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景色描写的作用

2020-03-17赵佳月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瑞普赏析

摘  要:《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也是受全世界文学爱好者喜爱的经典之作。通过景色描写探究文章的情节,人物刻画,主旨大意,为更好地分析人物性格并解读作品的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景色描写;《瑞普·凡·温克尔》;赏析

作者简介:赵佳月(1998.10-),女,汉,河北省沧州市人,本科,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02

《瑞普·凡·溫克尔》(Rip Van Winkle)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内容新颖,充满了浪漫主义。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式小说,但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景色描写,那么这些看似与文章不相关的景色描写对《瑞普·凡·温克尔》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瑞普·凡·温克尔》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进行了大量的景色描写。“卡兹吉尔出脉位于纽约州哈得逊河西边,山峰巍峨,俯瞰着周围的山村。季节更替,阴晴转换,甚至旦夕间的时刻变化,都会引来山容峰色午姿百态。所以山区周围的村民只需观看卡兹吉尔山脉就能猜出天气的变更。就在这些山脉下面,航行者能够看见缕缕青烟从一个古老的荷兰小山村袅袅升起。”我们说,任何一处景色描写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开篇的景色描写向读者透露出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告诉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卡兹吉尔出脉四周的山村,还有这个山村里的村民生活状态。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里人们的生活平静安逸,华盛顿欧文的描写让读者有了想进一步了解这里村民的欲望。这段景色描写后紧接着出现了文章的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为后文瑞普的经历做了铺垫。

第二处的景色描写出现在文章的第一个起伏点。“在某个秋天就这样长时间地散步后,瑞普发现自己爬到了卡兹吉尔山脉最大的山峰。他专心于他喜欢的消遣——打猎,枪声划破了山林荒凉的平静。他累得气喘吁吁,到了傍晚,便在悬崖上一个长满绿草的小土丘上躺了下来。有一会儿,他躺在地上观看着山景。夜色快要来临;群山开始在山谷投下长长的蓝色影子。”瑞普之所以来到这里,为了躲避温克尔夫人的唠叨,而这也为下文瑞普的经历做了暗示。荒凉,悬崖,夜色,群山等景物都在渲染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

“他们搭手抬着木桶,沿着山腰狭窄的溪沟小道向挺拔的岩石山峰攀登时,瑞普开始听到一些异样的声响,有点儿像打雷声,似乎是从山峰间狭窄的山谷深渊中传出来的。他止步听了听,感觉一定是不远处经过的雷暴。穿过溪沟小道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小山洞,山洞像古希腊时期建造的地下剧场。”此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瑞普已经有一点不安了,于是一路上的景色也透露出古怪。通过后文可以知道这里是瑞普传奇经历的重要场所。山洞周边的景色诡异并且让人不寒而栗,预示着瑞普即将面对的更加诡异的故事。

瑞普醒来的第二天早上,他擦了擦眼睛,知道现在已经是早晨。“鸟儿在树丛中欢唱,树叶随着一阵阵山风摇动着。”欧文将这一处景色写的与前文的风格完全不一样,预示着第二部分故事的开始。

“这条沟道现在流淌着溪流,溪水在岩石间飞溅,山谷里发出山泉流淌时的尝淙淙欢笑声。他试着沿小溪水边攀行,穿过树丛和植物。他总算来到了那个岩石张开的开阔地,也就是九木柱游戏场地的入口处。可现在连那块开阔地的影子也没有。那些岩石现在变成了一堵不可跨越的高墙屏障,山涧溪流从这里哗哗落到下面的水塘里。可怜的瑞普被迫在这里止住脚步。他又吹了哨子,喊他狗的名字,可是回答他的只是一群山鸟。”这里让人想起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只不过欧文通过景色描写告诉瑞普他昨天来的那个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了。

文章的结尾处“甚至到了今天,每当他们在夏日的下午听到卡兹吉尔山脉附近的雷声时,他们说这是在玩九木柱游戏。”与第一处相呼。文结景结,通过景色层层推动,每一处情节的起伏必然伴随着景色的描写。

二.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结局

主人公瑞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懒散,游手好闲的家伙并且有一点妻管严。他的生活节奏慢,无聊且乏味,造成他这一性格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景色描写中略知一二。瑞普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有些闭塞但充满了烟火气的村庄,村民整天的生活就是枯燥乏味的,瑞普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欧文虽然是以第三人称描述,但所有的景色描写无一不是反映了瑞普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当他面对陌生的环境时,虽有紧张害怕但依然选择帮助那个似乎认识他的人抬酒桶,周遭景色的阴沉恐怖更加凸现了瑞普性格中热心肠的一面。当瑞普第二天醒来时,他第一件事是去寻找昨天的地方为了找到自己的枪(瑞普以为是他们把他灌醉然后偷了他的枪),这里体现了瑞普性格中的缺陷。此时的景色描写显得有些中规中矩,因为瑞普无心景色,只是一味地害怕回家被温克尔太太训斥而希望找回自己的枪。同样的景色,同样的溪流,岩石,鸟的描写与前一处描写完全不同,为读者塑造了一个胆小,害怕的人物形象。回到家后的瑞普意识到了这已经是二十年后的村庄,世事变迁,温克尔太太也去世了,他变得受人尊敬了。此时的景色描写颇有深意,瑞普向二十年后的人们炫耀着自己的经历,仿佛这是一件值得他骄傲的事情。的确,瑞普平淡的一生除此之外没有一件值得说一说的故事了。结尾处a thunderstorm of a summer afternoon短短几个词结束了整篇文章的景色描写,因为这个故事老瑞普可能已经说了千次万次了,透露出一种听者不耐烦的情绪。欧文不愿意用过多的笔墨描写那个雷雨交加的夏夜傍晚瑞普经历的故事,反而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慵懒的午后,老瑞普坐在门前,再一次向路人说起那个只有他引以为傲的故事……

《瑞普·凡·温克尔》中景色描写还有一个很隐蔽的作用——暗示人物结局。首先,生活在古老又落败的村庄里,瑞普的眼界必定是狭隘的。他逃避现实,无所作为,当他知道自己醒来后的时间竟是二十年以后,他表现出了遗憾,难过吗?没有,瑞普甚至有点庆幸自己躲开了战争躲开了妻子永远的唠叨。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瑞普仅仅是一个小到不起眼的人物,所以即使有那么惊人的经历也注定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影响。再看描写瑞普跟随那个陌生人一路上的景色以及瑞普醒来后自己寻找时的景色,两处景色描写几乎运用了相同的景物都暗示了瑞普将会遇到不同寻常的事情,通过景色描写为人物结局一步步埋下了伏笔。

三.反映文章主题

《瑞普·凡·温克尔》的背景是荷兰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乡村。在这一时期的人们生活压抑,受制于人。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由殖民地发展成为的国家,美国的各个州曾经被很多国家统治,瑞普就生活于这一时期的美国,二十年后,原本闭塞的山村到处是演说、传单、竞选。瑞普发现英王乔治的画像变了。红色的上衣变成了蓝黄色,手中的王笏变成宝剑,下面是“华盛顿将军”。瑞普终于知道,他现在已由英王的臣民变为“合众国的自由公民”。可是对所有这些变化,瑞普无动于衷,因为他最担心的是“女人的专政”。二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这些改变给这个村庄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太多难以承受的东西。欧文借这篇文章表达了人们迫切逃离战争,逃离现实的消极思想。这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主旨。除此之外,通过景色描写还能反映出以下主题。

1.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瑞普生活的村庄平静安逸,大家生活虽然枯燥却无大事烦扰,这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结尾处瑞普悠闲地坐在躺椅上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时光,伴随着优美景色让人心生向往。

2.对旧时代狭隘思想的讽刺。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庄,人们整天谈论着无聊的话题,他们似乎想评判政治,但因为知识太少只是夸夸其谈。二十年后的人们谈论的主题变了,因为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包括瑞普庆幸自己躲开了这二十年。

3.通过景色描写可以看出欧文对这个时代的态度是矛盾的,虽然人自由了,个性得到解放,但欧文更向往的是和谐平静的生活,也就是解放之前瑞普的生活。所以欧文才会着重描写前一部分,而对于二十年后的巨变的描写仿佛匆匆带过一般。或许我们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中他的排斥,他的躲避,这是欧文矛盾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华盛顿·欧文.瑞普·凡·温克尔[M].万紫,雨宁,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2]邹心胜.“瑞普·凡·温克尔”的历史书写[J].外国文学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瑞普赏析
艺术作品赏析
北京瑞普三元仪表有限公司
书画作品赏析
《瑞普·凡·温克尔》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瑞普•凡•温克尔(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