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与思考
2020-03-16张志
张志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在此背景下,全国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普遍开启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原则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现实来看,仍然存在其他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意义及作用认识不深,实践探索中无法系统、有效地落实课程思政相关要求,难以达到课程育人的效果。
针对课程思政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特点,通过组建团队、建设素材库、树立样本、源头育人等做法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还将从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引入考核机制、加大师资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一、目前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政课与其他课之间存在“两层皮”现象
在高职院校现实中普遍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立德树人、“德育育人”是思政课程的功能、任务和责任,其他课程只需负责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教师仅“顺带”从教书育人、职业素养方面零星地进行教导。这种认识根深蒂固,它将其他课程隔绝于“思想育人”之外,与“教书育人”的要求背离甚远,零星的育人点亦是随意、被动的,这是思政课与其他课之间“两层皮”,各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专业课教师自身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数量、结构、层次等方面有效支撑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对于专业课教师,强调需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双师素质”、师德等方面的要求。但对于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由于较难衡量与量化,并未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保障[2]。当前,专业教师大多数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思政教育,教师们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良莠不齐,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普遍出现内容关联性不强、切入点不好、育德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
(三)传授内容牵强,授课效果差
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为完成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刻意達到课程育德的功能,没有深入研究课程特点、学生情况、成长规律等因素,未对思政元素切入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实施过程简单、校条地将思政课的相关内容生搬硬套,硬塞入课程内容中,把专业课程上成了思政课,既影响了专业课的效果,又未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还容易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反感,违背了课程思政的初衷。
二、高职院校探索课程思政案例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要求立德树人和产教融合相统一,强调“素质为先、能力为本”,既育人又成器,肩负着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全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统筹谋划,全面认识和理解思政课和通识课、专业课、第二课堂的辩证关系,统筹安排教学和实践活动,高标准组织实施课程思政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建“思政+专业”团队,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工作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对思政课程有全面、充分和正确的认识,从而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切实做好课程讲授和思想引导工作。为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结合师资队伍现状,搭建“思政+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安排思政课老师到不同的专业课程团队中,将思政知识点科学、系统地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并研讨相应的切入方式和授课手段,从而确保课程思政方向不跑偏、内容切入适当、学生易于接受。同时,通过思政课程教师参与到各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也促进了思政课程与行业、专业的融合,利于提升思政课主阵地的育人效应。
(二)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提供丰富的素材参考
为系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思政教师将当前专业课程可能涉及的思政元素、知识点与切入方式进行系统地归纳与梳理,同时其他课程教师要结合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相关行业企业实际、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掘其中的“思政”素材,选取故事、案例、研讨等授课方式,从而形成课程思政素材库,为全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素材参考。
考虑到面向全校涉及面广,素材库的内容组织框架由思政课教师集体研究精选出与学校主要专业内容相关的思政知识点,再从切入方式、隐性知识导入、授课方式等方面开发出相关素材后向全校发布。相关素材样例如表1所示。
目前,素材库的建设还处于建设初期,从素材数量和内容上还需不断充实与完善。素材库建设过程中将时时更新、与时俱进,其他课程教师开发的素材、一些热点思政元素均会及时纳入其中,随着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素材库在数量、内容上将得到动态地丰富与完善。
(三)利用竞赛及项目化课改,树立课程思政样本
课程思政还处于启动探索期,需要通过竞赛等形式重点打造一批样本及优秀案例,以优秀带动和激励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程主动地开展课程思政,积极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落实。
1.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
自2018年起,学校每学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目前已开展两届竞赛,共收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作品85个,优选出30门课程思政样本。在优秀教学设计基础上,发挥优秀带动与引领作用,每学期组织全校课程思政公开课,通过树立课程思政优秀样本,引导各系部、各专业、各课程根据课程目标等教学要素,找准切入点,开放式地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将课程思政与项目化课程改革相融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提升专业课程质量的重要抓手,我院将课程思政的要求与项目化课程改革有机融合在一起,以项目化课改为载体,用3年时间推进100門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德育育人”等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依据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将德育知识、意识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当中,充分挖掘并凸显其育德能力,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实施课程“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
(四)实施“建院学子启航计划”,开启源头育人
针对入学新生,利用思政、通识、专业等课堂的互通互动、互补互融,以及各类社团和主题活动,引导大一学生作好学业和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开启大学生活。如在大一新生的军训课程期间,将新时代强军思想、强军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军训课程内容。同时,学校通过举办“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报告会”、组织部队优秀士兵给新生作报告等方式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胸怀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
同时,发挥一年级相关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释放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思政内涵和育人力量。如体育课强调意志力、规则意识和终身体育理念培养;英语课增加宣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改革开放成就等内容,淡化西方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数学课融入建模思想,突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培养;专业课程强调职业道德、精益求精、团队精神等。
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思考
(一)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
推进课程思政初衷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则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具体举措,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及价值引领的目的。如果牵强附会地将其他课程也上成思政课,模式化、教条式地植入思政内容,反而会让师生产生抵触情绪,违背课程思政的初衷。实施课程思政过程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不经意中达到了育人功能。[2]
如我校《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教师在讲到“盾构施工技术”时,开始向学生介绍全世界的盾构机起源于英国,发展于日本、德国,此时恰当地引入我国至2015年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和中铁十六局集团合作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且每台售价比进口同类产品便宜2000万元以上,能够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层,性价比高,可靠性好。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树立国家技术自信,同时适时地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持续提升我国技术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印证习总书记提出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引入思政考核机制
引入考核机制,是课程思政持续全面推进的重要保障。应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制定与实施《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课程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及相关推进措施,同时明确在相关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等日常教学管理中引入思政考核元素,有意识地将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从源头、过程及目标上均达到使所有课程均具备育德功能。
具体而言,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制订(修订)均应考虑德育目标,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协同提升。
二是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重点专业建设等项目的遴选、评审和验收中均加入“价值引领”或者“育德功能”指标,考量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育德功能的实现度。
三是在教师的日常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加入“育德效果”的观测点及增加权重系数,引导教师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关注课程的育德效果。[3]
(三)加大全体教师的思政培训力度
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均应加强思想政治、育德意识及育德能力的学习,促使全体教师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及研究内容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还可通过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课程思政研发小组”等平台,整合思政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中思政教师应起主导政治方向作用,思政教师也能通过参与到其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使思政课与行业、企业、社会实际对接更紧密,使课程内容载体及教学素材更加丰富,进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与育人效果。[4]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1):31-34.
[2][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28-29.
[4]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