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证、赛”一体化的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2020-03-16蒋海娟
蒋海娟,赵 斌
(1.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关键字: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岗、证、赛”一体化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但是近几年出现了“技工荒”和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矛盾现象,即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岗位技能需求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却是学生的“就业难”。比如: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明显下降,调查显示专业对口就业率达不到20%。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以下这点:企业需要较强实际岗位操作能力、能立刻上岗操作的人才,而很多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却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加要注重实践技能学习。由于会计资料保密这一特殊性,会计专业学生很难在企业获得实习机会,所以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试着从“岗、证、赛”一体化的角度,探讨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
一、“岗、证、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和要求
“岗、证、赛”一体化的教学指的是根据会计行业各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设置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具体来说,以会计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梳理出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把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考纲与对应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统一;对照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来补充和完善原有的教学内容;实现工作过程、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与会计教学过程一体化。
二、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实践指导水平有限
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毕业就进入高校就业的,几乎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到企业财务岗位上进行深入实践锻炼的经历,实战经验缺乏,哪怕是具有一定的会计理论功底,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脱节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根本无法满足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业转为会计教师的,这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本就欠缺,在指导学生具体实践操作时就会非常吃力。既有实战经验、理论功底又很强的教师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2.实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训材料存在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通常都是以某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经济业务为例来做的,学生根据材料中已经整理好的原始凭证,直接制单、审核、记账、编制报表。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没有经历过收集和整理原始凭证的过程,没有把业务过程和会计处理过程挂钩,职业判断力和技能并没有得到锻炼,进入企业工作岗位以后,连最基本的原始凭证识别和使用的技能都很弱。无法很快适用企业的岗位需要。并且,实训材料里面有关其他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业务几乎不涉及。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一般是中小企业、行业也并不是以工业为主的。另外,部分院校的综合实训资料没有把开票、报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实训项目嵌入到综合实训资料里面,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不懂得如何取数报税,不会做简单的报表分析。总之,实训资料缺乏针对性直接导致学生所学所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脱节,也并没有考虑学生参加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以及各类技能竞赛的标准和要求。
3.实训环境仿真度低
由于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前,很难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缺少能够积累实战经验的真实环境,所以在校期间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仿真环境和场地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可是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环境较差,存在设备落后、场所面积小、职业氛围不浓和仿真度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的知识停留在表面,教师很难在设定的模拟场景下布置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无法把知识在“工作场景”下灵活应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差,降低了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岗、证、赛”一体化教学实施设计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岗、证、赛”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通过实时追踪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和财会类技能大赛标准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做到“岗、证、赛”与课程教学一体化。
1.岗位与课程一体化
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综合实训课程的出发点,通过对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调研,了解会计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满足这些岗位技能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建立这些能力和专业知识点的联系,然后根据知识点设计综合实训内容;按照会计工作过程来展开综合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完成整理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任务实现会计基本核算能力的提升,通过纳税申报任务实现解决税问题的能力的提升,通过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任务实现财务监督管理能力的提升。
2.考证与课程一体化
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融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课程与职业证书一体化,通过对历年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纲和试题进行归纳汇总,将考纲和考点融入会计综合实训内容中;比如把《经济法》中有关各税种的税收法律制度和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考点纳入纳税申报实训项目中,把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相关考点纳入出纳岗位实训项目中,把初级会计实务的相关考点嵌入到会计基础核算的流程当中。实践教学中穿插相对应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学习平台,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3.技能大赛与课程一体化
积极参与校外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丰富比赛经验,将比赛内容与会计综合实训紧密结合,如在成本会计、纳税申报、管理会计和报表分析实训项目中结合技能比赛的内容同步实训。按照大赛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模拟大赛的环境来历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参照大赛的采分点和评分标准进行实训效果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在校内组织会计技能大赛,比如珠算、点钞、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比赛等;并把校赛的结果纳入到会计综合实训的考核体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
四、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岗、证、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1.师资方面的保障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实战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质量,组建一支团结合作、专兼搭配的教师团队是综合实训课程“岗、证、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前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层面支持和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财会专家“引进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校外的兼职财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校内教师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二者搭配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传授了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帮学生提前掌握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未来进入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2.实践条件方面的保障
建立符合综合实训要求的、仿真度较高的校内实训条件是必要保证。学校层面应该加大实训室建设资金的补助,聘请一些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的讨论,无论是部门还是岗位设置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能够身处其中很快进入角色。在软件设置方面,除了配备企业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财务软件之外,还需要考虑引入技能大赛软件,大赛软件一般是由专业的软件公司设计开发的,虽然不是实际工作中使用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企业的工作过程,能够提高学生驾驭软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整个财务工作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3.实践教材方面的保障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种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岗位教育。不仅要求就业人员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职业资格,更加看重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养。所以实训教材的编写应该首先从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出发,将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相关内容与会计技能大赛内容进行综合。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校内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实操技能部分的内容要实现分行业、分岗位编写,操作要求要参考技能大赛的标准。理论知识部分要以够用为原则,主要用于满足考证的需求。最终实现企业岗位要求、考证大纲与技能比赛要求均融入到实训教学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