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铸的塑像”

2020-03-17卜大炜

歌剧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朵梁思成林徽因

卜大炜

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公演三周年了。该剧由金培达作曲、田沁鑫总导演、庄一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担任制作并出演林徽因。这三年也是持续打磨的三年。近日,剧组和各界观众汇聚在“徽因的下午茶”沙龙,畅谈了该剧首演时的感受和感怀。我很欣赏歌剧《林徽因》,突出感受是全剧充盈着浓浓的诗意,艺术表达很独到,而剧中的林徽因很真实,很鲜活。

林徽因是历史人物,历史题材可以挖掘、装扮,而歌剧《林徽因》贵在对这一历史题材的挖掘角度。歌剧《林徽因》并不是将那一代人进行历史任性装扮——剧中的林徽因有着很高的定位,该剧是将她作为一代建筑学家、诗人和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成功地呈现出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诗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建筑史上,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一代双璧;在中国哲学史上,金岳霖的《形式逻辑》是传世的教材。而有关林徽因与徐志摩、陆小曼和凌叔华的轶事,以及和金岳霖的八卦,则是近年来热衷于“民国轶事”的坊间从“野史”的蛛丝马迹中“挖掘”演绎的结果。在歌剧《林徽因》中,徐志摩妄图抛弃已有身孕的结发妻子张幼仪,鼓励林徽因作为一种“新人”来成为第三者,但林徽因以自己是“旧人”为由拒绝,这一戏剧矛盾点到为止,没有堕入那些情感剧的旋涡,从而徐志摩止步于一名“文艺青年”,没有演绎为中国的“唐璜”;林徽因的人物形象则发展成为一代建筑大师,而不是周旋于陆小曼、凌叔华之间沉迷于风花雪月的社会名媛。同样,当金岳霖在“北总布胡同客厅”一场戏中出现,对生命的定义发表自己的感慨时,他是以一位哲学家的面貌出现的,而非中国的“奥涅金”。歌剧其后的戏剧线索是林徽因与梁思成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探索发掘,在沉疴之中为面临被拆毁的北京古城墙而抗争。

那么,作為一部为人物立传的歌剧,用什么方式来塑造人物?用什么笔法来最真实地呈现林徽因?歌剧是综合舞台艺术,包含戏剧与诗歌。人们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感怀是通过戏剧还是通过诗歌来抒发?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侧重。莎士比亚一个人的光芒足以遮盖拜伦、雪莱和济慈;而在中国,人们则言必称李白和杜甫,而不是关汉卿和汤显祖。近年来瓦格纳备受推崇,歌剧创作追求戏剧冲突,瓦格纳绝对以戏剧为第一要素——生与死、爱与救赎,但歌剧《林徽因》没有套用这种“公式”。该剧回避了那些司空见惯的爱情纠葛,没有制造出所谓的戏剧冲突。林徽因是建筑师也是诗人,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或许对她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学术地位不是很清晰,但因她的诗而喜爱她,因此歌剧《林徽因》明智地以诗意抒情为主,而抒情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也因诗意而塑造了一个建筑师的形象。

歌剧《林徽因》的戏剧结构为一种诗意的结构。全剧从“北总布胡同客厅”“剑桥大学”“佛光寺”“重庆”“国徽”“城墙”等10个板块式场景连缀,不求线性发展,而是从多个侧面塑造林徽因。写实与写意交融,有插叙,有回放,构成一种歌剧蒙太奇结构,颇具诗意。

歌剧《林徽因》的音乐以抒情写意为基调,在高雅的诗意格调中推演,一系列的咏叹调都体现出主人公的人文气质。音乐优美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标识度和时代标识度。声乐写作不仅有咏叹调写法,也有艺术歌曲或歌曲的徜徉,咏唱与对白相间,规避了洋腔洋调和瓦格纳式的宣叙调,使得戏剧进展流畅自然。乐队写作方面,精妙的配器与新古典主义色彩的和声巧妙搭配,有一种“花影扶疏”的效果。林徽因唱段的配器不时出现竖琴或钢琴为主的透明织体,形成一幅幅斑驳的水彩画或清远的水墨画。

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担任剧中女一号,音乐听来是为她的声线而量身打造的,那首为林徽因的诗作谱曲的咏叹调《莲灯》,时而曲折委婉,时而情真意切,是诗意的最佳体现。而陈小朵在剧中的演唱和表演,也忠实地再现了剧本和音乐一度创作的特点。她的演唱气息贯通,华丽飘逸;中低音区沉稳而款款而出,高音区清亮而游刃有余,音色随剧情和歌词而富于变化,收放自如,尤其在《莲灯》中,高质量的高音唱出了一种清冷的意境,余音绕梁。中国歌剧中的人物应该是怎样的声乐风格,陈小朵在剧中的演唱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歌剧要塑造人物形象,通常人们提到的是性格——或英雄性格,或悲剧性格——但很少提及气质,因为表达气质需要更高的艺术功力。林徽因是我们歌剧舞台上不多见的女知识分子形象,歌剧中的林徽因,所要体现的不在于人们所热议的出众容貌,而是一种睿智的人文气质,这种气质源自诗人的艺术修养与爱国者的情怀,更源自学者的底蕴。这种气质均蕴含在音乐、剧本、舞美及导演意图中,必须流露出这种气质,这部戏才能立起来。陈小朵无论是声线还是举手投足,都成功地表达了林徽因的这种人文气质,以诗的意境引领人们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气质不是仅靠唱功和演技所能成就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一种流露,陈小朵无疑在文化和艺术修养方面拥有着可贵的积累,并且据悉,陈小朵在制作过程中,与剧组一起调研了大量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学术方面的专业资料,并追寻踏勘了两位大师当年所行走过的足迹,对人物有了深度的把握,从而再现了林徽因的神韵,难能可贵。

《林徽因》的舞美设计同样具有诗意,设计师利用转台,将多个场景组合在一首咏叹调中回旋,形成时空奇幻的蒙太奇效果。那帧林徽因爬上梯子丈量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经幢的图片,在剧中还原为一个标志性的舞台造型,象征着剧中梁思成所唱的《我的一半是你》,这是建筑学家林徽因的真实写照。那帧梁思成基于林徽因丈量数据而手绘的佛光寺“大木作制度图样”,也不时出现在天幕上,成为舞台布景方面的“主导动机”。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歌剧《林徽因》就是为林徽因塑造了一座音乐的雕像,流动的塑像。歌剧《林徽因》以林徽因的诗、以音乐、以歌唱家的声线、以舞台诸元素为“雕塑手法”,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她辅佐并与夫婿一道成为一代建筑大师,成为文化传统捍卫者。林徽因是一名在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纯真的、对中国文化传统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歌剧传递出人们对她的敬意。

歌剧《林徽因》以独到的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并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得到林徽因和梁思成家族的肯定。正如剧中林徽因教诲学生们的那句“中国古代的诗有诗意,画有画意,建筑也应该有建筑之意”,我认为歌剧《林徽因》正具备了歌剧之意。在这个意境中,林徽因就是一首诗,如剧中金岳霖所说“一身诗意千寻瀑”,用诗的笔法来塑造林徽因的形象,最为贴切。

猜你喜欢

小朵梁思成林徽因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安小朵的尖叫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麦小朵变成了小木偶
麦小朵变成一阵风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