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式微”观察高职英语课堂及“语法翻译教学法”
2020-03-16陈瑞娟
陈瑞娟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汉语经历了不少磨难。曾经一度由于矫枉过正差点被废除,后又经历了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等运动,文言文几乎完全退出了国人的日常生活。文白不接,又加上外语的冲击,半个世纪多,“汉语式微”是不少学人关心和忧心的现象。同时,上世纪末开始,不断有人抱怨当今的知识分子不如“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哀叹大学已经没有大师了,所谓“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汉语式微”的背景及危害
大众传媒时代,电子技术、视像传媒的飞速发展,我们形成了“视觉崇拜”,包括纸媒都进入了“读图时代”,插画、漫画不断挤兑文字的生存空间[1]。不可否认,图像化、视觉化的文本阅读方式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新生代孩子的语言观感和表达方式,相较前人,进一步分化了,存在各种语用逻辑错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吴萍老师通过分析高校校园女神节节庆标语,发现“学生有着创作传统文化意味作品的强烈愿望,只是因为传统语文素养不高而难以达成所愿”[2]。大学生的中文程度低落,或许有多重原因在作祟,但“跟大众传播的方式有密切的关系”[3]。对于传媒文字,过去是“读”,现在只要“听”或“看”就够了。生硬的翻译、新文艺腔的创作、西化的学术论著,以及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都让人猝不及防,到处是“不纯的中文”。在余光中先生看来,如果教育制度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任其发展,中文的式微是永无止境,万劫难复的[4]。
语言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工具,而且涵盖着一种表征思维范式和潜在价值观的话语系统。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辜正坤教授这么说:“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彻底的手段是改变其语言;同理,保持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最持久的手段就是保持其语言。一个民族纵然失掉了国土,还可能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但是当一个民族失掉了自己的语言时,它就永远不能东山再起,就是永远的亡国奴!”[5]“回顾汉语100年来被贬斥、被冷落的厄运,既源自西方人的语言霸权,更源自中国人自觉自愿地自轻自贱自己的母语”[6],许曦明教授因此认为中国人所面对的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可以理解成源于中国人“不拿自己当回事,不拿自己的语言文化当回事”[7],甚至老外都感觉到中国人对自己的母语不够尊敬[8]。几百号中国人在中国开会(2004年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参会人员为500多位华人,举办地是上海),甚至也都用英语交流。因为根据国际惯例,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其会议工作语言是英语,提交的论文、相关的专题网站、演讲、提问等,都使用英文。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汪涌豪教授因此痛心疾首:“这是学者的自我矮化,是很要不得的事情。”[9]可以说汉语在自己的国土上失语了[10]。
一个不争的事实,英语的渗透正在对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的语言能力、语言心态和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竞争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报名让他们参加各种少儿英语培训,反而不是很重视汉语学习。人人幻觉母语自己“天生就会”,有恃无恐,无须担心。但是,殊不知忽视对母语的修炼,会造成口说、书写时的语言失范和用词平庸。中西贯通的“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恰恰是因为他们都比较精通传统文化,学而能化,才能学贯中西。知己知彼,方能有见地地察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异同,方能更得体的使用两种语言。
西南民族大学的黄睿和朱萍两位老师对英语专业学生中文水平评价如下:大学教育前,语文教育学用两分,导致学生对文言和白话两种主要书面表达形式均未消化,进入大学之前的母语状况是文言基础不牢固,对白话又缺乏正确了解,食而不化;进入大学后,语文教育缺失,导致学生在英语强势熏陶下,母语意识进一步薄弱,中文进一步西化[11]。两位老师讨论的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对于一般大学生的中文水平分析和汉语言能力培育也有着参考意义。目前高职学校,一个专业一般只安排48学时左右的语文课,远少于高职英语课的课时(过去180学时,现在遭遇缩减,各校余数不一,90-120不等)。高职生入学前的语文水平基本也是文言未通,白话差强人意;入学后,尽管专业课程是汉语授课,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是语言表达。
二、新时期英语课堂的存在意义
随着扩招,高职生的入学英语基础水平越发呈下降趋势,流行的英语交际教学法越发失去施展的空间,不少高职院校因此感觉不到英语课堂存在的意义,而不断压缩英语课时比重。然而,在国际化越走越宽的今天,虽然社会化外语培训随处可得,高职校园内对外语教育的弱化和过渡压缩课时却会发放出一个不良信号:我们英语水平弱,我们就可以理所当然不学英语,因此不懂跨文化交际,缺乏世界视角也是理所当然。这样的信号适宜被放大传播出去吗?
我们固然不应该过于强调外语学习,因为诚如文秋芳教授所说,“国家资源也没那么多,真正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英语人口没有那么多,不需要所有人都那么费劲学英语”[12],我们对外语学习应该有个“实事求是的要求,实事求是的评价”[13],我们不应一味强调英语学习成绩、英语考级等,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外语、了解世界的欲望。而且文教授说的是“不用那么费劲学英语”,不是“不用学英语”。也许任何一门课程都会涉及跨文化比较,会谈及某种技术、某个现象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发展状态,却没有任何一门课能如高职英语课堂那样涉及双语双文化的学习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语言的美和母语世界外的神奇与广大。英语课堂学时压缩后,要么学生没多少英语学时要求,要么就是学生必须选修英语在线课程。然而缺乏语言环境,将学生的外语学习托付给线上课程和学生自觉,能期盼什么样的语言学习成果呢?语文课时有限,英语课时再压缩,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训练培养呢?
任何学习都强调应用,即使理论课、思维课,也需要强调思维层面的应用,才能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英语学习亦不例外。只是其他学习的应用环境很大很广,生活中,课堂下有许多实践和试错的机会,英语学习不一样。首先客观方面,外部环境缺乏。英语只是外语,不是二语,非特殊状态,英语不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没有课下使用英语的机会。其次主观方面,无法轻易改变的民族个性。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英语能力不强的高职生,课下很难主动学习和应用英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接触更多更活泼的数字英语学习资源,但盲目缺乏指导的孤立学习难以持久,收效甚微,甚至会有资讯或文化误导,而如果跟随母语私教学英语,不仅费用高昂,且只会进一步西化学习者的母语表达。新时代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再单纯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多是课堂活动游戏的设计者及综艺导演,指挥学生演练、对比找茬、呈现作品。线上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线下则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时长,给予他们机会使用英语,对比语言和文化,拓宽观察世界的视角。所以,高职英语课时必须要有一定保证,且必须利用好这个课堂为学生的母语水平、母语文化认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
纵观外语教学法历史,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教学法、暗示教学法、默示教学法、全身反应法、交际法等各大流派都曾经风靡一时,你方唱罢我登台。只是,在后来人们不断探索和构建一种更有效和更理想的外语教学方法中,它们抑或渐渐不受青睐,缓缓消失,抑或盘踞不去,成为某种基础要求,后者比如语法翻译法。
翻译法(the Translation Method)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采纳“语法翻译法”进行语言教学最早可追溯到教拉丁文的16世纪,后来19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人们也采用了“语法翻译法”,即以教科书为主、强调语法规则、练习句型并通过翻译训练强化语法知识。它的优点之一是强调语法学习,通过母语的翻译和比较,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外语的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而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培养。随着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外语教学法不断更迭出新,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新需求和新思路出现,语法翻译法都没有完全淡出和消失,因为了解语言规则是正确使用语言的基础。然而随着对交际法应用的强调,“语法翻译法”好像成了一种不合法的存在,是教师不良教学习惯的延续,是交际法推进不良时的权宜方式,是英语教师底气不足、默不作声的教学实践,因此也忽略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四、“汉语式微”下高职英语教学“语法翻译法”的适用性
高职生,尤其在扩招后,大多数人都存在英语语音、词汇以及语法基础薄弱,听、说、读、写、译等相关技能比较差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从简单的单词、句子和课文入手,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英语语法,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英语表达方式[14]。基于如此学习基础,作为一种成人学习模式,又受限于语言使用环境和民族个性习惯,直接法、交际法等教学条件明显不足。语法翻译法属于一种注重基础的教学方法,配合成人通过理解、分析、对比进行学习的理性,相对更适应当下高职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现状。
另外,“语法翻译法”除了强调语法,语言结构框架外,重视的就是翻译练习,在母语、外语的文本对比中识记词汇和语言表达习惯,通过翻译练习巩固和检测目的语的学习效果——理解(英译汉)与表达(汉译英)。我国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性、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15]学习外语避不开,也不需要避开母语迁移的影响,但我们必须重视语言相互迁移的作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英语表达和汉语表达都会产生问题,英语可能是中式英语,存在大量冗词、错误搭配、直接套用内涵不对等的中文表达格式等,而中文也可能变成英式汉语,洋腔洋调,话语中“当当不止”、“的的不休”、句子繁杂,充满节奏错乱的大长句。
汉、英分属两种风格区别很大的语系。简而言之,汉语意合,多短句(平行结构),字面逻辑松散,喜欢用重复强化语气,是“人治”语言,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研究事物,叙述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多主动态,描述动作;而英语形合,多长句(主从结构),讲究结构逻辑,忌讳啰嗦重复,是“法治”语言,偏重对客观事物的研究和观察,把叙述视点放在动作、行为的结果和承受者上,多被动句,描述状态。比如:
(例1)Delay in processing the visa resulted in his missing the only train that would return to Gene⁃va in time for the departure of the only available flight to New York.
(译文1)办理签证手续耽搁,使他错过了一班火车,而只有搭这班火车回到日内瓦,他才能赶上飞往纽约的唯一班机。
(译文2)由于签证迟迟不下来,他错过了唯一的那班火车,无法及时赶到日内瓦,没有赶上飞往纽约的唯一班机。
例1英文仅一句话,可无论如何,中文都得拆分成多个短句,否则很难通顺地表达清楚相关意思。英文原句尽管也是主动态,但各种名词、动名词,观察的是各个事件,而中文句子就是围绕人,当事人的一系列错过行为。
(例2)起初,我弄不明白,良心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不能玩,没有使用价值,怎么能当商品交易?
(译文)At the beginning,I could not see how conscience could be dealt as merchandise,which is not practical.
例2是汉语中很常见的表达方式,从各个方面描述反复表达“良心”的非实用性,而英文只归结为一个“not practical”。
汉英之间的差别如此大,对比观察相当有趣。在学生基础过于薄弱的时候,与其吃力不讨好地一味强求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不如再次启用“语法翻译法”,引导学生把玩琢磨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化的对比、碰撞、交流中学习语言转换和语言表达。不要眼高手低,因为囫囵吞枣看过一些英语文章或咋咋呼呼尬聊过几句英文而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而要踏踏实实,努力准确理解英文原文后讲究汉语表达,相应地,日常养成观察母语表达的好习惯,正确理解汉语原文的语义,完善逻辑关系后推敲英语表达。大部分高职生并不期待自己将来常态化的英语应用和口语表达,但学习英语语言,尤其其背后文化的同时,不应忘了自己的母语和文化。目前很多大学生笔下的中文已经够西化,甚至西化过头,他们需要的,倒更是“华化”[16]。如果中文根底原就薄弱,还不讲究英译汉时的措辞,任由自己陷入不中不西粗糙译文的罗网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大概就会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长此以往,一批又一批讲不好中文的中国人被制造出来,“汉语式微”真会如余光中先生所言“万劫难复”。或许高职英语课堂的“语法翻译法”能为阻止这种趋势尽点微薄之力,在国际化大潮下给予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学习指导的同时,也创造机会让学生重新发现和讲究自己的母语表达。
结语
高职生语文水平弱,入学前文白不通,入学后语文教育不足,然而毕业后沟通交流能力却是他们竞聘岗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社会越发展,开放交流的程度只会越往纵深发展,外语学习有自身的特殊性,外语课作为必修课建议要有一定的学时保障。有课时保障的高职英语课堂不仅是外语学习的园地,也可以是母语新观察和应用的阵地。重新发现和发挥“语法翻译教学法”,既适应高职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基础,又能帮助高职生学习思考和讲究自己母语的应用,或许可以对减轻“汉语式微”现象产生些许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