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线剂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2020-03-17刘永刚李惠霞李焕宇陈秀菊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衣剂颗粒剂线虫病

罗 宁,刘永刚,李惠霞,李焕宇,陈秀菊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

大豆孢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危害大豆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世界各地大豆主产区均有发生,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50亿美元[2]。美国28个大豆生产州发现大豆孢囊线虫,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至少15亿美元[3]。巴西大豆种植区域广,其受害面积约 170 万hm2[4]。在我国,该病害已遍及所有大豆生产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发生最严重,仅黑龙江省受害面积就达66.67万hm2,每年大面积绝产田块较多,造成大豆产量损失超过4亿kg[5]。山西省各地区均有大豆孢囊线虫分布,受害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3.58%[5]。叶文兴等报道甘肃省发现大豆孢囊线虫[6~8],本课题组调查甘肃大豆孢囊线虫结果显示,庆阳、平凉和陇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普遍发生,庆阳、平凉地区土壤中孢囊基数较高,庆阳、陇南地区孢囊检出率分别为87.2%和63.7%,已严重威胁甘肃省大豆安全生产[9]。

大豆孢囊线虫病具有寄主广、传播途径多、孢囊存活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制约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无合适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孢囊内的卵可存活10 a以上,将成为下一轮生活史的初侵染源[10~11]。因此,该病已成为大豆生产中极难防治的病害,筛选高效低毒的化学和生物药剂迫在眉睫。

由于大豆孢囊线虫种群多样性丰富、缺乏抗性资源和品种抗性单一,导致大豆孢囊线虫病容易大面积爆发。当前,轮作、种植抗性品种和化学药剂防治存在局限性[12],而生物防治高效持久、无污染且对人畜安全。因此,生物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备受关注。笔者试验拟在田间开展植物源药剂、生物种衣剂及化学杀线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试验,以期为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大豆品种 中黄30号(市售)。

1.1.2 供试药剂 茶皂素颗粒剂(Teasaponin,华南农业大学提供),5%阿维菌素颗粒剂(Abamectin,市售),10%噻唑膦颗粒剂(Fosthiazate,市售),70%吡虫啉颗粒剂(Imidacloprid,市售),生物种衣剂菌线克SN100、SN101、SN102(沈阳农业大学提供)。

1.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镇丰乐村,属于典型的黄土塬雨养农业,年降雨量为566 mm,蒸发量为1 442 mm。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肥力较好,连续多年种植大豆,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大豆于2018年5月2日播种,种植密度约为1.8万株·667 m-2,9月21日收获。大豆生长季无人工灌溉,田间进行正常锄草和喷药管理。

1.2 试验方法

1.2.1 药剂处理与施药 试验共7种药剂,每个药剂设3组不同剂量,共21个处理,分别为茶皂素颗粒剂:50 kg·hm-2、75 kg·hm-2、100 kg·hm-2,0.5%阿维菌素颗粒剂:15 kg·hm-2、30 kg·hm-2、60 kg·hm-2,10%噻唑膦颗粒剂:17 kg·hm-2、25 kg·hm-2、33 kg·hm-2,70%吡虫啉颗粒剂:13 kg·hm-2、20 kg·hm-2、27 kg·hm-2,生物种衣剂菌线克SN100、SN101、SN102分别按药种比1∶100、1∶80、1∶60拌种,另设不施任何药剂的对照处理。每个小区面积为2 m×3 m=6 m2,设3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采用沟施法将颗粒剂与适量细土混合均匀,撒播于小区播种沟,播种后用耙具覆土压实。生物种衣剂菌线克SN100、SN101、SN102按药种比拌种后阴干,直接播种后覆土压实。

1.2.2 种植前和收获后大豆孢囊线虫调查和统计 施药前,在各小区五点采样,采集小区内0~20 cm土壤,带回实验室风干混匀后,参照李惠霞等[13]的方法,随机称取100 g土样,倒入塑料盆内,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使其混匀,静置2~3 min将悬浮液倒入26目和60目套筛中过滤,重复3~4次。清水冲洗26目筛上的残余物,用小水流缓慢冲洗60目筛。冲洗干净后,将剩余物用洗瓶冲到尼龙纱上,记录编号,重复3次,在解剖镜下统计孢囊数量。大豆收获后,各小区孢囊基数统计方法同上。计算孢囊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公式为:

1.2.3 大豆生长量和产量调查统计 在大豆收获期,各小区五点采样,用小铲子挖取大豆植株,使根系保持完整,随机选取20株,清水冲洗根系干净后,分别测量大豆单株株高、单株根长和单株鲜重。大豆收割时,自制面积为1 m2的方框,在各小区内随机框取3个点,收取全部植株并测量单位面积(1 m2)产量,折算成每667 m2产量,统计每点豆荚数与豆粒数。豆荚脱粒后测量各小区大豆千粒重,重复3次,计算大豆667 m2产量和增产率。公式为: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Duncan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 ≤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见,所有药剂处理的孢囊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而未施任何药剂的对照处理土壤中平均孢囊数量增加32.39%,说明所用7种药剂均抑制大豆孢囊线虫繁殖。其中生物种衣剂1∶60的SN102拌种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达到57.77%,与对照差异显著。生物药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60 kg·hm-2处理防治效果为54.01%。70%吡虫啉颗粒剂13 kg·hm-2处理后孢囊减退率仅为5.98%,防治效果为28.98%,效果最差。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在大豆收获期,与对照相比,不同药剂处理在根长、株高、鲜重等生长参数上均有差异性(表1)。其中生物种衣剂1∶60的SN102处理后,大豆根长、株高都最大,分别达到19.32 cm和54.34 cm,明显高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70%吡虫啉颗粒剂13 kg·hm-2处理后大豆平均根长最小,仅为15.22 cm,略低于对照组的平均根长16.25 cm,10%噻唑膦颗粒剂17 kg·hm-2处理的平均株高最低,为44.92 cm,低于对照0.62 cm。在单株鲜重上,仍然是生物种衣剂1∶60的SN102处理平均值最大,达到30.64 g,与对照差异显著(df=22,F=6.78,p﹤0.05),植株鲜重增加率为46.32%,10%噻唑膦颗粒剂17 kg·hm-2的平均植株鲜重最小,为19.56 g,与对照相比,其植株鲜重减少了6.59%。

2.3 不同药剂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后的产量在117.6~155.9 kg·667m-2之间,其中生物种衣剂SN102处理后增产效果明显,1∶60拌种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55.9 kg·667m-2,增产率为29.8%,而茶皂素颗粒剂50 kg·hm-2、10%噻唑膦颗粒剂17 kg·hm-2和70%吡虫啉颗粒剂13 kg·hm-2处理的产量均低于对照。比较大豆收获后测产指标,各药剂处理间的每荚粒数无显著差异,而各处理间的每豆荚数、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物种衣剂1∶60的SN102处理的每1 m2豆荚数平均值和千粒重平均值最大,分别为565.5 个、203.4 g,而10%噻唑膦颗粒剂17 kg·hm-2处理平均每1 m2豆荚数量最少,为456.0 个,比对照低15.3 个。对照处理平均千粒重最小,仅为182.1 g(表2)。

表1 不同杀线剂的防治效果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注:数据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同列数据后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杀线剂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注:数据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同列数据后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目前防治措施主要有轮作、化学药剂、抗病品种及种衣剂包衣等,其中种衣剂包衣技术持效期长、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对生态环境安全,适宜在农业生产中推广[14~15]。笔者研究在西北黄土塬雨养农业区,测定7种不同药剂处理对孢囊数量、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7种试验药剂均抑制大豆孢囊线虫繁殖。

笔者试验中,生物种衣剂 SN102的3种药种比(1∶100、1∶80、1∶60)拌种处理都能抑制线虫繁殖,对大豆植株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各处理的大豆生长量和产量随拌种比例增大而增加,药种比为1∶60时,大豆根长、株高、鲜重和产量的测算指标(每1 m2豆荚数、豆粒数、千粒重)数值均达最大,显著优于其它处理,667 m2产量可达155.9 kg,增产率为29.8%。张维耀[16]对生物种衣剂菌线克 SN100防病增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有效防治根腐病且增产作用明显。周圆圆等[17]在黑龙江大豆田进行试验,研究表明生物种衣剂菌线克SN101对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效达到46.51%,有明显的促进大豆生长和增产作用。连续两年测定生物种衣剂菌线克SN102的防效表明,两年平均孢囊减退率分别为 37.80%和28.95%,增产率分别为21.10%和12.36%,能够促进大豆幼苗生长[18]。王玲等[19]研究表明,禾力素能够抑制孢囊线虫孵化,并有促生、增产作用。

试验发现,茶皂素、5%阿维菌素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和70%吡虫啉颗粒剂的各施药量处理对线虫繁殖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0.5%阿维菌素颗粒剂60 kg·hm-2处理防治效果为54.01%,并与裴世安等[20]的研究结果相近,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 kg·hm-2处理后防效高达55.13%,小麦增产18.54%。茶皂素、10%噻唑膦颗粒剂和70%吡虫啉颗粒剂各处理的大豆根长、株高和鲜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各药剂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少数药剂处理小区的产量略低于对照,而部分小区处理产量增加不明显。笔者试验中,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防效最高为37.49%,增产6.7%,而王龙平[21]的研究表明茶皂素对小麦孢囊线虫病抑制率达到41.4%,其原因可能与线虫种类及施药量不同有关。

近年来,由于化学药剂成本和残留问题,生物药剂优势更加突出,生物防治已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研究重点[22~23]。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仍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笔者研究中生物种衣剂1∶60的SN102防效最好,其次为60 kg·hm-2的0.5%阿维菌素和1:60 的SN101,3种药剂均是生物药剂,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猜你喜欢

衣剂颗粒剂线虫病
关于颗粒剂登记
种衣剂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及病虫害防控试验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如何用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