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培育

2020-03-17刘梦虹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际网络空间信任

刘 丽,刘梦虹

(阜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安徽阜阳 236032)

当前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媒介化,新兴社交媒体纷至沓来,不仅创造了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而且吸引着众多传统媒体的深度改革和不断跟进。人与人之间互动变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更为及时、更便捷的交流沟通。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8.47亿,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0%[1]。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是其人际交往方式的延伸。然而,网络人际交往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网络空间他人的行为。而网络人际信任可以减少或者控制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有利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研究表明,网络交往双方的信任能够促进个体自我表露,加强网络中的合作、知识共享[2]。大学阶段是个体网络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以育人为目标,以社交媒体有效运用为发力点,趋利避害地发挥社交媒体育人功能,培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是社交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社交媒体概述

一般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基于Web2.0理念和技术基础上的互联网应用程式和工具。它允许使用者创建、交换包含视频和图片等内容,其中包括各种能够促进个体共用资讯、协作、创建并发展线上社区的活动和工具,如博客、论坛、留言板等[3]。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4],具有丰富的信息呈现、传送、交互等功能,并具有媒介属性、社会属性、使用者生成等属性[5]。因此,凡是以用户为主体,创建其特有的社交网络,并通过构建的网络传播信息达到其所需的目的网站都可以称之为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国外代表性的Facebook和Twitter,还是国内代表性的微信、微博、QQ等,各大社交网站都具有大量用户群。

社交媒体综合了文字、画面、声音、定位等信息交换功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际沟通方式,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更多大学生注册与使用。例如,微信令大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全新的范畴[6]。贴吧主要是一个以兴趣为主,聚合志同道合者的网络平台。大学生经常通过跟贴,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网络社区的讨论。微博则具有方便快捷、交互、开放、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的认知常常受到微博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评论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7]。QQ集办公、社交等众多功能于一体,是一种方便、实用、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QQ群具有一种公共聊天的作用,令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变得快捷、高效,大学生可以在QQ群里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班级QQ群还可以在群里布置作业、下达任务,省时又省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也正在蓬勃发展,爆发出无法估计的巨大能量,并以鲜明的特点进入大学生社会生活的深层空间。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聚众能力。微信、QQ等社交媒体具有超高的人气和聚众能力以及即时互动性,使得社交媒体教育的时效与实效大增。其二,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人际互动能力。社交媒体具有即时性、片段性、广泛性,人际互动能力超强,常常以“个性化的推送”“互动”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大学生的视线范围内,大学生可以进行及时、快捷的人际互动交流。其三,社交媒体去中心化,呈弥漫状态传播[8]。在这种传播机制中,虽然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增加,社交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但由于传播者数量不计其数,传播渠道不易监控,再加上大学生身心不够成熟,倾向于依靠自身偏好选择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交媒体社交平台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与特点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

学者Rousseau等人将网络人际信任界定为:在对他人意图或行为有一种积极预期的基础上接受易损性的一种心理状态[9]。学者胡蓉认为,网络人际信任是现实中的人在网络虚拟生活空间中,借助信息交互行为而表现出的交往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预期和保障感[10]。学者赵竞等认为网络人际信任作为网络使用的一种积极因素,是指在有风险的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基于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对其可靠程度形成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1]。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是指在具有一定风险的网络社交人际互动中,大学生对其人际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积极的信念和期望,即大学生认为或相信自己在网络空间信任的对象对自己诚实可靠,能够遵守双方约定,不会危害自己。

(二)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特点

网络人际信任是个体在网络空间的一种主观感受[12]。在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双方都面临着信息缺失和信息真伪难辨的不确定性,这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构建。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信任度低。在网络空间中,因为交往的个体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的限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和交流信息的过于分散,使得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缺乏建立高水平信任度的基础。其次是非对称性。在网络社会的人际互动中,个体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在网络互动中经常会呈现一种单向的信任,参与人际互动的大学生往往会主动信任对方,以满足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与线下的人际信任相比,网络人际交往缺乏真实的人际接触,难以获取可靠的社交信息。最后是脆弱性。在网络人际交互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交互对象,并控制信任程度。个体的自我社会角色意识淡薄,诚信机制对网民行为的自我监督作用衰减,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主观判断力在网络人际信任构建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大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或者终止人际信任,这也是网络人际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三、社交媒体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构建带来了机遇

(一)社交媒体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加速深化发展,功能不断增加,种类愈加繁多,用途各异,成为激发大量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交活动和模式的工具。社交媒体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在海量网络社交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在参差不齐网络人际交往中提升人际交往互动体验,增强网络人际交往认知力和自信力,而这正是培养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成本,扩大了其视野和社交范围,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快捷性、现代性等符合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也契合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心理渴望和情感需要。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途径,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培育提供了人际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社交媒体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观

社交媒体具有超强的聚众能力,大学生能够利用其创建群组、推荐信息、点赞等,与他人所分享资源和观点。社交媒体具有快速、即时、交互、内容丰富等特点,用户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地接受各种信息,还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创造[13]。社交媒体的运用,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领域,改变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时空观念,使其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不受时空限制,并以此达到拓宽交往渠道的目的,提高了网络空间的社交价值,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培育提供了宽广的时空平台。

四、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网络人际信任培育在面临的挑战

(一)社交媒体的信息真伪性难辨

社交媒体具有强大的搜索和分享功能,但由于网上信息资料繁杂,使得真实有用的信息常常被许多虚假信息所覆盖和淹没。网络的匿名性虽能够激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热情,但其中的信息真实性却很难保证。大学生作为受众群体,普遍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其信息获取能力较强,但社会阅历少,社会经验不足,在获取社交信息时往往缺乏取证,辨别内容真伪能力较弱,容易轻信谣言。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真伪性难辨,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政府或有关部门对社交媒体进行规范化管理,促其提供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社交信息;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信息鉴别能力。

(二)社交媒体的人际互动易受误导

话题式的社交媒体具有大众性、平等性的特点,每位参与者可以平等发言,言论受到的限制较小,只要观点受到推崇,就能成为意见领袖。但是如果这些人际交流互动不加以引导,极易产生误导,会形成恶性循环的负面累加效应。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其个性较强、思维活跃,对权威往往有排斥心理,极易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信息的煽动,造成对意见领袖的盲目信任,在社交媒体的人际互动中容易受误导。因此,需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滋养网络空间,使社交媒体成为传递正能量和弘扬主流文化的“舆论场”。

(三)社交媒体的监管困难弱化了社会责任感

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也是一种新形式的社交媒体[15]。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直播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或爱好,进行网络社交活动。优良的网络直播平台和高质量的内容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培育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然而,由于监管困难,行业竞争激烈,网络直播中还存在一些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的直播内容污染着网络环境,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个别大学生为了获得受众眼球,不惜行为举止失范,给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控制改善,网络空间中的这种不良现象就会慢慢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甚至会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区别。一些人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随心所欲,将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引发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和失范行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监管技术的不断增强和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来进一步完善。

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塑造良好的网络公民形象

网络伦理是在虚拟空间中以匿名状态使用网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伦理特征,属于匿名伦理[16]。网络伦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表现出集自信、诚信、友善、责任、尊重等优秀品格于一身的网络公民形象[17]。这不仅关乎到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公民形象的塑造,也关系着网络生态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18]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准确把握网络伦理规范,从而提升其网络人际信任,塑造其良好网络公民现象,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二)规范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科学使用社交媒体

虚拟性的网络人际交往是一种“隐匿了身体存在的缺场交往”。在这样一个“交际场域”,个体的自我社会角色意识淡薄,诚信机制对网民行为的自我监督作用衰减,导致网络人际诚信度较低,容易产生网络信任危机,引发心理困扰。因此,需规范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引导其文明使用社交媒体,尊重他人,注意形象,不使用污言秽语,不欺骗朋友等,诚实守信,有责任,有担当。另外,虽然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培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社交媒体使用依然要合理科学适度,不能过度,不能依赖成瘾。因此,还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大学生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获取学习资源,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获取同伴支持,构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提升其网络人际交往质量。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及网络信息的认识、评价能力以及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为自身发展助力的能力[19]。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极其重要。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决定着其对网络社交媒体的本质、特点及功能的认识。媒介素养较低的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中人际交往信息的甄别、运用能力较低,势必影响其网络人际信任的建构。相反,网络媒介素养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由于对媒介媒体、网络人际交往有着理性和清醒的认识,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时就能够做到甄别、选择真正有价值的社交信息,获取有效的同伴支持,构建有意义的稳定的网络人际关系。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社交媒体使用中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和超越,具有很强的文化教育功能,体现了张扬个性、民主平等、价值多元的文化风尚[20]。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在给予大学生更多选择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其需要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交媒体是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资源信息,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校园学习生活实际,提升其社会责任感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人际网络空间信任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搞好人际『弱』关系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信任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