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中共党史教育教学的逻辑论析*
2020-03-16蔡文成张晓阳
蔡文成 张晓阳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1]历史是伟大的教科书,高校中共党史(以下简称“党史”)课是一门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历史教育课。高校师生重视党史、学习党史、研究党史、借鉴党史,用党史来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和鼓舞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当前,面对日新月异的变革、错综复杂的形势,加强和完善党史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高校党史课程的教育教学要真正做到“内容”为王、“配方”新颖、“工艺”精湛,让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时间为主轴,厘清历史脉络;以问题为主题,把握历史原则;以人物为主线,展现历史面貌;以事件为主流,叙述历史故事;以理论为主导,认识历史规律,促进高校党史教学实现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充分发挥党史课程立德树人的功效。
一、理论逻辑:党史教育教学的“主导”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2]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作出详细科学的理论阐释,形成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一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3]通过市民社会关系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作为社会财产关系总和的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4]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现实的人”与“既有的生产力”,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与实践基础。三是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唯物史观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与发展的规律性总结,唯物史观是中共党史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开展唯物史观教学是实现党史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有些高校党史课程以基本内容讲授为主,目的性不够明确,缺乏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党史教育中融入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教育与研究方法,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开展唯物史观教学是提高学生历史认知能力的必由之路。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避免其在党史学习中误入歧途。第三,开展唯物史观教学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重要方式。有的高校党史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忽视理论学习,导致形式与内容脱节。教师只有形成对唯物史观的深刻理解,才能在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中促进唯物史观教育教学常态化、深刻化。
高校党史教育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为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第一,坚持以理论引领为基石,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要学习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第二,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党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坚持审时度势,结合实际学习历史知识。有些高校教师只讲授历史事实,忽略了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导致学生对党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理解,高校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价值观教育。第四,坚持以批判继承为原则,总结正确的历史经验。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地继承、发扬历史经验,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二、时间逻辑:党史教育教学的“主轴”
史学是时间的科学。[5]历史时间是人类历史的客观存在和表现形式,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时间节点意义上的开始和终结。一般意义上,历史时间的存在方式具有客观和主观、事实和理论的差异,党史的时间也有客观时间和时间观念两种不同形式。作为党史的客观时间是独立的、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流,是一种客观实在;而党史的时间观念是对客观时间的记录和描述,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党史时间对党史教育教学而言,承载的功能非常重要。一是作为宏观的党史结构,构成党史的整体脉络;二是作为历史研究对象,形成党史的框架;三是作为历史评价的手段,成为党史的依据;四是作为党史理论的要素,构建党史的基石。[6]因此,在高校党史教学中,要围绕“时间”这一主轴,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时间观念,让学生形成大历史的脉络和框架。
党史时间观念的树立在高校党史课堂中意义重大。第一,尊重历史事实,把握党史时间轴是党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党史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把握党史发展脉络时,应当尊重客观时间。具体到研究对象,首先要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脉络,不能为方便研究而忽视党史时间。第二,把握好党史时间分期是正确认识党史的重要路径。中国古代史学家注重单一时间和人物,时间分期观念不明确。近代以来,随着史学理论与史学学科的发展,我国史学家开始认识到党史时间分期的重要性。出于局部解剖历史的需要,要想深入了解党的某段历史,就必须找好切入点和收尾点;出于深度认识和解剖历史的需要,要认真探寻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才能够揭示隐藏在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出于分析党史发展规律的需要,要明确党史时间分期,开展横向比较,才能够更好地分析党史发展规律。[7]
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运用教学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时间观念。一是把握党史时间教学的阶段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分为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阶段,在党史教学中,应当把握时间节点,注意阶段划分。二是掌握党史时间教学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掌握党史上的重要节点是把握党史时间逻辑的重要环节。把握好重要的时间节点,就能进一步厘清党史发展脉络,形成对党史的正确认识。三是坚持党史时间教学的科学性。党史教学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党史时间划分方法,学生首先要掌握历史纪年法,把握时间换算规律,进而把握党史的基本时间点。
三、问题逻辑:党史教育教学的“主题”
问题是时代发展中出现并需要解决的矛盾与疑难,它是历史研究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8]这一要求体现了对党史基本问题的高度重视。要想有效开展党史基本问题教学,首先要明确党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第一,关于党史“是什么”的问题。中共党史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党的理论研究不断成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共党史具有革命性、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等特征,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第二,关于党史研究“怎样做”的问题。高校开展党史教育、设立党史办等专门的研究机构,是加强党史研究与教育的重要举措。
高校党史课程注重以基本问题为对象进行教育教学,这是由党史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党史基本问题教学是高校党史教学中普遍缺失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术界对党史基本问题的梳理不够清晰,有的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对党史基本问题缺少清醒的认识。因此,要注重提高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对党史基本问题的重视程度,把党史基本问题作为教学的主题成为一项紧迫任务。首先,要加强党史基本问题教学的针对性,回答好学科基本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基本思路。其次,要提高党史基本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党史基本问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再次,党史基本问题教学对高校学生思维具有启发性。注重党史基本问题的讲授,能够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学习党史。第一,注重基本问题教学的理论性。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共党史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关注基本问题,把握党史基本逻辑。第二,重视党史研究方法教学。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在中共党史研究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树立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社会史学法、比较史学法等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也可以为党史研究服务,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党史基本问题。第三,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党史基本问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高校党史教学工作者要有担当,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党史基本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四、人物逻辑:党史教育教学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物是党史发展的主体和关键环节,我国学术界对党史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周年纪念人物以及有争议的党史人物。一是以中共重要领袖人物为核心。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起到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其中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二是以周年纪念人物为重点。集中对周年纪念人物和事件进行研究,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三是重新审视党史争议人物。在传统的党史研究中,对党史人物的评价存在一刀切、两极分化的现象。如对于正面的历史人物,往往不重视其消极影响;而对产生反面影响的历史人物,往往忽视其客观贡献。
党史人物教学是高校党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首先,开展党史人物教学是保证党史教学客观性的必要条件。针对传统党史教学过度美化“英雄人物”的现象,高校党史教学要帮助学生客观看待和评价党史人物,提高党史学习的客观性。其次,党史人物教学的具体性、鲜活性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共党史最直观的认识就是党史人物。中共党史中涌现出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党史人物,对新时代大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党史教学工作者可利用重要的党史人物进行开场和破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的作用。最后,正确开展党史人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党史教学工作者应当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历史观,改变一味歌颂英雄人物、贬低负面人物的陈旧观念,让学生能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
在高校党史教育教学中,应当做到客观、全面,引导学生运用史料独立评价历史人物。一是党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中共党史人物作为评价客体,对党的发展历程产生过深远影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党史人物的研究应当以客观事实为基准。二是党史人物评价的全面性。俗话说“人无完人”。在对党史人物的评价中,应当结合历史客观事实,全面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三是党史人物评价的现实性。中共党史教学不仅要理清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在评价党史人物时,应当注重宣扬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内容。四是党史人物评价的独立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容易让学生形成对人物的刻板印象,但党史人物的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对党史人物的自主评价。
五、事件逻辑:党史教育教学的“主线”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事件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走过的历程、我们民族走过的历程,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9]近年来学术界对党史事件的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重大转折性事件为核心。中共党史上三大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党史事件,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第二,注意吸取反面事件的教训。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过一些反面的历史事件。只有直面问题、总结经验,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第三,由片面走向全面。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共党史事件的研究过程中,改变了“一刀切”的研究方式,全面客观地评判历史事件。
开展党史事件教学对于提升高校党史课程教学效果意义重大。首先,开展党史事件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党史。在党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面反面相结合讲授党史事件,从而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党史。其次,党史事件教学对于提高高校党史教学水平作用重大。党史的基本内容由不同的事件组成,共同构成了党史的主要框架。对于高校党史课程来说,正确全面的党史事件教学能够搭建课程基本框架,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客观的党史事件教学是提高党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再者,党史事件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党史基本规律的关键环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只有认真研究和分析党史事件,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
在高校党史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树立对党史事件的全面认识。一是坚持准确化原则。在党史课程中,对党史事件的讲解要有充分的史料作为支撑,不能讲授道听途说的野史。二是坚持系统化原则。在教学中,不能孤立片面地讲授历史事件,而应当通过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规律、探究真理。三是坚持全面化原则。高校党史教学应当坚持整体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坚持政治性的前提下,全面介绍党史上的各种事件,帮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认识。四是坚持规律化原则。高校党史教育教学,应当注重总结党史事件的相关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党史事件。
六、规律逻辑:党史教育教学的“主旨”
历史规律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本质联系。具体到中共党史,包括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注重总结党史规律在高校党史教学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开展党史规律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党史规律引导,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党史规律教学是提高高校师生理论水平的重要保证。规律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和目的,师生共同探究党史规律,能够提高大学课程的学术性,进而提高师生的学术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只有了解一国之过往,才能明白其今日样态之成因,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其未来走向。”[11]可见,把握历史规律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党史规律,总结和传授党史经验,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史,认识社情国情,培育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高校党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党史规律和党史经验,应当从以下角度入手。第一,党史规律教学以科学客观为原则。在探究党史经验和党史规律时,要用客观的态度总结规律,避免掺杂个人主观臆想,这样才能保证党史规律教学的科学性。第二,党史规律教学以基本理论为依据。党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弄清党史的基本理论,这样才能准确介绍党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第三,党史规律教学应坚持特殊性与一般性相统一。党史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演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党史规律教学中应注重其特殊性,让学生对党史规律和党的经验有客观的认识。第四,党史规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要求。在党史规律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查阅史料、认识党史、总结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党史教学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2],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3]和“最好的营养剂”[14]。高校中共党史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以历史理论为主导、以历史时间为主轴、以历史问题为主题、以历史人物为主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历史规律为主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互动、统一性和多样性相融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