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

2020-03-17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龙岩市资源型生态

贾 燕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福建龙岩 36400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引导和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将资源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区域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程度也达到库兹涅茨曲线的顶点,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弊端已逐渐显露,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标志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生态经济学注重在人类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以生态经济学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指导,对于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当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超过供给的拥挤点后,生态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成本就会开始逐渐增加并快速上升[1]141。资源型城市在经过经济高速增长期后,由于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濒临枯竭,导致开采成本大幅提高,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资源优势随之减弱,甚至面临“矿竭而衰”的命运。目前,国务院已公布的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就多达69座①数据来源:《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1.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主要通过开采自然资源或对自然资源进行初级加工后销售给制造业区域,从而获得经济收益,往往形成重工业占比远超轻工业和工业占比远超第一、三产业的不合理结构。龙岩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重要地位,工业结构重型化特点突出。近年来,重工业在龙岩工业经济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2018年重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9.83%,采矿业、低端制造业等传统的衰退产业仍占主要地位②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年鉴》(2019年)。。

2.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龙岩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未达到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且结构性矛盾突出,仍以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特色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消费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由于资源型产业占城市经济比重较大,挤占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滞后,已严重阻碍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越是资源富区,对资源的依赖性越强。从全国来看,资源型城市普遍将资源型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2018年,龙岩市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95①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年鉴》(2019年)。,明显高于全国0.50的平均水平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说明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仍然是高耗能的资源型产业。由于区域资本和资源有限,将资源型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势必严重压缩其他行业的发展空间,导致其他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发展难成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偏低,缺少竞争力,进而导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据统计,至2018年底,龙岩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法人单位仅占12.5%,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占比为6.4%,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③数据来源:《龙岩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规划(2019—2035))》。。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发展生态经济观念滞后

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型城市只有将传统的发展理念转变为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目标。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科学的规划和布局[3]。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不清晰,对生态经济的理解仍停留在生态治理的层面,对接替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布局、产业体系的打造以及资源型僵尸企业的退出等缺乏科学的规划。很多地方迫于经济下行压力,在项目引进时“有即招”的思想仍较严重,没有按照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准确定位、完整规划,对新增投资的引导和调节重视不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趋同化和大量重复建设等问题,造成产业体系存在无序发展的现象。

(二)产业发展路径的惯性依赖

改革开放后,资源型城市依靠资源的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进入“后工业”时期,自然资源储备量的日趋减少成为制约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发展思路一般是以发展资源型产业的下游产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通过从资源富区买入原材料来解决资源储量不足的问题。但此类型产业仍然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科技含量低,仍属经济分工U型曲线的最底端,同样无法摆脱经济周期对产业的影响,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生态瓶颈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

1.缺乏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由于国内自然资源占用和开采成本相对较低,资源型城市往往以较低的价格输出原材料,却要付出高昂的成本用于环境的治理。而我国资源开采地的地方财政获取的税收份额较低[4],加上缺乏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较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生态补偿缺口很大,这势必会影响到用于其他行业特别是科技研发的投入。

2.人才引进政策精准度缺失。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让生态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做到污染物和废弃物少排放甚至零排放,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以较小的生态代价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人才引进的政策方向不够明确,只片面强调人才毕业院校的实力,而没有充分考虑人才引进来之后“放哪用、怎么用”等问题。龙岩市现有的“高、精、尖”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中,“三年千人引进计划”引进来的人才多数安排在行政岗位上,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应有的作用。

三、生态经济学视角下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环保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的夹击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该如何前行,成为政府、学者及公众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生态经济是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现结合生态经济学理论与龙岩市生态经济发展的实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理念

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学的理念是决定资源型城市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必须是“绿色”的,失去“绿色”的经济发展最终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想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若超过这个极限,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报复,阻碍经济的发展[5]122。龙岩市曾经凭借资源优势,成为福建省全省的水泥和煤碳供应基地。“十一五”时期是龙岩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面对当时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龙岩市委市政府没有盲目乐观,而是进行冷静思考,意识到依靠资源的高消耗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高污染终将对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于是果断采取措施,依法关闭中心城区的18家水泥厂,每年减少排放烟粉尘3754吨、二氧化硫530吨①数据来源:《龙岩年鉴》(2009年)。。龙岩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已成为龙岩市最大的发展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为市域经济发展带来转型动力,正向实现习总书记为福建绘制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蓝图一步步迈进。

2.不唯GDP论英雄。传统GDP核算反映不出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没有将环境保护的投资支出计入核算体系中,更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和资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导致GDP指标的片面性虚高[5]113。仅仅从传统GDP核算来判断经济发展的好坏,将导致经济生产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从而加快对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资源与环境的内在价值就会被有意识地忽视[1]111。用绿色GDP作为核算指标,能更加充分地体现生态价值,有利于督促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GDP在GDP总量中占有的比重越大,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大,对自然资源与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越小[1]115。2014年,福建省效能办决定取消对龙岩市及下辖五个县(市)的GDP硬性考核,这一决定标志着福建省“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结束,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创新生态治理理念。政府作为生态治理的主体,经常会面临资金、技术短缺的困境,需要创新治理理念,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龙岩市作为福建省曾经最大的产煤区,大量开采煤矿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包袱”问题。近年来,龙岩市积极创新治理理念,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龙岩市紫金山曾因开采煤矿造成大部分山体受到严重破坏,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龙岩市委市政府勇于创新,摒弃政府主导的惯性思维,一方面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一方面引入企业投资,共同参与治理废弃矿山,治理后新增的建设用地由企业适度开发,现已打造成为以体育为主题的多功能新城。通过创新治理理念,既减轻了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的负担,又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的目标。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成为福建省首个市场化运作治理废弃矿区节约用地的典范。

(二)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1.深化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由于生态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故其产权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生态产品的产权如没有清晰界定,很容易形成“公地悲剧”。如在资源型城市经常出现对能源类资源、矿产资源非法开采和随意排放污染物的现象,给政府的监管和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生态产品产权界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龙岩市武平县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通过明晰产权解决了乱砍滥伐的问题,在获得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另外,生态产品产权界定也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前提。

2.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当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可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最佳手段就是采取生态补偿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缓解环境压力[6]。资源型城市长期过度消耗生态资源型产品,而生态资本却得不到有效补偿,生态补偿存在巨大缺口,政府作为生态治理的主体,背负着过重的经济压力,以至于无法按照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只有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产品与服务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明确补偿责任,通过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生产成本的方法,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7]。

(三)优化经济发展质量

资源枯竭和生态瓶颈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两大困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培育创新驱动型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8]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进入生产体系的资源得到合理和高效的利用,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最低[9],可以解决资源型产业目前所面临的两大困境——资源短缺和生态瓶颈。作为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探索期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龙岩市上杭蛟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紫金铜业为龙头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引进贵州瓮福集团,将上游20万吨铜冶炼项目产生的70万吨硫酸用于生产磷化工产品,翁福紫金集团利用先进技术,从磷酸里回收伴生的碘,可年产粗碘50吨;利用副产品氟硅酸生产无水氟化氢作为氟化工原料,年产量可达1万吨;最终产生体量巨大的磷石膏渣也被充分利用,用于生产纸面石膏板和水泥缓凝剂②数据来源:紫金矿业集团内部资料。。至此,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项目,实现了所有废气、废水、废渣全部变废为宝,既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又减弱了经济活动的负效应。龙岩市上杭蛟洋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为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

2.培育优质接续产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传统路径仍然以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为主,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这种转型模式必然会受到生态瓶颈的制约,也会造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必须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10],发挥优势,精准引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人才,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体的接续替代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龙岩市资源型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