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光掠影

2020-03-17常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园

作者简介:常文,淮北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农村青年》《参花》《西部散文选刊》《鸭绿江》《青年文学家》等期刊及报纸。

进城没几天,与对门的徐老师凑在楼道的平台上抽烟。他说,你来得时机好,市区近年来蓝天白云标配的天数越来越多,适宜居住。徐老师的话,我信。他做事严谨,日常的收支核算精准,何况此类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事。很长一段时间,我处于失业状态,索性利用空档期溜达溜达。一来,权当散心,宅在家中徒增烦恼;二来,久居乡下,从未仔细探究过自己的城市。那些天,我骑着儿子扔弃的山地车,不急不徐地四处转悠。真的契合了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年我到过不少地方,游历过许多奇山秀水,古迹新景。所到之处,尽染张扬。暗自对比,反衬出小城的内敛含蓄。小城如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不走心的话,难以发掘其娴静之美。

(一)相山公园

山上有座庙,山顶矗座塔,公园花鸟禽兽多,山脚二楼有我家。最初得知平原上长出一座山,是我的同学齐子宝炫耀地唱顺口溜告诉我的。当时,他八九岁,生得白净。他父亲是筹建处的职工。有次大课间,齐子宝神气活现地显摆,并扬言相山,相山上的一切归属他家私有。好长一段时期,同学们对他尊崇有加。后来,机灵的同学戳穿了他的大话,着实让他丢了面子。不可否认的是,一帮农村娃从此知道了相山,并埋下了心向往之的念头。一年后,他随父亲去了遥远的山西,从此再没了联络。有的人,转身意味失去。一路走来,这个路口和谁分道扬镳,下个路口遇见谁,不可预知。在意当下,且行且珍惜。

相山紧靠城市的北边,山脉自江苏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志高点。草木植被遮蔽了整座山,故被称作天然氧吧。相山绝大部分时间草木葱茏,花开不败。冬天,也有显通寺,动物园,儿童乐园,刘开渠纪念馆等数处景点。吸引着方圆几百公里前来登山的人络绎不绝。休闲的老人,旅游的情侣,嬉戏的孩子,偶尔还能碰到考古的学者,云游的僧人。相山公园坐落在相山南麓。公园里移植了多种叫不出名目的奇花异草,稀有物种。我是一个缺乏灵性的人,对于花木,通常用‘好看,‘养眼来表达我的喜爱。我始终认为花木如文字,搭配得当,布局合理,自然汇聚成美不胜收的美文。我若做园林师,设计必定大煞风景。园子里,耳能详熟的有月季,牡丹,菊花,桂花,芍药,蔷薇,梅花,杨柳,松树,银杏,杏树,梨树,桃树,槐树,枣树,石榴等一些本土的花木,我能认得的只有几十种。外来物种看起来赏心悦目,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这些年,好多园林改造,铲除了大自然赐予的朴拙的植物。谁在意人们对本土植物独有的情感,有几个人甘于守旧守拙,鲜有人反思失去传统的意义。如果一味跟风,会不会违背初衷?相山公园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生态,值得为决策层点赞。

(二)显通寺

进城的第一个春节,儿女齐劝说,去相山庙吧,拜拜佛,许个愿,清除积郁,祈福风顺。孩子大了,日趋成熟,清楚这个家遭受了数年沉重碾压,亟需焕发新气象。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所有的参拜,只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渴望。节假喜庆,不便扫兴,一家人去了相山庙。这是四十多年来,我首次拜谒显通寺。

寺庙坐落在山腰。显通寺位于相山的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显通寺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茏,环境幽美。一路上游人如织,挨挨挤挤。随着缓缓的人流挪到庙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朱漆大字:南无阿弥陀佛。从拱形门跨入第一进院子,大雄宝殿巍然盘踞在面前。宝殿气势宏大,庄严肃穆。院子里有个阔大的平台,横陈一个巨大的长形香炉,并列一个高腿圆肚的三足鼎。香客们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进贡香火。熟谙此道者,手执香火遥拜四方。一院子青烟袅袅。大雄宝殿内,善男信女虔诚地跪拜。生活不易,处处烦恼,究其根源是能力和野心不匹配,导致目标和现实差距过大。内因倘若寄托他人化解,是否徒劳?但我尊重所有人的信仰,包容任何事物的存在。我亦遵从自己的内心,更乐意把某些存在当成一种文化。万物并存本来相辅相成,相互包容。通过一种形式,点化众生拨开云雾当属功德,我祈愿寺庙香火旺盛。显通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我独自绕出寺院,向附近一个山头挺进,临近山顶,朝南俯瞰,城区概貌尽收眼底。城区高楼鳞次栉比,繁华毕现。这个靠煤产业崛起的城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成功转型后,比此前更具活力。我遥望另一山头有座铁塔,不知是不是玩伴说的那一座。我几欲近前却最终止步。想来,畏惧攀高,有时缺乏勇气和毅力,有时确属能力欠佳。下山途中,听见有人合唱。我紧走几步,跨过灌木丛,穿过一片小树林,眼前豁然一亮。一片开阔的平地上,有一个四方亭子,底下聚拢了许多人。他们多是中老年人,有几个华发从生。演绎很投入,吸引不少听众和观众。伴奏略显单薄,仅有长笛,短笛,丝弦。演唱者个个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合唱《我愛你,中国》时,我随着旋律情不自禁引吭高歌。一个清瘦的中年人留意有人加入,友好地把装订的歌词递过来: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

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他们多半应该退休,爱好相投会聚一处。热爱生活的人,无疑使生命增加了宽度和厚度。我对他们充满敬意。

(三)南湖湿地公园

老林沉默寡言,显得有些木讷。常碰见他在南湖湿地公园转悠。搭讪闲聊,他说了句相当文艺的话:故土难离。他是失地被圈进城的农民,子女定居外地。他抬手朝水面划拉一个圆弧,动情地说,早前,这一大片是一等一的好地,种庄稼高产,可惜塌成了水面,哎……我理解他的纠结,那一代人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土地的情感无可替代。特定时期,受条件限制,行业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厚此薄彼实属无奈之举。以农民的见地,难以理解,牺牲农业支持工业的道理。如今工业反哺农业,土地给予补贴,同样让老林困惑不解。宏观地说,这是两种生产资料的互相转化和平衡。我只想阐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曾经,路过这片塌陷区。水面被拦网分割成数块。岸边,到处堆满了垃圾。工业毒品垃圾,城市建筑垃圾,居民生活垃圾,甚至还有动物的尸身,多种垃圾混合一处,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各类污水毫无制约地排放到湖里,湖水污浊不堪。残存的水生植物,病怏怏的了无生机。环湖的几条路,晴天,扬起的粉尘遮天蔽日;雨天,路面变成了水和泥的混合体。城区近在咫尺,环境如此恶劣,我一度对城市的前途产生疑虑。

站在相山顶峰向南眺望,南湖湿地公园如同一颗玛瑙镶嵌于城南。近前看,环湖路面皆以沥青软化,干净整洁,踩踏舒适。隔不远,砌一座古朴的石拱桥,增加了湿地公园的厚重感。水面平静得如一面巨大的银镜。微风吹,轻轻荡起涟漪。湖水清澈,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以前乡村池塘里才有的菱角和芡实(鸡头子),附着于水面生机勃勃。岸边垂柳依依,密植了多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的林子中,隔三差五地套种了几种果树,既美化了景观,又增添了采摘的情趣。顽劣的鸟儿,水陆来回蹿,胆小的鸟儿,躲在花草树木间,探头探脑。据统计,湿地公园常驻的鸟类二十余种,每年有大量的候鸟过往迁徙。湿地公园终年四季长青,鲜花不绝。春访牡丹园,夏观千亩荷,秋赏金菊笑寒霜,冬瞻红梅斗飞雪。漫步其中,恍惚置身于江南秀美的园林。无序地攫取资源的时代终结了,修复大自然的创伤成为时代使命。金山银山,怎抵绿水青山!游览南湖湿地公园,不禁让人心潮澎湃,几十年沧桑巨变,谁知道谁的前世今生,谁能掌控命运的走向?

老林决定终老于此。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算命的赵先生对照书本看了,背靠相山,前有南湖,此地风水好。老林问我,你信风水吗?我付之一笑。赵先生的书,当是现代版的《周礼》,原话为:前有照,后有靠,此风水之宝地,前有水给人一种生气之象,流动的水在居住的周围,在风水中引为财气之门;后有山给人一种靠山踏实的感觉,可以藏风纳气,稳如泰山,前有明堂开阔,后有靠山稳当,此为最好的风水。我乐意分享每一种文化,甚至心存敬畏,从不敢妄加评论。相信的人,自有信服的道理。人的一生,信仰在心中,命运在手中。人不过是一个载体,活着就得遍尝五味。失意或得意,无不诠释活着的意义。人生无常,苦和乐,无非先来后到的排序,想开了,不妨携它同行。

(四)城市轨道

城市铁路最初建在城南,随着城市扩容,变成了铁路穿城而过。最早坐火车,是那种绿皮。晃晃悠悠晃晃悠悠,跑得不急不躁。那年我八岁,患了重感冒,好多天高烧不退。卫生室踢到乡医院,吊了水,退了烧,回到家,又高烧不止。镇医生黔驴技穷,又往城里撵。去城里,一辆客车每天只往返一次。苦了老实人,挤不上去。父亲借一辆自行车,驮我去临近的临涣集——那有通往城里的火车。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很好奇,一节节又长又大的铁皮屋,竟能拉这么多人跑。父亲说,这家伙,能跑到北京,能跑遍全国。又补充说,长大了,坐火车,去外面闯,外面的日子好过。

赋闲在家,心中烦闷。有天黄昏,我数著轨枕散心。火车一趟趟由此经过,成千上万的人随之被拖向远方,什么时候,人不再为生活东奔西跑呢。一列火车警鸣,我快步走下路肩。回头看,车上坐满了旅客。谁能分清,哪些人是负重前行?哪些人是浪漫之旅?我挥手示意。有人开窗挑逗地喊,上来,上来呀,幸福在远方。我一时恍惚,回想起父亲的话:长大了,去外面闯,外面的日子好过。每个人都向往诗和远方,不知道,外面有诗一样的生活吗?愣怔的功夫,火车发力提速,贴着城市的地平线,迅疾地隐没在苍茫的暮色中。我像一个被遗弃的旅者,心头猛然生出许多委屈,矫情得直想哭。

(五)

这座城市的名字叫淮北,安徽最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倘若有时间,欢迎来做客。到时,尽情地喝几杯口子酒,不醉不休!

猜你喜欢

公园
你会在公园“风餐露宿”吗?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公园里的月季
夏日公园
公园里有什么
公园里的鸟
公园一角
在公园里玩
秋天的公园
秋天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