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策略探究
2020-03-16吴远青罗筱维陈德用
吴远青,罗筱维,陈德用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增强,国际交往向纵深发展,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日趋重要,国内外对于外语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慕课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教师在教育中的位置、角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有危机意识,积极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转换自身角色,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必要性
1.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全人类的美好未来。面对这一时代使命和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国际交流需求日益频繁,这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他们要清楚地意识到时代要求和自身使命,只有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才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才能造就大量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外语人才。
2.科技迅猛发展的要求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颠覆了传统产业的模式,革新了人们的理念和思想。在教育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工具如教科书,粉笔,黑板已逐渐被多媒体、互联网、手机APP和其他先进的科技教学产品所取代。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精品课程、慕课、微课及各种视频公开课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因此,在新时代里,教师被科学技术的发展倒逼,一方面不能坐以待毙,另一方面要积极地接受挑战。因为网络课程这些伴随着现代科技出现的新兴产物虽然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学生能够摆脱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学习到他们希望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从互联网上就可以全面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师、同学间的互助合作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由教育的双重性决定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教学手段这一部分中提到“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要积极应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3.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2010)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国家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提出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师作为课堂和改革的实践者,其专业水平和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能否成功。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方式诸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革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去年6月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回归”,其中讲到回归本分,就是说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学高”“艺高”。因此,我们教师在自主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增强自己的职业信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二、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主要面临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问题。主观方面主要是自我发展的意识不足,知识结构存在问题,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客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高校的评价机制和培训机制方面。
1.自主发展的意识不足
没有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就不会有行动上的先行。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由于所教授的是公共基础课,通常是大班教学,又无升学上的压力,另外,对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来讲,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上的要求都比较大,每周的课时量一般要在12节以上。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要去处理,剩下用于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确实不多。久而久之,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对教学缺乏激情,不再愿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科研上,由于外语类专业期刊较少,他们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难度较大,导致很多教师直接放弃了科学研究。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决定行为和效果,专业发展意识淡漠,主观上缺乏认知和动力,非但不会主动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积极自主地学习、借鉴和吸收当代英语语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而且就连送上门来的专业发展机遇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丢掉。”(赵杰等2018:162) 可见,要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能力,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理念和意识。
2.知识结构存在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不具备一定的高等文科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软件知识,原因可能与这些学科本身的难度以及绝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这些知识对于英语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有关(赵硕,刘波2014)有些大学英语教师虽然也有自主发展方面的意识,但由于缺少了必要的理科知识和相关统计方法的掌握严重影响了他们进行科学实证研究的积极性。
另外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学生时代只是关注具体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摄取。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英语的工具性价值,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人文性价值,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
“恰好这时,他给我发了私信,我看了他的照片,胖胖的,觉得比较有亲和力。”张伦靠外形攻下一垒。再看专业,“我学动画,他也学动画。”专业再加分。从私信到微信,从陌生到熟悉,一切似乎顺理成章。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但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根据王京华对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表明,很多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相关应用知识比较匮乏,其信息技术应用及资源整合能力薄弱。对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微课的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王京华,韩红梅2017)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欠缺不仅不利于新时代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发展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4.考评机制的阻碍和培训机制的问题
教师自主发展虽然在根本上要靠自我的努力,但个体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审时片面强调科研业绩,注重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申报课题的等级。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所教授的只是公共课,只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即可,认为日常的教学与研究课题关系不大。这种心态使得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分离。另外,随着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大学英语的课时在不断压缩,外语学科在很多高校都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他们无论教学、科研上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这使得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感到前途渺茫,动力不足。
在培训方面,一些高校开展的培训,无论是职前培训还是在职培训,都缺乏针对性,没有具体针对大学英语学科特点的培训。即便是有相关培训,往往停留在理论交流讨论,缺少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或科研方法的培训与指导。
三、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
1.增强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教师的自主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自身的职业自觉意识和主动精神,而不能以外部的强压式他律式的助推发展。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提和动力。这种意识支撑着教师不断进取、积极反思、大胆实践,自觉地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其自我发展。若是自身没有自我发展的思想观念,就很难有自我发展的积极行动。大学英语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科技迅猛发展的要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而不是坐以待毙,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地自我完善,才能提升自己自主发展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的教师事业更进一步。
有学者指出,知识结构的优化建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工和提升那些分散的,零碎的与低层次的经验知识,使之在知识结构内部与理性知识优化协调,结合融通,发挥系统效应。(张典兵,马衍2013)对于大学英语教师优化其知识结构来说,可以从教学自主能力方面和科研能力发展来看。在教学自主能力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要提升自身的跨学科知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跨文化交际和专门用途英语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教师要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中西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该方面的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学习必要的理科知识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的方式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3.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他们应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资源和技术,提高自己PPT和慕课的制作水平,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深化教学改革。同时,各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如建立信息网络技术培训中心,移动学习平台,形成信息网络技术继续教育机制。各高校要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传统课堂和网络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改革考评机制和培训机制
教师自主发展离不开外在支持。虽然现有高校的考评政策在慢慢向教学倾斜,但是大部分的高校依然以科研业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职称晋升的主要评判标准。正如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注重因材施教一样,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考核也要有所侧重。“学校需要制定符合英语教师实际情况、个性化的科研考核和评价标准,不能用考评文科其他学科的标准来考核英语教师的论文数量、质量以及科研立项,更不能用考评理科教师的标准来考核英语教师的科研。”(范琳,杨杰瑛2015:47-8)学校开展的教师培训也要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外语领域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的方式给予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科研方法的指导,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利用到外语类大学进修访学等方式促进其自主发展。
5.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既是学生学习的良好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教师共同体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
“学术共同体在推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员通过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争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提携。”(王守仁2017:3)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人是需要在群体成员的共同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的,因此教师共同体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建设结成课程研讨团体,通过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式、方法,交流心得体会。在科研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就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结成科研团体。团体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学术研讨。无论是教学团体还是科研团体都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当然,团体需要由有共同愿景的教师构成,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宜超过6人。共同体要有相应的规划,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开展教学研讨或者科研研讨活动,基于课程建设或者科研项目进行共同合作。
四、结语
面对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进行自我革命,从教育思想观念到职业信念,从具体的授课手段、方式方法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从教学研究的方法到与同事合作的方式等自我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彻底性的变革与发展。发展不能脱离相应的环境,高校也要在增强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方面制定有利的政策,有针对性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