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探究
2020-03-17丛冰玉王海青
丛冰玉 王海青
[摘 要] 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社会群众对各类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网络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发展迅速。依托网络技术和学校教育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逐渐成为继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着眼于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探索关于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不足及对策。
[关 键 词] 党员干部;网络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016-02
一、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现状
党员干部并不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很难将其集中在一起开展课堂教育,这就启示我们重视网络教育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络教育的场所和时间向学习对象自由开放,各学习中心的学习管理模式也是開放的,网络学习的全面开放需要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需要管理老师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调控,以保证教育质量。同时,它满足不同党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党员同志的个性化学习,学习覆盖面广,传播手段灵活多样,学习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使党员同志在学习上更具便利性。网络教育是一种重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没有统一的教育学习管理体制,极大地尊重党员同志的个性差异。正是网络教育对党员学习的诸多优势,启示我们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要办得有特色,要构建全方位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做好导学、助学、督学三位一体协同运作,在对党员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学生和管理老师构成一个团队,学生是被管理者,老师是管理者。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习中心助力构建全方位的学习服务体系,注重将学生培养成智力、职业、精神、情感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抓住、抓好管理老师队伍建设,培养他们成为专家和职业化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形成网络多维关系的管理老师工作,为改善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要悉心引导党员学员学习有关资源做,做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党员学生的学习与提升。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模式管理会针对不同党员的特点、特长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高校的活动。要让班级中有号召力的党员学生参与到管理班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协助管理老师做好学生学习管理工作,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中心间的联系。在对党员知识巩固的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管理要求有力督促党员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与作业,包括毕业论文,针对特殊党员学生的学习状况,管理老师一般会及时联系、督促他尽快完成网上作业;也会热忱地帮助学员面对、分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顺利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如果一部分党员学生因为公务繁忙,忘记课件点播,交作业或者考试预约。网络资源管理老师也会提醒他们。总而言之,当前党员干部网络教育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全党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党员培训平台,不断促进广大党员同志的学习深造。
二、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一)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势
当前全社会范围内教育领域都在掀起一场变革,媒体将积极发挥教育科技媒体优势,持续打造高品质的会议内容,建设一个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跨界学习、激发创新活力的媒体平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资源下,党员教育也要借助东风,趁势发展,更大范围、更深入地连接各地政府、企业党建工作,在推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学校与政治之间的产教融合,努力开创党建教育发展新局面,配合转型建设好三个公服平台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提高质量路径,不断适应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继续教育。同时,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也有很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开发组建“在线实践实验MOOC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融合、组建“百校千课共享联盟”,推行融媒体教学,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为党员教育开展互联网教育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以满足党员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培养党员学生成为爱国、诚信、敬业的守法公民,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高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不足
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理论教育与有效实践的脱轨,党员干部所接受的实践课可以分为演示实验、仿真实验和远程控制实验三类。基于能力培养型虚拟实验系统,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到远程教育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使实验教学更具有开放性、个体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同时,基于能力培养的虚拟实验系统大大强化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管理,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拓展了实验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另外,广大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在实践中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能力培养型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新体系为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带来了新体验与新可能。然而在目前的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中,实践环节的脱节是一大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党员干部理论与实践相互转换的效率,不利于党员汲取知识。
三、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改进
(一)创新党员干部培养定位方向
国家教育战略明确教育的定位是“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的内在要求。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需通过优势学科彰显培训特色、传播优质师资的学术成果、输出高质量的知识新知、提供鲜活的继续教育案例以及服务社会与个体发展需求来提高大学声誉,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相适应的高校继续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培养定位应当坚持品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主体办学模式,并在基于中国化、本土化的组织学习技术,构建与产教融合理念的校企学习共同体。创新党员干部培养定位方向应当要求党员学生做与自身有关的办学实践内生性总结,塑造基于学科、学者、学友资源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创新培训理念,打造基于企业、产品、互联网等的“金课”体系。
(二)专注党员干部智慧网络教育平台研发
对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智慧教育的探索,搭建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文才学堂”,并将数据运维服务与平台运营相结合,在传统“SAAS”基础上,形成创新的“OAAS”(运营即服务)体系。中国知网用户遍布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惠及上千个行业,用户主要为2亿多高知人群,日访问量达1600万人次,年下载量达23.3亿篇。党员干部智慧网络教育平台可以研发以定制和服务为核心,扩招党员教育云平台覆盖点。形成大专业多课程模式,并通过实行Scrom标准、实时录制更新高清课件、单独设置成绩标准和记录管理学习时间来实现对课程的“高质严控”;与联盟各高校合作共建课程,平台上有海量实训课、虚拟仿真课及各类特色精品课资源供党员学生依据自身工作实际自主选择学习,满足了学员远程实训实验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教學质量,增强党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三)全面加速党员干部网络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接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现代教育理念中要重视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传递了党和国家的期望。基于国家、社会和学习者的多元需求和需求的快速变化、教育教学场景的变化和党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广大党员学习者要从外部已形成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同时不断探寻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运行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吸纳继续教育从业者、一线教师、校内外专家等,从不同视角开展远程与继续教育领域的多维研究。在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以全新培养方案为纲要的供给侧改革,通过一系列举措,从实施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入手,促进教育供给端质量、管理和效率的提升,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党员干部。
(四)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要顺应融媒体趋势
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要进一步推进全资源整合,创新国企党员教育途径,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融入电控发展战略。融媒体时代,党员教育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教育信息化手段创新应用不足;其次,教育内容缺乏科学体系指导;最后,教育机会有限,缺乏有效教育平台支持。因此对党员干部进行网络教育的重点在解放党员干部的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开拓思路,对传统教育平台进行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将信息化资源和应用技术融入党员教育顶层设计,形成线上线下教育整体规划,课程资源建设统筹推进,网络媒体资源融合运营的新格局。配合开发网络学习平台配套的移动学习App及微信学习平台,三端融合应用逐步形成电控网络学习平台+内容+运营的“三位一体”在培训服务体系,立体化党员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党员学习需求。
四、结语
党员干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使得党员干部的学习更具开放性、个体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同时,基于能力培养的党员干部网络学习还大大强化了党员教育中的有效管理,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拓宽了实验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另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为远程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联系的环节带来了新体验与新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凡,杨晓宏,陶善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区域特色教学资源构建策略研究[C].2015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2011.
[2]赵乃东.浅谈普适计算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C].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年教研论文报告会,2011.
[3]赵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浅析[C].2019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论坛暨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讨会,2009.
[4]孙卫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C].2018亚洲教育北京论坛,2008.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