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法改革与应用
——以《宠物疾病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2020-03-17王丽丽任俊玲李和平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宠物病例检验

王丽丽,任俊玲,冯 涛,黄 雷,李和平,闫 港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搭上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车,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评价,必然促使教学模式持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实施,更应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方法,促发学生主动、独立思考,以使其具备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面以《宠物疾病检验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互联网+”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法改革具体措施及应用情况。

1. 整体教学设计

1.1 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内容

《宠物疾病检验技术》是动物医学专业(宠物疾病防治方向)对照宠物医师职业标准,重组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依据新时期宠物医师岗位真实工作任务构建课程内容,包括检验室的设置与管理、血液常规检验、血细胞形态观察、血液生化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寄生虫检验、常见毒物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十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按照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

1.2 以立体化学情分析为起点,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首次课全班学情问卷调查分析、拼图分组起名介绍,及课后制作个人简介思维导图活动的开展,从全班、小组、个人三个不同层面,全方位立体化了解学生的期望与诉求、专业基础、信息化素养、喜好需求,分析找准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将“应用检验室仪器设备对样本进行检验”确定为重点,“对检验结果的正确判读”确定为难点。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实践为导向的知识学习、角色扮演摸拟工作情境等方法与手段,精准教学设计解决问题。

1.3 构建“任务驱动,三合五步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完成宠物医师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导任务、引流程、练技能、析项目、论结果五个步骤设置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自主互助合作式学习、课内课外结合式学习的“三合”探究式学习,实现由课前自学的自主探究,到课中小组讨论的合作探究,临床病例判断解析的应用探究逐级递进。

2 .教学策略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以完成宠物医师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国际兽医誓言为引领,以立体化学情分析为起点,以学习通APP 网络教学空间为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构建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氛围,结构化合作式学习顺序,精准实践环节设计,通过以练为主多轮强化操作技能、临床应用分析病例内化知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通过课前、课后测试比,实操成果比,讨论结果PK 比、举牌选择答案比,进行个人目标达成纵向比、全班目标达成横向比。实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保护动物健康的职业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

3 .课堂教学实施及成效

3.1 以精准实践环节设计为特色,多轮强化操作技能,突破重点

因检验项目不同,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和检验方法也不同。为了达到熟练检验样本的目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不同仪器设备、检验方法的技能操作特点,精准设计每个任务的实践教学环节。

以血细胞形态观察工作任务为例,为实现熟练制备血涂片的能力目标,以练为主,通过自我探究、合作探究、应用探究,分层次多轮强化技能训练。以反向演示强重点、动画配音互PK、独立规范练技能、小组检查互评价、技巧口诀速记忆、选人操作检效果进行六轮次强化训练。即第一步由教师播放带有错误的操作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找出错误。第二步教师点评和总结学生课前上传至学习平台中的“血涂片制备与染色”动画配音作品互评情况,展示最优作品。第三步由每个学生独立操作完成血液标本片的制备,并将制备好的血液标本片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中。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价相邻下一小组的上传作品。第五步教师总结强调重点,并总结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口诀。第六步选择小组间评分较低组中,做的相对较差同学,进行操作考核,学生一边操作,教师一边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六步反复练习过程中,渗透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湛兽医技术,突破重点。老毕业生陆续创业的实例,验证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为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用人单位普遍反馈,我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友善、敬业。

3.2 创新合作式学习顺序,构建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化解难点

以“调色板法”“形态学矩阵”“思维导图”为载体,基于工作单开展讨论活动,结构化合作式学习顺序,按照独立思考、组内合作、组际交流、集体认同等递进式认知阶段,使讨论活动行之有效,实现学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血液常规检验工作任务为例,通过课前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正确判读及沟通检验结果。课堂上以诊断宠物临床病例为载体,利用“调色板法”开展讨论活动,在练习判读和沟通检验结果的过程中,内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的知识目标。具体实施过程按照独立判结果、小组论结果、PK 辨结果、角色演结果、表格理结果五个教学环节顺序进行。即第一步教师课前准备好临床病例、血液常规检验化验单及讨论工作单,每两个小组分发同一个病例,按照讨论工作单,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对给出的病例及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将个人判读结果写在便签上贴于个人工作区中。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对比和讨论各自判读结果,最终达成一致,将共同的结果粘贴于小组工作区中。第三步,小组代表展示讨论工作单中所确定讨论结果,两两小组进行PK,说明判读依据。第四步,由教师扮演宠物主人,学生扮演宠物医生,完成宠物主人(教师)与宠物医生(学生)之间检验结果的交流。第五步,教师利用表格将血液常规检验临床意义进行总结归纳,并在学习平台中发放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以上教学设计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朋辈之间互助学习、PK 竞赛互动学习、角色扮演沟通学习,将难点化解。

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氛围。小组PK 辨结果营造了竞赛氛围;角色演结果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使学习者感受到信任、支持,坚定了实现职业目标的信心。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下,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明显升高,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的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课后测试成绩较课前显著升高。

3.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与学全过程信息采集

在泛雅平台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在平台中发放选人、抢答、评分、投票、直播、主题讨论等活动,符合学生智能特点,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反映了教学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利用超星智慧课堂进行分组任务展示、直播等,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活动质量,解决了班级人数多、设备少的难题。依据平台中评分、测试、作业等活动,建立多元化评价,记录全过程。

3.4 培育兽医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素质目标

结合创办宠物医院工作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渗透创新创业意识。模拟岗位工作情境,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在导任务、引流程环节,树立尊重动物生命、减少动物损伤的意识;在练技能、析项目环节,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日益精进医疗知识、精湛兽医技术、良心执业、关注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公共健康;在论结果练应用环节,提升兽医职业沟通能力,实现与宠物及宠物主人友善相处;通过课前自学、课后拓展,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社会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律性、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在提升兽医技能的同时,培育兽医职业精神,践行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素质目标。

4.反思与改进

4.1 丰富病例库,制作闯关小游戏

血液检验的难点在于结合病情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判读,因此需要结合大量病例反复进行判读练习,目前已在教材、学习通资源中为学生提供了可练习的病例模型,但由于病例的判读较为枯燥,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下一步计划在课程建设中,进一步丰富病例库,将病例判读的练习制作成可互动PK 的闯关小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在竞赛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 关注学习行为记录,做好自我学习管理

目前利用泛雅平台记录了教与学全过程,对平台数据的应用更多地是从教师角度观察学生行为记录,分析学情、优化资源、调整策略,下一步在学生方面,除了要教会其查看资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之外,还计划引导其利用平台数据去观察个人的学习行为记录,自我分析与评价学习中的优缺点,更好的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自我成长。

4.3 完善校外实习模式,提供技能训练保障

宠物医师的职业特点,是要不断地在临床中实践,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日益精湛兽医技术、精进医疗知识。目前已与市内多家宠物医院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及毕业顶岗实习环节提供实习岗位,但由于多数合作关系仍局限在某一阶段的单纯实习合作,未形成校外实习管理上的体系化。下一步计划与合作企业探索更深入地合作关系,实施三层次递进式校外实习模式,即在同一家宠物医院,同时安排大一学生轮流进行认识实习(一周)、大二成绩优异学生分层次跟岗实习(四个月)、大三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半年),为学生强化、巩固、应用、提升专业核心技能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宠物病例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病例”和“病历”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宠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抬起脚来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养宠物
你适合养什么宠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