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比较
2020-03-17李露
摘 要:众所周知,《圣经》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巨著。不可否认,西方文明打上了圣经的深刻烙印。然而,从圣经与东方文学的对比关系来看,我们可以从作为中国四大名著经典之一的《西游记》中发现其与圣经的联系。本文试从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角度,通过类比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圣经》与《西游记》的相似之处,以期达成中西方文明的联结,并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圣经》;《西游记》;摩西;唐僧;耶稣
作者简介:李露,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01
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美国学派的标志性理论和方法。类比和对比是平行研究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西游记》与《圣经》的共同性比较,以加深读者对这两部经典著的认识。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巨著,也是人类文明中的文学宝藏。全书共66卷,第一卷记载了犯罪的天使(古蛇)引诱亚当和夏娃吃了伊甸园的善恶果而犯罪,假装光明的天使撒但 被发配到了地上,成为了 恶者魔鬼,神和魔鬼的几千年争战就开始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与无数妖魔鬼怪争战得胜,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这两部经典一个大约35位作者记录而成,一个由明代吴承恩编撰而成,一个以基督教为蓝本,一个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从中简要提取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芦荻藏摩西 VS水中陈江流(人物)
《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第一位救恩者——摩西出生时经历了埃及王残害以色列男婴的事件。他出生时,母亲见起俊美,就将他藏在家中三个月,后為了躲避杀害,就将年幼的摩西放在蒲草箱里,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后来法老王的女儿发现并收养,就取名给孩子叫摩西,“因我从水里把他拉出来”。摩西在埃及王宫长大,从小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后来被上帝拣选为带领以色列民逃出埃及的领袖。
《西游记》里的唐僧出生时同样经历了被仇敌追杀、被放在河中漂流、被收养,后来被赋予大使命。唐僧,俗姓陈,乳名江流儿,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下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唐僧的母亲 被船家看上,船家一伙杀死了父亲,陈妻为了保全陈家血脉,用竹篮将刚出生不久的小唐僧送到水面漂走了,后来唐僧“在水中逃了性命”,被金山寺和尚救了,唐僧的小名“江流儿”就是这样来的。唐僧从小饱读经书,悟性极高,后来被天之骄子唐太宗选定西行取真经,“祈保大唐江山永固”。摩西担负了拯救整个以色列民脱离苦海的重任,而唐僧的西行取经也肩负了巩固大唐江山的使命。
2. 旷野四十年 VS漫漫取经路(主题)
摩西蒙上帝拣选带领以色列民逃离埃及,进入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迦南,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期间,以色列民历经了千辛万苦,冲破重重困难,也过内忧外患的时候。当以色列民在旷野食不果腹的时候,因着上帝的保守,他们早上有天降吗哪,晚间有自己飞来的鹌鹑,四十年旷野生活“身上的衣服并没有穿破”“脚上的鞋也没穿坏”,最后终于在与外邦的争战中取得胜利,成功入住迦南美地。
与摩西时的以色列民一样,《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也经历了“旷野”的修行。唐僧从东土大唐出发,先后收服四位徒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雷音寺。唐僧师徒一路遇到各种困难险阻,经常在各路神仙的帮助下脱离危险。在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上,他们也遇到各种妖魔鬼怪,来自于外界的,也有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在与妖魔鬼怪争战的过程中,他们将自己身上的“刺”通通拔掉,各自在一次又一次的患难中慢慢得到归正,最终到达所望之地。
3. 可吃可喝耶稣体VS长生不老唐僧肉(意象)
《圣经》里上帝的独生子——耶稣经常讲一些人们听不懂的言语,在新约的约翰福音6章记载,耶稣对众人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并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耶稣对众人说自己的肉可吃、血可喝,并且吃了耶稣的血和肉便能长生不老,这在当时的人们听了觉得甚难,不明白其中的真意,然而,耶稣又说了“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是灵,是生命。”可见,真正能让人永生的是耶稣所说的话,而不是血肉之躯。
《西游记》里唐僧肉另各种妖魔鬼怪垂涎。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记载“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唐僧的肉如耶稣的肉一样也是可吃的,并且吃了也能永生不死。唐僧肉有永生的功效也是因为他在修行时所阅读的经书而后内化为自己的道,最后成为像耶稣一样“道成肉身”的存在。妖怪们吃了道成肉身的唐僧肉才会有长生的可能,如若唐僧没有那么多年的修行,没有对佛经的领悟和内化也是不行的。可见,《圣经》里的可吃的耶稣与《西游记》中的唐僧肉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无论是在中外文学还是各国文学之间都存在众多的并无影响事实联系却又十分相似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从《西游记》中找出很多与《圣经》相似的地方,比如救赎和爱的主题、创世传说等。本文只是一个引子,希冀有更多的研究学者能深入研究这两部经典。
参考文献:
[1]圣经[Z].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1:9.
[2]吴承恩.西游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