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护室护理人员对臭氧床单位消毒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20-03-17魏际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监护室臭氧问卷

魏际穷

作者单位:330006 南昌市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魏际穷: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91065)

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期间侵袭性操作较多,床单位污染率更高,若在患者出院或转科后消毒不到位,将直接威胁到下一位治疗患者的健康[4]。臭氧为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安全、便捷、廉价等优点,在床单位消毒工作中的效果深受肯定[5-6]。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监护室护理人员对臭氧床单位消毒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监护室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对臭氧床单位消毒的认知现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医疗机构床单位消毒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1—5月我院监护室的20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注册护士;从事监护室护理工作1年以上;距离本次调查3个月内无调职或休假;对本研究清楚知晓,自愿配合相关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监护室护理人员;不愿参加本研究者;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剔除标准:问卷回答呈波浪性或同一性;漏项或填写不完整的问卷。

1.2 方法 在本医疗机构先进行小样本预调查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修订后,形成初步的“监护室护理人员对臭氧床单位消毒认知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组成:(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咨询20名具有10年以上本专业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后共同探讨设计而成。问卷内容包括性别、职称、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本专业工作年限组成。(2)臭氧消毒机使用及相关知识。包括相关知识认知(14个条目)、实施步骤认知(12个条目)、监测效果认知(10个条目)3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5分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各项目对应的评分范围分别为14~70分、12~60分、10~5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臭氧消毒机认知情况越好。问卷克朗巴赫系数0.85,重测信度0.81,信效度良好。

1.3 资料搜集及质量控制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者经统一培训后,应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护理人员填写。填写前向其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护理人员同意后,解释说明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发放问卷,由其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及时核查,最后由研究者对问卷进行编号。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总体认知情况 200名护理人员臭氧消毒机使用及相关知识认知得分,见表2。

表1 200名护理人员整体认知情况(分,

2.2 认知情况具体分析 对200名护理人员性别、工作时间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工作时间20年及以上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明显高于1~9年、10~19年者(P<0.05),专科工作时间10年及以上护理人员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明显高于1~9年者(P<0.05),护士相关知识认知、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均明显低于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P<0.05),见表2。

表2 200名护理人员认知情况具体分析(分,

注:1)为t值,2)为F值。

3 讨 论

医疗机构内的绝大多数床单位都会因临床治疗而被患者的体液、血液污染,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媒介[7-8]。美国CDC指出,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直接与床单位卧具接触,当被其他患者的感染性物质所污染时,细菌量可达106~108CFU/100 m2,若消毒不彻底,感染风险明显增高。近年来,关于床单位消毒不彻底而爆发的医院感染的报道并不罕见[9]。

目前,临床针对床单位消毒的常见方式包括日光暴晒法、紫外线照射消毒、高压蒸汽消毒、臭氧消毒4种。暴晒法受天气情况影响且操作频繁,需要的场地较大;紫外线消毒穿透力度不够,效果差强人意;高压蒸汽灭菌操作频繁,且耗费成本较高[10-11]。臭氧消毒采用陶瓷沿面放电及气泵增压技术,将高浓度的臭氧以半封闭加压渗透的方式送至消毒单位的表面和深部,可杀灭细菌、病毒、芽孢、真菌,从而预防院内感染,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床单位消毒方式,杀菌率高达95%以上[12-14]。但臭氧床单位消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消毒效果,如在密闭的消毒袋中,床垫、被褥和枕头通常会被重叠放置在一起,而臭氧消毒机的进气口通常位于消毒袋上方,在臭氧进入消毒袋后,上、中、下层浓度不同,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的现象,以及臭氧排放浓度过高,造成床单位严重腐蚀等。另外,床单位臭氧消毒机通常无浓度监测功能,医护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出床单位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因此,了解护理人员对床单位消毒的认知现状,探讨影响因素,然后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规范臭氧床单位消毒流程,对降低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自行设计“监护室护理人员对臭氧床单位消毒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200名在监护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相关知识认知、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总得分分别为(63.37±3.79)分、(54.32±3.68)分、(41.72±3.94)分,总体认知情况并不理想。工作时间20年及以上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均明显高于工作1~9年、10~19年的护理人员(P<0.05),工作时间越长,无菌意识和预防感染意识越强,责任心及业务经验也更强,对臭氧床单位消毒的优势、注意事项等掌握更充分,故认知情况越好。专科工作10年及以上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得分与工作时间1~9年的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更高(P<0.05),监护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无论工作时间长短均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臭氧床单位消毒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随着专科工作时间的延长,护理人员对各操作流程更加熟练,故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情况更好。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明显低于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P<0.05),其原因可能与工作时间短及业务不熟练有关。不同性别及学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实施步骤认知、监测效果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监护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性别及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均可通过岗前学习及日常培训等方式获得相同的风险防范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监护室护理人员对臭氧床单位消毒认知状况并不理想,工作时间及专科工作时间越短,职称越低,认知情况越不理想,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床单位臭氧消毒知识的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消毒工作及效果的重视,杜绝因床单位消毒不达标引起医院感染的隐患。

猜你喜欢

监护室臭氧问卷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双面臭氧
臭氧分子如是说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