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自我概念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0-03-17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视图发文聚类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自从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自我概念理论以来,自我概念就迅速成为西方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1]。我国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尽管自我概念的研究视角不断改变,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但尚未有学者从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的角度探究自我概念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热点主题。本文采用科学计量法对自我概念主题进行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识别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热点及前沿主题,梳理自我概念领域34年来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其发展轨迹,以期为广大学者进一步探究自我概念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为平台进行数据获取,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检索期刊来源为全部期刊,以“自我概念”为篇名进行搜索,检索时间范围为1986—2019年,检索时间为2020年2月20日,共获得中文文献1 030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美国教授陈超美2004年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能够展现某个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和趋势[2]。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和Excel软件对自我概念主题进行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基本研究思路可以概括如下:首先,分年度手工收集中国知网中“自我概念”主题的文本数据,将数据来源类别设定为全部期刊里面的中文文献;其次,利用Excel软件分析自我概念主题年度发文量,再次,结合CiteSpace软件识别出的自我概念研究的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及突变词;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论述。

二、自我概念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发文量及变化分布

对年度发表论文数量进行分析,能直观地看到自我概念的发展历程。图1呈现了1986年至2019年自我概念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及发文的总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34年来我国自我概念研究经历了明显的振荡起伏,从1986—2003年,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处于一个缓慢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自我概念刚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涉及较少。从2004年开始,国内逐渐涌现出自我概念的研究热潮,研究文献量快速增长,到2009年达到最大发文量78篇,2010年以后自我概念研究出现了缓慢持续下降的过程。

图1 1986—2019年国内自我概念研究趋势图

(二)主要作者分析

以“作者(Author)”为节点类型,利用CiteSpace软件识别1986—2019年间“自我概念”研究主题的核心作者,绘制“自我概念”研究核心作者合作网络(见下页图2)。如图2所示,涵盖节点111个,关键路径62条,网络密度0.010 2,模块值为0.885 8,平均轮廓值为0.32。模块值大于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大于0.5,说明聚类是合理的,图2中的平均轮廓值0.32小于0.5,说明作者之间的合作很少。自1986年以来,总共有111位作者发表关于自我概念的文章,通过软件Export输出Network Summary Table,从作者一览表中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杨宏飞,发文5篇,其次是姜峰和刘志军,分别发文4篇,有9位作者都是发文3篇,剩下99名作者均发文2篇。作者之间的发文数量差距不是很大,研究力量比较均衡。连线表示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最为紧密的作者是董雪和朱蓝玉以及姜峰和郝学敏,杨红红和胡雁,李建年和胡韬也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大部分作者在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中较为独立,彼此间还需加强紧密的合作与联系。

图2 核心作者合作共现网络

(三)主要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以“机构(Institution)”为节点类型,利用CiteSpace软件识别1986—2019年间“自我概念”主题的主要研究机构,绘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图3)。如图3所示,涵盖节点62个,关键路径9条,网络密度0.004 8,模块值为0.833 3,平均轮廓值为0.1064。模块值大于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大于0.5,说明聚类是合理的,图3中的平均轮廓值0.1064小于0.5,说明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多。从1986—2019年,总共有62家研究机构进行了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通过软件Export输出Network Summary Table,从研究机构一览表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研究机构是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发文10篇,其次是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发文5篇,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文4篇,有3家研究机构均发文3篇,剩下56家研究机构均发文2篇。如图3所示,我国在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很少,只有三个合作研究群体,即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及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河西学院医学院护理系。大部分机构是独立研究,因此,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图3 自我概念研究机构合作共现网络

(四)研究主题分析

1.起步发展阶段(1986—2003年)

以“关键词(Keyword)”为节点类型,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1986—2003年间“自我概念”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图4),并输出关键词列表,由图4可知,1986—2003年间关键词总计22个,共得到大学生、客我和中学生三个聚类。大学生这个聚类研究的时间最长,贯穿整个时间线,而客我这个聚类时间最短。根据关键词列表,按照频次大小排名,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大学生、中学生和儿童位于前5名,说明在1986—2003年间,针对儿童,中学生及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比较广泛。中介中心性体现了关键词的重要性,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只有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和中学生。

图4 1986—2003年自我概念主题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2.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9年)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4—2009年间自我概念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图5)和输出2004—2009年自我概念关键词列表。通过时间线视图可知,在2004—2009年间,自我概念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共有53个,共得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学生、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和干预7个主要的聚类。其中,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和大学生这4个聚类贯穿整个时间线视图,而干预这个聚类研究的时间最短。根据关键词列表,按照频次大小排名,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是自我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和主观幸福感,说明在2004—2009年间,关于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依然热度不减,而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领域。中介中心性体现了关键词的重要性,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只有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大学生、中学生和英语学习,说明在2004—2009年间,这几个关键词对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具有比较强的影响力。同时,学术界还关注了消费行为、自尊、体育锻炼、应对方式、品牌个性、同伴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干预、人际关系、生活满意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社会支持和护理等主题。这说明2004—2009年间,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阔。

图5 2004—2009年自我概念主题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3.缓慢下降阶段(2010—2019年)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10—2019年间自我概念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图6)和2010—2019年自我概念主题关键词列表,通过时间线视图可知,在2010—2019年间,自我概念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共计82个,共得到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应对方式和贫困大学生6个主要的聚类。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大学生这3个聚类研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贫困大学生这个聚类研究的时间最短。根据关键词列表,按照频次大小排名,位于前5的关键词是自我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有自我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初中生、抑郁。在2010—2019年间,其他主要研究领域还包括成就动机、人格自我论和焦虑。

图6 2010—2019年自我概念主题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五)研究前沿分析

利用CiteSpace中的突变检测算法,运行得到突现强度前8的关键词,突现网络图谱(图7),图谱展示自我概念领域研究前沿的演化过程。

在第一阶段(1986—2003年),只出现儿童一个突变词,可以看出对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

在第二阶段(2004—2009年),出现消费行为、自尊、体育锻炼和应对方式四个突发性较强的关键词,成为本阶段的研究热点主题。其中消费行为这一关键词的突现强度最高,成为学界关注度最高的前沿主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消费者研究领域的学者开始研究自我概念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国内学者从2006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3],持续时间长达三年,同时,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关系研究也在2006年开始[4],时间持续四年。从2008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5],持续时间为两年。2009年,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6],研究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

在第三阶段(2010—2019年),产生抑郁、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个突现词,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前沿主题,其中,抑郁主题持续的研究时间为三年[7],而社会支持[8]和主观幸福感[9]则高达四年之久。

图7 突现词图谱

三、结论

本文以自我概念文献为样本数据,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时间线视图等网络知识图谱,对自我概念研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近34年来,我国自我概念研究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及缓慢下降阶段。

第二,自我概念主题研究的核心作者为杨宏飞、姜峰、刘志军等;自我概念主题研究的核心的研究机构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

第三,在1986—2019年间,根据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标准,识别出的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大学生、中学生、初中生、应对方式、抑郁和英语学习等重要研究主题,以上主题已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第四,在1986—2019年间,出现了儿童、消费行为、自尊、体育锻炼、应对方式、抑郁、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这些研究前沿主题,但新兴研究领域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这些前沿主题应该继续获得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视图发文聚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视图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Django 框架中通用类视图的用法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