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分析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
2020-03-16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一、引 言
语言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不同民族间文化源流、语言结构、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文化的异质性。文化负载词是指在不同文化中承载文化内涵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这一类词语最能体现语言中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一般不能在其他文化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以寸、尺、丈、里等一些长度单位为例,这些量词在汉语中十分常见,但在英语中就无法找到与其对等的单位。如果译者采取单位转换的方式,将文本中的长度单位换算为西方的长度单位,就会使译文失去原文中的文化色彩。译者作为不同文化间的斡旋者,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文本中的信息,还要注重其文化内涵的传递,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模块化分析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翻译理论,通过调整翻译层次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表达,能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大卫·卡坦的模块化分析理论
模块化(Chunking)分析理论最早由意大利翻译学者大卫·卡坦(David Katan)在他的《文化翻译》(Culture Translation)中提出。该理论起源于神经语言程序学(NLP)专家常用的组块分析法。“模块化”一词来源于计算机术语,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文本单位的大小,在不同的层次寻找对应的表达,通常分为“模块上扬(Chunking up)”“模块下切(Chunking down)”及“模块边移(Chunking sideways)”三种方式。
模块上扬(Chunking up),指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单位进行广义上的延伸,即把文本单元从具体层次上升到更广泛的层次,从具体到一般,或者从局部转向整体。模块上扬的程度越高,文本单位的类别就越宽泛、越抽象。例如,“八仙桌”一词在英语中不存在对应表达,通过模块上扬,可将其译为“Chinese traditional table(中国传统的桌子)”。
模块下切(Chunking down),指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单位进行具体化,即把文本单元从某一层次下降到更细化的层次,从一般到具体,或者从整体转向局部,更有利于目标语读者对原语文本的语义理解。这是指我们有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将其具体化到某一层具体含义。
模块边移(Chunking Sideways),与爱德华德波诺的横向思维十分接近,主要适用于原语和目标语无法对等翻译时,译者需要在目标语中寻找与原语中同一层次的事物表达,建立适合每一种特定文化的联系或框架。
大卫·卡坦认为,通过模块化,译者可以决定选择目标语境主导型翻译方式或者源语主导型的翻译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交际性翻译和语义性翻译。由纽马克提出的交际性翻译侧重于以读者为中心、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导的翻译方式,而语义翻译则重视保留文本中的原词汇,忠实于原语文化,次而考虑目标语文化中的背景。在进行以目标语境为主导的翻译时,需要考虑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译者可以通过模块化的分析理论进行翻译,先对源语事物进行模块上堆,将其上升到一个更为广义的层面,再进行模块边移和下切,在目标语中寻找较为接近的具体实例。
三、模块化分析理论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的运用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金在《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中将文化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作为参照,我们在这里把文化负载词也分为五种类型: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及社会文化负载词。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模块分析理论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的运用。
(一)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降水、生物等,对文化都有塑造作用。不同的地域生态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不同地区间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生态环境因素的不同,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些差异在一些文化负载词中就有所体现。请看以下两例:
例(1):雨后春笋
“雨后春笋”这个词语原本是描述春雨过后,林中的竹笋长得很快,也指新事物不断涌现。而竹子多分布在东南亚等地区,在欧美一些地区分布较少,以英语为母语的目标语读者群体可能会对竹子这一在东南亚地区十分常见的事物感到陌生,译本就失去了一定的可读性。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目标语读者的错误理解,根据模块边移,我们首先需要寻找在目标语文化中与该事物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雨后春笋”的特点是在雨后生长迅速,蘑菇也具备这个相类似的特点,蘑菇在英语国家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物。因此这里将“雨后春笋”翻译成“spring up like mushroom”对目标语读者而言可读性更强。
译文:Spring up like mushroom.
例(2):可今天晚上,呼呼的西北风像撒了辣椒粉,多冷的冬天!
这句话选自童孟侯的作品《地上的星星》。在对这句话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直接把“西北风”按照字面译作“northwest wind”,虽然在语义上忠实于原语文本,却有可能会对目标语读者造成疑惑。以英国为例,英国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湿润西风,对于英国读者来说,西风往往象征着温暖湿润,并不代表着寒冷。在这里,译者可以按照模块化分析理论将这层语义上升到更为广义的层面,西北风代表着寒冷,对于英语目标读者来说,翻译成为“chilly wind”显然更容易理解。
译文:But tonight,the screaming and chilly wind seems to be sprinkled with the chunking paprika,how cold the winter is!
(二)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不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水平都有所差异,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这些由于经济、科技、生产、基本设施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带来的差异称之为物质文化差异。物质文化负载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民族的物质文化特点,但也会给译者带来一定的翻译难度,请看以下两例:
例(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十分常见的中国俗语,比喻缺乏必要的先决条件就很难完成一件事情。如果进行字面的直接翻译,可以翻译成“Even the cleverest wife cannot make meals without rice.”但对于不以米饭为主食的西方国家读者来说,这个译本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里我们进行模块边移,用西方饮食中较为常见的bread(面包)和flour(面粉)替代原文中的饭和米,对于目标语读者而言更加通俗易懂。
译文:Even the cleverest wife cannot make breads without flour.
例(4):现在,他不是躺在炕头上听戏了,而是天天坐在沙发上看小电影。
“炕”是一种中国北方常见的取暖暖床。由于北方的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普通的床无法抵御寒冷,中国北方人民发明了一种用土坯或砖块砌成的长方台,在方台上面铺上席子,通过下面与烟囱相连的孔道烧火取暖。然而在西方国家并不存在类似的取暖设备,一些译者会直接将其翻译成“kang”,虽然保留了原语文化的特征,但忽略了目标语文化中的读者的可接受性。根据模块翻译理论,我们可以对“炕头”这一词进行模块上扬,即用一个更广泛的上义词“heatable earth bed”进行补充。
译文:Now,he is not lying on the kang(a traditional heatable earth bed)to listen to the opera,but sitting on the sofa to watch films every day.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宗教文化以宗教信仰为核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不同民族文化、宗教观念、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也会影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因此,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那就一定会涉及不同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词的翻译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请看以下两例:
例(5):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称月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掌管姻缘的神仙,后来多用来指代媒人。如果直接将月下老人译为“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虽然字面意义上没有错误,但会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感到费解,这位月下的老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月老的角色与西方文化中的爱神丘比特(Cupid)相似,这里我们可以对这个词进行模块边移,译为“The Eastern Cupid”。
译文:Yuelao——the Eastern Cupid.
例(6):康大婶几个老太婆,看着老武,喜得嘴里不住念着:“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这里表达了康大婶等见到老武时的欣喜之情,这也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体现,如果译者直接将其译为“Amida Buddha”,虽然忠实于原语中的宗教信仰,但从交际性翻译的目的看,却不适应目标语读者群体,使得目标语读者无法融入原文的语境中,不利于目标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这里的“阿弥陀佛”进行模块边移后,是一种向上天祈祷的方式,与西方文化中人们遇到激动或者幸福之事向上天祷告有相似之处,这里可译为“Holy name”更为合适。
译文:Aunty Kang,with a few old women,beamed with joy at sight of Laowu and kept praying:“Holy Name!”
(四)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语言的语言体系的差异也会给翻译带来困难。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也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请看以下两例:
例(7):出水芙蓉
“出水芙蓉”一词形容女子清丽脱俗,像是水里盛开的芙蓉一样,美丽端庄。而在西方文化中却很少用芙蓉去形容一个人的容貌,如果贸然直接翻译成“A lotus flower just rose from water”则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云。通过模块边移,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方文化中与芙蓉一样诞生在水中的还有象征着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此处可以借用维纳斯的形象来进行模块化。
译文:like the Venus rising from the sea.
例(8):他竟然也敢如此,简直是忘了自己的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原指一个人出生的日期和具体时辰,在中国古代往往用来作为测算命运的依据,这里的生辰八字则并非指代生辰,而是暗指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做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的事情。如果直接译为“the time of birth”则显得生硬,也不能传递原文所表达的含义,可用通过模块下切进行翻译,即这个人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认识。
译文:How dare he it is.He does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himself!
(五)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社会文化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会阶层称谓等,对个人的生活习惯有着重大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历史背景和习俗文化构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中西方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造成了社会文化负载词的产生,同一事物在两种文化中有截然不同的含义。这也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请看以下两例:
例(9):狗急跳墙
狗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代表着贬义色彩,“狗急跳墙”指即使是再卑微的人在走投无路之时也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这与西方文化大有不同,西方文化中,狗是忠诚的象征,是人类的好朋友,所蕴含的情感色彩与中文完全不同,所以在译文中要选择目标语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意象,西方有一句谚语“Even a worm will turn”。“worm”指蠕虫,与中文谚语中的“狗”的形象较为符合。
译文:Even a worm will turn.
例(10):西部牛仔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爱屋及乌,牛仔裤成了青春活力和开拓精神的象征。
“爱屋及乌”本是指人们由于喜欢某样事物,连带着也喜欢与其相关的事物,与英语中的句子“Love me,love my dog”有所相似,但是放在句子翻译中使用时,译作谚语却不是很妥当。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模块下切,将人们爱屋及乌的具体内容译出来,更有利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
译文:Western cowboys have become the heroes in people's minds.People begin to dress up as a cowboy and jeans has become a symbol of youthful vitality and pioneering spirit.
四、小 结
通过以上的例子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是造成文化负载词出现的主要原因。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点,一般无法在目标语文化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因此会给翻译带来一定难度。译者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情况和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模块上扬、模块下切和模块边移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化负载词上升或者细化到某一具体层面,然后在目标语文化中寻找同一层次中相对应的词汇,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译语文本的可读性。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模块化的程度,模块化分析理论的使用虽然有利于促进目标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引起目标语读者的共鸣,但同时也会弱化原语文化本身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要注意把握好模块化的程度,在进行文化传递的同时注重保留原语文化的独特性,对于一些特有的文化负载词,也可以采取音译+模块上扬/下切/边移的方式,既能保留原文化的文化属性,又有利于促进目标读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