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0-03-17林隆雨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明理念资源

林隆雨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 350202)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的给予和环境的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利用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同时,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上观察,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它对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劳动沦为了资本家制造产品和追求利益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充斥着利益的气息,这种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和谐关系被破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在追求生态正义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坚持生态正义是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在共产主义状态下,生产资料处在公有制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在这和谐的生存境遇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最终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理念

1949年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正确处理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级阶段,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人口发展,倡导人民要有计划地生育和晚婚晚育,形成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构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资源少和底子薄的现实国情,进一步优化我国人口的调控策略,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纳入《宪法》之中,坚持倡导少生优生的人口政策。这些举措是新中国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从实际国情出发思考人口与资源、自然生态的内在关系,对计划生育与生态政策进行了优化与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观与人口观,为我国迈向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习近平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球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认知更加深刻,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从长远发展的理念来处理环境治理、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面对我国就业与老龄化问题,目前我国灵活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二孩”人口政策,进一步优化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以适应未来中国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必须基于社会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过分依赖苏联模式,导致严重的生态损耗、粮食危机等问题。在随后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经济与国防、工业与农业、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遵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战略,形成了资源永续利用和变废为宝的国民经济发展策略[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理念,在开展大规模交通建设、水利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和践行生态理念,使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可持续理念赋予了更加全面、深刻的内涵,在新型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让人民享受生态、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成果,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多元利益的协调发展,确保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攀升与自然生态保护的明显改善。

(三)技术创新理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气候异常与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价值与意义,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改善我国落后的农业、工业、交通、国防等领域,重视科技的引领与创新,在工农、交通、能源等重大领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并将科技创新与国家经济政策相结合,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全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4]。在开展科技创新过程中,党和国家将科技运用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因地制宜应用科学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同时重视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价值与作用,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才素质,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理念

人类社会大量生态危机的出现大多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过分夸大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控制,导致人们在资源开发与科技运用方面缺乏节制,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存[5]。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经济、资源、人口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理念就是要以整体性思维认知物质世界,清晰地界定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深刻理解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制约关系,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理念,着眼于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的长远利益,摒弃粗放式的发展思路,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集约型与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环保性和人性化,使生态文明的建设兼顾社会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将生态化的理念落实到行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各个维度,引导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另外,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避免以生态为代价的狭隘的发展模式,要坚决摒弃和抵制一切危害生态平衡的行为。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坚持在构建人类命运同共体理念的指导下,反对垄断资源与环境的霸权主义行为,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生态正义,促进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资金投入、监管职责与技术创新

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与科学技术的支撑。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政府资金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增大对基础生态建设资金的投入。如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政府既要增加资金投入也要加强监督职责,重视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6]。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多渠道的筹资活动,将社会资本引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按期评估企业的生态指标,强化社会舆论对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监督,尽快淘汰高能耗的企业,同时要利用税收和政策手段调控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节能减排落到实处;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创新农业技术,协调好自然环境与农业效益的关系,在防范污染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科学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和生态化发展。在创新服务技术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工业新型能源技术的开发,尤其是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结合实际科学开发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处理好旅游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确保我国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向集约型、协调性、可持续方向发展[7]。

(三)加强生态文明发展的软实力建设

1.完善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体系不仅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而且能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性与规范性。为了高效应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国必须完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其一,要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制度中,并依托先进技术与制度规范构建可靠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二,要构建科学的资源监管制度,避免各地对矿产、土地、水文等资源的过分开采,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保障资源的高效有序利用。其三,要优化生态补偿的制度,从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层面出发,建立企业生态指标的准入制度,净化生态环境。其四,要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打造高效公众参与平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信息的公开透明,构建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并利用教育和媒体的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强依法治理。法治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力量,也是国家文明的集中体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立法工作,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在立法中要体现出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与要点,强化立法的全面性,构建可靠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二是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对于任何破坏或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同时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三是强化司法公正性,维护生态安全。四是重视生态法治氛围的培育:要优化法治教育与宣传,扩展民众的法治知识与能力:要强化相关人员的表率作用,尤其是要树立环保执法、监督相关公职人员的生态文明法治形象,为公众参与生态法治做好表率。

3.弘扬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化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几条。第一,在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创建生态文化平台,丰富生态文化的传承物质载体。例如,在森林公园、纪念馆、美术馆等地因地制宜融入生态文化元素[8]。第二,积极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从政府层面将低碳、绿色、可循环使用作为评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准。第三,建设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把生态文化的内容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之中。第四,大力倡导绿色生活,从饮食文化、交通出行、消费习惯等方面积极提倡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超前消费等行为。

4.强化生态审美与生态道德塑造。生态审美与生态道德的培养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基本前提,必须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审美与生态道德。一方面,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培养民众的生态审美观念,以自然美为依托,激发人民群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以此提升人民的生态审美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升民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在校园内进行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态美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生态责任感。同时,将生态道德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之中,使之内化为社会公德、个人美德与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文明理念资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