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治疗全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3-17孟瑞
孟 瑞
全泪道阻塞为眼科常见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理想的治疗方式。对患者泪小管及鼻泪管堵塞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单纯施以激光治疗的有效率只有70%左右。鼻泪管阻塞患者施以泪道逆行置管方式治疗的有效率为98%,为使疾病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通过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的方法为患者开展治疗,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使其能够有效进入患者病灶,清理分泌物及炎症,通过简易的操作,使患者疾病得以有效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7 月-2018 年4 月于本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6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3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38±6.54)岁,病程为6个月~40 年。
1.2 方法 ①在泪道管选择方面,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医用硅胶引流管,型号为NO-09B。该类导管弹性良好,韧性良好,管壁中存有微孔,能够将泪囊分泌物等导出[1]。该管上部存在三角形结构,能够降低固定在泪囊中,三角形一侧联合长为1.5 cm、外径为1.1 mm、内直径为0.9 mm的小管,从而使其置入泪小管中。在配套设备中,具有泪道导丝及探针,探针下方存有侧孔。在平面上部呈现“g”形标志。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观察导丝出鼻方向,引导丝利用记忆功能良好的合金针芯,从而自患者侧孔穿入,使硅胶管完全置入泪小管中[2]。②激光设备在选择过程中,利用BDK-BS脉冲Nd:YAG泪道激光治疗仪器。在50 岁以上患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检测心电及血压,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手术耐受性不足患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患者呈仰卧位,利用1%呋麻滴鼻液导入患者鼻腔,从而将局部组织麻醉。手术皮肤利用常规铺巾消毒,利用倍诺喜将眼球表面麻醉,并为患者注入利多卡因溶液,在眼眶内外边缘处注射,使局部呈现深度麻醉,注射结束后,利用泪点扩张器使泪点扩张,并利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确定全泪道阻塞的位置。激光治疗作为本次治疗的第一步,应当将全泪道阻塞疏通[3]。利用抗生素对泪道进行冲洗,将左氧氟沙星注入管道,利用引导丝进针泪点,经过鼻腔后,使针柄的“g”面向上,从而下送引导丝,等到弯曲后头部在鼻孔前引出。导丝在涂有抗生素眼膏的硅胶引流管中穿插,拉动导丝体挪动针体,在拉动针体及导丝的同时,将泪管体一段全部拉出,使引线留在泪小点位置,将多余部位剪除[4],并在另一泪点进针,利用抗生素冲洗,将液体在管中排除,经硅胶管露出位置剪除,利用纱布包裹患者眼部,本次实践流程结束。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眼部恢复情况,并与2015 年7 月-2016 年4 月 纳 入 的60 例 全 泪 道 阻塞常规激光治疗患者对比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激光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眼部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 论
眼部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一旦眼部出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方式,以免留下安全隐患。全泪道阻塞在眼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对此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将改善患者治疗质量。
全泪道逆行置管方式联合激光治疗,将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使患者疾病能够在短时间恢复,且患者疾病复发率较低。但在设备材料选择方面较为严谨,需要作出慎重选择,才能满足临床疾病治疗需求,并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及鼻泪管置管只能将泪管堵塞问题处理,单纯利用激光治疗复发率较高,因此联合治疗成为疾病的必然治疗趋势[5]。新型材料制定的泪道置管引导系统与激光设备联合,使疾病治疗认识改变,手术过程较为简单,操作性低,对患者影响较小,且成功率较高,患者痊愈率较高,此治疗方式患者承担的费用低,对患者生活与工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是全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泪道为上下开口,管径差异较大,个体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管径等差异,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明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剖析泪道结构,选择个性治疗方式,保障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也是临床治疗的目标。
综上所述,全泪道阻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施以激光与泪道逆行管联合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对患者创伤小,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