被业界誉为红色雕塑家,您是怎样把握领导人和英雄人物精神内含的?

赵: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能把历史背景、故事、传说、文字变为可视的艺术作品。被塑对象是什么就做个什么,那不是艺术,那是复制,是三维扫描或是蜡像,真正的艺术作品要在观念上寻找被塑对象的形象特征,进行强化概括提炼、归纳整合重组,形成一个新的艺术形象,使形象更加传神。我的雕塑作品《胜利在握》是2009年为延安吴起县创作的26组雕塑之一,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为了切断国民党的追击,毛主席在吴起县胜利山杜梨树下指挥了有名的“切尾巴”战斗。作品表现了毛主席坐在行军床上右手拿烟,左手握作战地图,挺胸抬头,目光炯炯,预示着切尾巴战斗和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远大胸怀。当三辆大车拉着26组铜像到达延安吴起时,全城空巷,3万多人走上街头,彩旗队、鑼鼓队、腰鼓对、秧歌队、彩车队迎接毛主席和红军将士回延安,当时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进行了报道。

海:您的《兵圣孙武》雕塑作品曾经被中央军委首长赠送外国机构?

赵:是的,当时中央军委首长要出国访问,要选择代表中国军事方面的礼品,当时有二十多个雕塑家参与创作,在20件作品中选出了5件,5件作品只能选1件,反复比较后军委首长选定了我创作的雕塑作品《兵圣孙武》作为出访礼物,这件作品的特点是突出了孙武智慧的头脑,拿着宝剑的右手和左侧撰写的兵书,省去了下半身,把孙武文武双全的特点比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海:我还看到了您不少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作品,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感受吗?

赵:我开始一直在后勤馆工作,经常接触到设计任务,比如后勤的,军博的,全军的,中央电视台的,国庆游行彩车,还有全国各类红色景点,革命纪念馆等,我前些年设计的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已经开馆。1943年10月,中央红军以损失过半的惨重代价渡过湘江,粉碎了国民党军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纪念馆左右共有十面红旗,寓意着湘江战役十次大战,纪念馆以及周围环境都有与此战役有关的数字和内含。我在设计新圩阻击战烈士陵园时,把一座34m高的孤山改造成红军陵墓,山内天然是空的,设计安放红军遗骨,墓冢顶上设计了一个20m多长的八角帽,正面是巨碑,两侧是浮雕,让红军烈士在自己信仰的大帽下永远安息。纪念碑被设计成一杆大枪,枪身挂着两面大旗一面代表党旗一面代表军旗,很有特点。这在当地影响很大,广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都多次报道。

海:前些年您被调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文艺创作室,这个平台对您来说更加专业,影响力更大,您以后有什么创作方向?

赵:调到创作室后,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军队艺术家我在思考着自己的使命担当,善于在传统和西方雕塑绘画及其它姊妹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创作思想始终体现着时代性、民族性、个性与精品性的特点,在章法上追求大者要有浩瀚壮阔撼天动地的气势,小者要有精巧独到妙不可言的情趣。在继承与创新上我认为:“艺术家要刻苦读习中外历史名作,取其精华存于心,厚积而薄发,美术家的职责不仅是发扬光大,更是用塑刀和画笔去弥补历史的缺憾。”要继续以红色主旋律为主,有时间再画一些国画,国画主攻人物山水,以表现西部兵车和云山而见长。我特别爱画云,追求风云的灵动飞扬,大气飞舞。选一首我在第四届全国诗词大赛中获金奖的题画诗《写云》以抒发我的胸襟:“身居珠峰顶,手握七彩虹,东海为翰墨,华夏展纸屏,酒酣一挥毫,白云万里行,兴甚放声歌,九天传吾声。”我的绘画特点是构思奇特大胆,要有“握管而潜万象、挥毫一扫千里”的浪漫主义豪迈气势和强烈的感染力。艺无止境,从艺很苦很累,但是我乐在其中。

海:很高兴能在特殊时期采访您,同时也感谢您对自己艺术创作的探索分享,期待您有更多感动人心、鼓舞志气的好作品出世!

猜你喜欢

雕塑创作
巨型雕塑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我的破烂雕塑
小艺术家大创作
写实雕塑
创作失败
雕塑的说教与雕塑的煽情
合肥市雕塑院雕塑作品选等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