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下隐喻的语用功能

2020-03-17张夏媛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关语语用功能隐喻

摘  要:基于当下对于隐喻的多角度研究,隐喻已不再只属于修辞学的范围,它在人们日常的对话与交流中有着新的解释。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都将隐喻划为其研究范围内,但不同学科所研究目标,对隐喻的关注角度也随之不同。本文将对日常交流话语,例如双关语的深层含义进行深刻的剖析,基于这一角度,笔者将从语用学角度来探究隐喻,给读者们展现新视角下隐喻所包含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隐喻;语用功能;双关语

作者简介:张夏媛(1996-),女,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1

隐喻,最早是由亚里斯多德 对其做出定义并提出“对比论”。其观点为,隐喻是用一个词来替代另一个词并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语言手段。在此观点中,两词之间的关系为对比。在其后又有很多学者对隐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阐释,但这些都将隐喻局限于修辞学领域中。在当代的语言学界,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研究的新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更是将隐喻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语用学意在解释语言使用当中的实际意义与表面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就可以用来解释隐喻,隐喻有时在使用时并不起着传统修辞学中的修饰作用,而是在表达一种深层的意义。

一、语用学中的隐喻研究

语用学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用学主要研究的是“指示”、“会话”、“言语行为”等;广义上的则是把语用学定义为,所研究的是语境当中的语言意义。之所以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隐喻,是因为二者皆涉及到 语境,在不同的语境当中所表达的意义大相径庭。Searle是从语用学角度分析隐喻这一概念最为详细的语言学家,他的观点可以概括为,隐喻的本质实际上是说话人说着一件事但其实是在表达另一种意义的一种特殊情况,那么说话者所表达的意义是与句子意义不相符合的,但却以不同的方式又与句子的意义发生联系。这就涉及到 听话者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正常情况下听话人忠实的理解所说句子的“意义”,这就是字面意义;在其他的特殊情况下就出现了隐喻。

二、话语当中的隐喻现象

一方面,隐喻给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的是美学上的体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说话人在使用隐喻的时候,所想表达的是对于事物或者听话人的赞美,但又不能直接用生硬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例如你今天真美,这样的话语无法显示出说话人的文化水准,所以他们就会选择隐喻来愉悦“听话人”。以这样的一个语境为例,两个人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个说话人想要赞美他的朋友即听话人所做的一幅向日葵图画,他运用了这样一句话“向日葵是那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太可爱了。”听话人非常的开心,并对说话人表示了感谢。此句话当中就运用了隐喻这一修辞,说话人并没有直接去夸奖这幅画,而是原则运用隐喻将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向日葵所代表的寓意—阳光。看似两个不通事物,但其实却有着相同的寓意,成为彼此的连接点。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赞许之后,就将这一话题抛向听话人,如果听话人没有理解此隐喻的运用,而只是停留在表层含义上,那么就没有后续听话人所做出的积极反应。此隐喻所起到美的价值,得益于此对话产生的语境(二者为关系极好的朋友)。在这样的语境当中,用隐喻这一机制构造一幅玄奥的意象,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美,促进对其的认识和理解。

而另一方面则为美学体验的反面,所起到的是批评,讽刺的效果。以课堂中的一个语境为例,一个在课堂上打闹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必然是答非所问,老师对他说:“你的回答像一个迷宫,把我给绕迷糊了。”

该学生很不好意思的向 老师道歉,并承诺以后不会再这样。老师并没有当众直白的去批评此同学,而是选择婉转的点拨此同学。很显然听话人听懂所蕴含在隐喻机制下句子的深层含义,前提為他知道老师说此话时的语境—自己做错了事情,在这样的语境下说话人所想表达的则为句子的深层含义,所希望听话人所理解的也是同样的。如果该同学只是理解了此句的表面意义,那么他会非常疑惑并向老师询问为什么自己回答的问题像迷宫,这样也就证明听话人并没有意识到句子中隐喻与所起的作用。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语境所涉及到的 隐喻,可以看出隐喻所表达的是美学上的体验还是借隐喻去批评他人的深层含义,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理解是由语境所决定的。语境是语用学中的核心要素,不同语境同一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就会不同,也可将隐喻放在语用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得到同样的印证。

三、结语

隐喻并不单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多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隐喻有整体的了解。语用学中的隐喻应该是语言知识与语言知识外之间的相互协调,隐喻的理解过程少不了语境的参与,这一点让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更加吻合,富有逻辑性。使得语用学对于隐喻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不同语境对于隐喻意义的理解至关重要,为以后隐喻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3.

[2]束定芳. 亚里士多德与隐喻研究[J].外语学刊,2001:1.

[3]王寅.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报,2003(2):6-10.

[4]严世清. 隐喻理论史探究[J].外国语,1995(5).

猜你喜欢

双关语语用功能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归化与异化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双关语的随附性解释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也说双关语的解读机制*——兼谈最佳关联推定策略的细化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