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新加坡
2020-03-17一格
意林原创版 2020年2期
一格
新加坡是一个躺在案例里的国家,学者或政客可以清晰地捋顺它的一切,并在反思中流露骄傲。我小时候就体会过它的“范例”。
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迎来一批新加坡女子学校的同学进行友好交流。当我在校门口正要“热烈欢迎”时,一个女孩冲着校门口跑来,在侧门处拾起一张废纸。她把废纸一直攥在手里,直到随队进来后丢进垃圾箱。我對她敬佩极了。后来她居然被分组坐在我旁边!我默默地把在桌上打的小草稿用橡皮擦掉,并附上改过自新的灿烂笑容。当然,班主任获得了百用不厌的教育素材。
那时起,我一直觉得有一天若去了新加坡必是接受洗礼的。
不过真的到了这里,却更容易当个好游客。
Waku Ghin, shinji By Kanesaka, robuchon, 珍宝海鲜和街边肉骨茶。美食鳞次,在艺术和家常中交替。
美食的品质是都市的一样保证,却有点乏。我去了海洋馆、植物园,和鱼儿在一起,和花儿在一起。
这一天仿佛不在新加坡。这个城市经营着自然和美学的配置,找不出一丝残缺。清晨和傍晚,我从酒店散步出来,在滨海湾花园间的空中步道上不时停下脚步。我陷在偌大的花园里。这是一张巨大的思维的网,植物与湖水是设计的外衣,满足功用与观赏。
完美成为理念的展露与灌溉。街上骑行与跑步的人清清爽爽,装备齐全,他们经过高高的棕榈树时的呼吸仿佛带来了风声与阳光。
人可以将一座城装置到何种水准,匹配到怎样精致,新加坡是个好例子。就像一座盛大的盆栽,是制造出来的,不是生长起来的。
我好奇柏拉图来到如今的新加坡会怎么说。当他来到这个最像是一个人的国家,他会感到浪漫吗?城邦的完整也是城邦的荒寂,人的完美也是人的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