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2020-03-16黎龙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本文从时间维度,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伟大的开创和发展,这是一个漫长、曲折而艰辛的过程。理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脉络,对于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党的队伍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进行了多方面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这为我国开始沿着新民主主义轨道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过渡时期中,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多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根本变化体现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在经济方面给予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前提AC。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国家其他方面的建设也相应发展,尤其是加强政治法律上层建筑方面的建设,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在宪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几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可以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在探索中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实践和理论成果,这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经验、理论基础和物质准备。当然,同其他事物一样,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有裨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
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第一次提出了重大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的主题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严峻且复杂,当时围绕着党的基本路线曾展开了一场十分尖锐的论争。在这个关键时刻,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不顾年迈视察南方,并发表了南方谈话。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引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严重困难和巨大曲折面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了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成功推向了21世纪。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被坚定不移推进,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得以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创新型国家,倡导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进行了续写,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也必须走好这一道路。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正确理论。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刻领会和学习全会精神,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长期坚持文化自信,因为其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参考文献:
[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黎龙,现为中共天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