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病友互助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在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17邱宜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友入院依从性

邱宜梅

其是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咳嗽无力、胸痛,影响其恢复,应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李露等[3]指出,呼吸锻炼形式较为单一,且多因疾病或治疗等原因,患者的呼吸功能训练依从性较差。病友互助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型干预模式,通过提高病友之间的交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提高患者对治疗训练的依从性,达到提高其术后恢复水平的目的[4]。本研究探讨基于病友互助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在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7月在我院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符合《2007中国肺癌临床指南》中关于肺癌的诊断标准;符合根治术相关指征,且进行手术治疗;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上;意识及沟通能力均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伴有心、肝、肾等其他脏器功能严重异常;伴有其他影响其呼吸功能的疾病;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在接受本次治疗期间,出现对其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2~58岁,平均(50.13±5.14)岁;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18例,Ⅲ期3例;吸烟史:吸烟26例,不吸烟1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6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学及以上1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3~59岁,平均(50.81±4.89)岁;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17例,Ⅲ期13例;吸烟史:吸烟27例,不吸烟1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7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学及以上8例。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吸烟史、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并要求患者戒烟;共同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术前1 d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术后翻身拍背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并对其饮食及运动干预,以促进其恢复;遵医嘱给予抗炎、化痰、解痉及平喘等药物治疗;告知呼吸训练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复查时间;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病友互助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具体如下:

1.2.1 组建干预小组 由1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及2名护师组成干预小组,共同制定训练内容,主管护师负责专业评估,护师监督患者训练的宣传实施和指导。

1.2.2 实施 由入院及手术时间相近的3~5例患者组成一组,首先由干预小组成员进行肺癌相关知识的宣教,并通过现场呼吸功能演示及情景模拟等形式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指导;锻炼时间为每次60 min,每天1次,术前训练5 d,术后继续开展。

1.2.3 病友互助锻炼阶段 (1)入院当天。将入院时间相近患者的安排在同一病房内,加强沟通,由护理人员引导,逐一自我介绍,同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培养团队意识。(2)入院2~4 d(小组锻炼)。由护理人员讲解呼吸功能训练方法,督促患者间沟通,增进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并选取1名责任心重,与其他及护理人员关系密切者作为小组组长,负责在呼吸功能训练时,对病友进行监督。(3)入院5~6 d。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和疑虑,通过小组内讨论及医护人员指导等方式消除其疑虑并激励互相鼓励,分享成功案例,总结自我收获。(4)手术当天。对小组成员进行术前教育,进一步提高病友之间的沟通频率和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强手术信心。(5)术后。待意识恢复后,鼓励病友再相互沟通,分享自身感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其进行适当程度的呼吸功能训练,病友间相互监督交流经验。(6)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指导其缓慢呼吸,并在呼气时将嘴收拢,至吹口哨样,使气体缓慢呼出,保证吸气与呼气比值为1∶2或1∶3,并要求尽可能将呼出气体到达更远处,使呼吸频率保持每分钟7~8次,训练频率为每次10~20 min,每天4次。腹式呼吸:患者保持坐位或站位,并将双手分别置于胸部及腹部,在吸气时,保持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不动,呼气时,使腹肌收缩,腹部手下降,胸部手仍不动,训练频率为每次10~15 min,训练初期为每天2次,随后增加至每天4次。有效咳嗽:患者保持坐位,放松双肩,头部前倾,进行腹式深呼吸,之后关闭喉头,维持胸腔负压2 s,之后收缩腹肌进行咳嗽,并在咳嗽时,双打手按压腹部,以便痰液咳出,训练频率为每天10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于术后1 d,检测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和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该量表由20个条目构成,划界分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评分越高,不良情绪程度越严重。(2)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及SAS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术后肺功能指标和SAS评分比较

注:1 mmHg=0.133 kPa。*与干预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2015年,我国癌症生存分析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分别达733 300人和610 200人,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接近,其主要原因是晚期病例占比较大,无法手术治疗,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16.1%[6]。呼吸功能训练通过增加呼吸机群的舒张及收缩能力,促进肺功能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对呼吸功能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导致肺功能指标难以达到预计效果。

病友互助模式是以互助理论为基础[7],通过加强病友之间、病友与环境之间、病友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互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其对治疗及术后生活的信心,并通过相互树立榜样,加强经验交流等方式,改善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通过实施病友互助模式,提高了患者对呼吸功能训练的接受程度,因此能够更为有效的进行锻炼,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改善[9];通过加强沟通,有助于其加强经验的沟通,提高对围术期注意事项的重视,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有助于其术后恢复;因病友小组中均为肺癌,相互理解程度及关心程度较高[10-12],有助于改善其因疾病及治疗而出现的不良情绪,也利于术后的康复。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后心理状态的改善主要原因为:干预前患者心理状态较差的原因主要因疾病及治疗导致,而在治疗后,因症状已发生改善,心理状态均有所好转;互助组通过间及护患间的相互帮助,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因病友之间病情相似,其认同感较强,进而干预效果较好,并通过相互形成模范作用,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促进症状的改善,缓解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对肺癌围术期患者开展基于病友互助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焦虑情绪,促进其恢复,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友入院依从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洗澡
“神经”病友
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