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

2020-03-16

高校辅导员 2020年6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张 智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要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为此要把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1]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凝聚起青年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让每个青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一、青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新时代的青年要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而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从社会来看,青年是一个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于个体而言,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为国家民族计,还是为家庭个人计,筑牢青年价值取向的根基、夯实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2017 年5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是靠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的,只有一代接一代的拼搏、奋斗,才能确保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4]新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青年手中,放眼未来,我国的青年一代一定大有可为,也一定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爱国报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追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激励青年奋发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作为伟大的爱国运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新希望。此后100年历程中,千万青年志士冲锋在前,前仆后继,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接续奋斗,爱国报国始终是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精神追求。1921 年,以进步青年为主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爱国精神最忠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他们秉持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28 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新中国而英勇奋斗。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新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6]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时代际遇和历史担当,但爱国报国始终是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价值选择。新时代青年生逢强国时代,生命的黄金时期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正相吻合,是亲身投入实践,亲手完成夙愿的“强国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强国一代”的爱国奋斗中实现。

(三)青年一代成长需要爱国主义精神引领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最容易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青年思想活跃、意识敏锐、精力旺盛、个性鲜明、善于创新、敢于尝试,但同时他们思想观念不成熟、价值判断易反复、社会阅历较浅薄、是非观念较模糊,有时甚至有较重的逆反心理和过激情绪。当今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并存。这种状况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了极大挑战,特别是一些错误社会思潮、消极价值观念侵袭和干扰青年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削弱了青年的爱国情、报国志。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无情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8]只有热爱祖国,青年才能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成长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广大青年只有将“爱国”两个字铭刻于心头、落实在行动,永远热爱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灿烂人生。

二、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青年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必由之路。结合新时代青年的新征程、新使命,遵循青年的成长成才规律,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强化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忧患意识等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才能自觉。青年的成长成才成功是需要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就是在青年中进行的,也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传播和指导,一代代中国青年才在精神上觉醒、信仰上坚定,驰而不息探寻和实践救亡图存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望来时的路,眺望前行的路,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要的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为青年成长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塑造坚定的政治灵魂。当前重点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贯彻,引导青年增进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心,以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二)加强历史国情教育,明确使命担当

灵魂凝铸于历史,使命生发于责任。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是青年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持续加强中国独特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的长期教育,才能帮助青年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促使他们肩负起艰巨的时代重任。首先是历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9]学习历史,可以帮助青年认识自己的精神基因,延续民族的精神传统,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要加强“四史”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是国情教育,要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说话,引导青年了解新中国70 年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战略目标、战略安排。通过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自觉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三)加强革命精神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新时代青年身处的国家、热爱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10]共和国的灵魂中蕴藏着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共和国压不弯的脊梁;共和国的血脉里流淌着英烈们的红色基因,这种基因映染了共和国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性格。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形成于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血与火的斗争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理应矗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在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一是要经常性地教育和引导青年感悟党史、国史,铭记历史事实,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让青年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二是要常态化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使青年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红色历史为镜鉴,弘扬和践行伟大的革命精神;三是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坚决捍卫红色文化,珍视红色基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增进对红色基因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永远保持对红色基因的忠诚信仰和执着追求,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忧患意识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得不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进步,民族复兴也就无法保障。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始终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始终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我们现在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必须随时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国家安全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年爱国的具体体现。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青年,切实增强青年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增进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心中牢牢扎根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我们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一)将情感培育与理性养成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人类情感体系中最为深刻、最为复杂的情感,爱国情感既有因“生于斯,长于斯”而自然形成的对故土依恋热爱的朴素情感,也包括因所接受的教育、伴随着爱国认识逐渐发展起来的理性情感。为此,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强化青年的爱国情感体验;要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注重发挥知史爱国、以文化人的作用,使爱国情感向更高层次升华。青年阶段分辨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的能力尚有不足,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爱国行为。因此,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引导他们爱国情怀表达的途径以及形式,引导青年理性爱国。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爱国主要不是听他说什么,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有益于社会,是否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爱国主义教育要培育青年的爱国情感,更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形成理性、务实和开放的爱国言行,特别是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大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新一轮大国博弈的背景下,这种爱国理性的养成尤为重要。

(二)将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历程,也有被人欺凌的屈辱经历。在对青年进行历史教育时,必须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既要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了解历代杰出人物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使他们形成牢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并逐步养成誓与民族共荣辱、共存亡,甘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英雄主义气概;又要让他们了解我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认清历史上出现的那些民族罪人的可悲下场,使他们始终都能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报国之志,并能爱憎分明,自觉地反对各种背叛和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不良行为。同时,还要大力开展新时代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注意剖析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有关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思潮,积极应对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将社会上新出现的爱国主义实践纳入到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中来,从而使青年学生知史明志、知责奋进,自觉将个人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三)将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课程。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的主线,加大爱国主义的内容,在课堂中充分展现中华文化辉煌的科技成果,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各种重大事件纪念日中发掘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此外,还要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的爱国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理想、思考人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课程,但不是唯一课程。各类学科专业课程也要融入爱国主义的内容,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资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协调配合,有机衔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更加具体、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长期、艰巨、重要的任务,各科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根据不同类型的素材,施以不同教育方法。只有将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实践,才能真正履行好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真正提升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四)将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在学校,但是也需要社会、家庭、媒介等的支持和协助,需要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外部教育体制机制。家长要善于及时、正确地引导青年树立爱国意识,注意自身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政治情感表达。学校教育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场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其学科内容和特点相结合,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支持保障。与此同时,要积极从新媒体的传播视角出发,推出更多的互动方式,实时更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实现课上课下教育相结合,用联合互动的方式方法来传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此外,还要将自我教育引入到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去,促使教育途径多样化、教育手段现代化。要从青年现实的心理需要和成才要求出发,促进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形成。要引导青年自主观看爱国主义宣传片或者影片,鼓励青年在看完影视资料之后通过网络媒介大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受到的启示,并且鼓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实践爱国行为,使青春的心跳与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