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耻德的伦理诠释
——《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评介
2020-03-16肖祥
肖 祥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长河中,孕育出了博大精深、意境高远的民族传统美德,它是中华传统思想宝库中的优秀道德遗产,代表着民族精神的“形”与“魂”。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弘扬中华美德,学其志播其优。坚持继承、创新与发展相融合,与时俱进地扬弃和吸纳传统美德,是学界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唐海燕教授撰写的《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版的理论著作,是一部比较全面研究中华传统耻德理论的学术专著。该书系统梳理了耻德的理论渊源、学理结构以及历史演变,耻德与中华其他传统德目的内在联系,耻德的时代传承价值与培养路径。从伦理维度的学术视角对耻德理论基本问题及现代价值进行了创新性的诠释、提炼和运用研究。
一、耻德内涵本质的深入研究
在词性和文化形态方面做学理对比、深入剖析耻德伦理意蕴,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作者提出“耻”涵括了从人体感受到情感体验、行为习惯再到道德意志的四个由低到高、从浅入深的过程。一是从“耻”的字面结构分析,它是人体自身的一种感官反映和感受。二是从人性本能看,“耻”是人的感官产生的本能情感状态,并以羞愧、屈辱的方式为体验。三是耻感体验对“可耻”的行为模式产生抑制力并成为自律习惯。四是反复的行为习惯最后铸就人们避耻去耻的道德意志力。
对耻与羞、惭愧、耻辱等近义词进行甄别,是作者对耻德本质解读的独特视角。一是“耻”与“羞”的甄别。羞侧重人的自然本能反应,而耻为人的理性认知选择。在古语中,“羞”同“馐”,用于描述羞臊、难为情后面红耳赤、体热焦躁的状态,包含从害臊、难为情到耻辱的由表面感受到内心反馈过程,同时在词源上还羞还具有遮蔽之意;耻则包含有羞的状态但又比羞浓烈,人因耻还可达至激愤状态,马克思形象描述为“耻辱是内向的愤怒”。[1]耻以知错为前提,而羞则往往意识不到自身行为过错,因此“羞而不耻”。二是“耻”与“惭愧”的辨析。二者都蕴含有“因做错事,内心感到不安”的意思。但惭愧更倾向于个体主观认知评判的内在自我感受,外界评判成分的感知较弱;耻蕴含着羞愧和惭愧的双重内涵,即具有主观感受与客观认定两者的结合,因此耻在主体感受程度上相较于惭愧更深。三是“耻”与“辱”的差异。二者都包含有主体的痛苦体验表达,但耻的体验是因主体对自身行为过错的审视而产生,辱则侧重指他人行为践踏了自我尊严而产生的不适感受,是因他人或外来力量伤害主体人格而导致名誉精神损害产生,表达的是人的内在受损程度。
耻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形态,以遵循社会普遍共识价值观和基本道德操守为前提的耻德追求提供了传统耻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语境。《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作者通过探索中华传统耻感文化、乐感文化以及西方罪感文化的异同,深化了对耻德本质意蕴的理解。本书指出,耻感文化、乐感文化、罪感文化共同之处在于三者终极指向均为崇善抑恶、去耻向荣,但耻感文化主要表现为注重他人对主体的行为反应,若行为被他人所蔑视、为群体所鄙夷,主体内在道德良心就会产生耻感;乐感文化的思维方式则是“实用理性”,核心是“情感本体”(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2],其制约方式不如耻感文化那么纯粹,更倾向于个体的内在自我评价约束;罪感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紧密相联,提倡人类摆脱罪恶的方法为忏悔、赎罪并要通过行动来印证,认为人们内心对“罪”的躲避会引领人们自觉向善,这与耻感文化提倡以外部强制力来激发人们善行、以社会及他人评价作为个体行为的道德标准的他律道德属性不同。
二、耻德重要作用的系统剖释
全面分析传统思想流派的耻德思想,探索耻德与中华传统美德其他重要德目的内在关联,是本书的又一个亮点。
1.传统耻德观具有合理内核。作者认为,中华传统四大思想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对耻德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和诠释,其中所蕴含的合理成分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要借鉴传承的主要精华。
在对耻德的认知上,儒家提出先利后义、失去诚信为可耻,社会个体要做到行己有耻,执政者要以施仁政避免耻辱;同时,儒家耻德观始终都彰显着耻感的自律特征,强调人们通过内省、反求诸己、慎独等方法进行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倡导“见贤思齐”的道德实践途径。道家耻德观表现出超脱性,主张清虚无为,认为人不争则可免于耻;同时也认同重利轻义为耻,提出回归自然、不求利禄、摒荣弃辱的顺天性而为才是免辱超脱之道。墨家强调修身力行是远避耻辱的方法,墨家重博爱、以攻为耻,尚贤尚勤、以不赖其力为耻,尚同、以利己害同为耻。另外,墨家从功利角度看耻,对于耻的把握均通过与“荣”对比来体现,提出“强必荣,不强必辱”,而修身力行是远避耻辱的有效途径。法家也十分重视“耻”的作用,早期法家把耻提高到了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伦理地位,认为“耻不从枉”,即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知耻远耻便不会伦理失序,遵守道德则“邪事不生”;晚期法家则更多将耻德作为一种政治服务手段来使用。
2.耻与传统德目具有多维度衔接。耻之德目与中华传统其他德目不可分割,各德目之间既有内在本质关联但又有不同的目的和重心指向。本书撷取了仁、义、礼、廉四大传统德目与耻德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耻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价值原点和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系列德目中具有基础性、奠基性功效。从性质上看,耻是人们应遵循和坚守的道德底线,仁义礼廉等都要在知耻德性上才能凝练形成,因此耻德具有主导性核心地位;从作用上看,耻德是仁义礼廉等德目的道德规范起点,其他美德均以耻德为基础发展而来,因此耻德具有根本性作用;从历史影响看,耻德关联着社会整体道德体系,能促进其他美德的完善,因此耻德具有推动性功能。本书还指出,正确认识把握耻与其他传统美德德目的关系,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社会风气进步、民族精神锻造具有积极意义。
三、耻德现实培育的全面探索
《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作者写道:“国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支持和精神支撑,耻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耻德的培养尤为关键。”[3]本书指出,耻德的培养和形成要通过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这是本书的第三个亮点。
个体知耻教育是耻德培养的前提。知耻首先是自耻,主体通过内在不断自我教育,产生知耻道德的自觉自律意识,是耻德培育的起点。因此,一切耻育必须首先由个体通过自我约制、培育知耻心羞耻感开始,才能达到明耻而向荣的效果。
大学是耻德形成主要阶段。本书从大学尚存在底线伦理教育缺失、道德定位标准偏高、对耻感文化尚缺少深度挖掘与合理应用的伦理视角着手,指出提升大学耻德教育要加强知耻明耻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耻德实质内涵;通过以道德价值认知认同为起点、培育道德价值情感、实践道德价值行为、树立道德价值信念,塑造大学生科学耻德价值观;树立师德师风典范,弘扬传统耻感文化精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励大学生从知耻明耻到向荣趋荣、从底线伦理向美德伦理迈进。
家庭耻育具有优先的地位。自古以来,家庭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形成的主要场域,是中国人精神塑造的依托、亲缘关系的纽带,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来自家庭,家庭对于中国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耻德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元素,有助于培养家庭成员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个人素养。因此,营造优良家教家风,完善运用好家训家规,是家庭耻德教育的根本。
社会耻德教育是关键环节。它是各环节耻育的保障和目的,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耻育环境;它是传承借鉴优秀传统美德、建立社会道德规则和规范法治建设、提高国民耻德素养的重要手段。每个公民的道德底线自觉,将会凝聚为社会整体合力,形成人人自觉向善氛围。因此,要将社会耻育纳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形成社会道德价值共识,激发社会成员应有的羞耻心、荣辱感,制定耻德遵行规范条例、完善耻德传播机制和相关法治的治理建设。
本书在系统阐述耻德培育路径后做了回顾总结。作者认为,从对把握“耻”之实质、耻德作用认知到耻德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耻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深悟透、内化为志并外化于行。知耻是美德养成的伦理底线,因此,我们要加强筑牢伦理底线、铸就道德防线,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知耻、去恶扬善的良好风气,并以此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谱写道德进步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