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2020-03-16付华安
付华安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5)
一、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我国6.2亿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保证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让农村学生享受高水平和质量教育的有力保障。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假如教育系统忽视弱势学生以及生活在贫困国家的众多学生的教育需要,将教育机会集中在富裕阶级,使得高质量的培训和教育高不可攀,就会加剧这种不平等。”[1]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等重要部署。这说明,农村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涵义,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2]
从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薄弱的一环。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遇到了诸多困境。
第一,农村本土知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开始式微。由于城乡所使用的是统一编制教材,而教材的多数内容,未将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考虑进去,部分教材内容编排上带着城市化的价值取向,让农村本土知识丧失了话语权。这就造成了农村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完全是陌生的知识,对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来说,无疑是设置了无形的障碍。正是因为统一编排的教材缺少农村本土知识的原因,农村各地方开始植根于地方实际编写校本教材。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和对农村本土知识未进行深入、全面的挖掘,校本教材的内容编排与统一教材不能找到结合点,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所以最终造成校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使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第二,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在农村学校教育环境方面,虽然我国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增加了仪器设备、图书等资源,但是对于西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相较于城市中先进的教学方式、完整的现代化科学设备、优秀的师资队伍,单纯依靠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和实现的。在农村家庭教育环境方面,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加之迫于生计,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老一辈亲人承担起“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农村“隔代亲”的传统思想和出于对父母关爱缺失的补偿,老一辈亲人往往过分地宠溺孩子,这往往会养成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3]这就是造成我国农村无法走与城市教育现代化相同的道路,也无法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从而保证双向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因。
第三,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待加强。目前,农村学校教育中“唯分数论”现象依旧普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分数的“指挥棒”下,造成价值观的偏差,缺乏理想、社会责任感等。当然,这与错误的用人观和政绩观有着直接联系。有些领导只关注学校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并将此作为衡量农村教育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疏忽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此外,由于过分的追求学校的规模和办学硬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师资建设、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也导致了学校的办学同质化严重。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困境的成因分析
我国在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上遇到了诸多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教育发展观念滞后;过分依赖外界力量,农村学校自身发展缺乏动力和创新能力;发展未植根于实际,外界评价机制过于单一所造成的。
首先,农村教育现代化在观念上只注重办学条件的改善和经费的增长,忽视了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在过去,由于经济条件原因,不同地区和学校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造成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滞后的重要原因。[4]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将均衡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诸如,农村学校已经配备了图书资料、各种实验仪器与设备、教学器材等,学生的住宿和就餐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
此类改善办学条件和增加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片面地追求单纯的教育资源的投入。这种观念和认识的误区,会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甚至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重投入轻利用的观念的形成是以往对教育投资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所造成的。[5]持有这些观点的人认为,只要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和经费增长就可以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同步,教育质量和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但是,实际情况是随着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村家庭教育的职能弱化,教育的事务转移给教师和学校,农村教育质量不升反降,这就形成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异象。[6]
其次,农村教育现代化轻视农村学校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过分依赖政府及外界力量。针对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发展,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诸如要求区域内城乡教师的流动和互换,力图通过教师岗位流动制度来逐步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不管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加大对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还是鼓励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师资带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这属于外部“输血”,而农村教育现代化更多的是需要农村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造血”功能的培养。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部分欠发达地区由于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出现了“等、靠、要”的思想,却很少思考自身如何调动积极性,利用当前已有的条件与资源提高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
最后,当前农村教育现代化未植根于农村实际,一味朝城市看齐。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部分农村学校未能植根于农村实际,完全将乡村文化抛弃,一味向城市看齐,将学校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做为衡量农村教育的唯一标准,这就造成农村教育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区别于城市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这是我国长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尽相同带来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用唯一标准来“一刀切”地要求城市和农村,不切实际。也正是由于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带来了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创新性和积极性。
三、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可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等重要部署。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破解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满足农村人口对高质量教育需求,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保证社会教育公平,提高人们对教育乃至社会的满意度。当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根据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现实困境和造成困境的原因,当前可行的措施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营造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教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探索;弘扬乡土知识,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探索,构建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农村教育现代化要求有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和学校制度,建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现代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和中学教育改革,实现农村教育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非一日之功,这也是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投入所无法实现的。农村教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注重自身功能的发挥,增强活力,不能停留在以往“等、靠、要”的思想上,扭转认为只要教育资金投入就可以现代化的错误观念。农村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要注重植根于当地的农村实际,注重征求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农民的意见,让教育的体系得以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可行的方法有推进农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一体化改革,有层次、有重点地衔接各种层次学校的发展与改革,这种一贯制发展有助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推进办学体制从原来的单一办学体制向多元化办学体制转变,有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农村教育体系,推动农村学习型学校建设等。[7]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方面,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诸如在一些农村中小学中由于音乐等课程师资队伍的匮乏,造成所购置的钢琴等教学器材闲置,所以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注重培育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的教师资源。资金的投入是必须的,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准确把握农村的实际,切实满足农村学校的需求,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此方面,农村教育尤为需要注重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政府投入的资金已经较大程度改善了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但是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是广大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学校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体现就是农村学校要有固定的教师。教师交流制度虽可以一时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较快地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但是绝非长久之计。
所以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工资待遇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教师职称和岗位晋升渠道畅通,从而确保优质师资队伍在农村地区留得下,呆得住。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学校“造血”功能弱,充分发挥其本身主体作用。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向当地师范院校定向招收毕业生,毕业以后回乡工作等。[8]
第三,营造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氛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这割断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儿童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所带来后续的学生逃学、厌学,成绩下降和性格孤僻的情况,这无疑是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所以,要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三方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家庭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和睦相处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注重避免对子女进行过于枯燥的说教,注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在学校方面,要注重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从而影响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在社区方面,社会要搭建平台,使得学生有条件与同龄人交流,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社区中,孩子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他人的生活方式,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尤其是注重农村学生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周末与寒暑假的社会教育问题,引导儿童从无序走上有意义的学习状态。[9]
第四,大力弘扬乡土知识,促进农村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城市教育现代化不同,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以地方历史和现实为基础的,所以农村教育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乡土知识在较长的历史发展后,已经融入和积淀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不会被轻易遗忘。此外,农村生活中的这些乡土知识本身就具备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所以,农村教育现代化要注重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机结合,让农村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家乡文化的意蕴。这不仅仅可以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形成农村教育现代化地方特色,避免出现农村教育现代化与城市千篇一律的现象。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农村教育现代化不仅仅肩负着服务农村社会的职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向上流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将来生活的需要,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农村教育现代化既需要教育资源的投入,又要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保证农村学校的主观能动性,要能够实现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要破除以往朝城市看齐的观念,植根于农村社会的实际,发展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特征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