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激励机制探索*

2020-03-16陈皓滢简国明李德志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竞赛大学生教育

陈皓滢,简国明,李德志

(1.赣南师范大学 a.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b.研究生院,江西 赣州 341000;2.广东理工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它包括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课题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类社团的第二课堂活动、创业园区实践等。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010 年5 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则对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活动进行部署。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1]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延伸到课程、教法、实践、教师等人才培养的各重要环节,实现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2.8万余门、上线相关在线课程4100余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超过2.7万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达1.3万个。[2]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这项改革系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革新,有力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新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中国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的新经验。[2]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院校的457万名大学生、109万个团队报名参赛,形成了一支敢闯会创、气势磅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军,搭建起全球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平台。[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革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难以突破观念、思想、体制、制度、环境等方面的障碍,存在着高校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资队伍缺乏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存在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不规范、没有体现地方特色、没有挖掘校本元素的问题,存在着创新创业经费投入不足、园区建设滞后、创业园区利用率不高、创业园区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4]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问题,以教育部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为导向,[5]探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模式、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和激励措施。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一)建立创新创业师资管理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四支队伍

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少、职称偏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学院教师、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或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大多数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缺乏创新创业体验。创新创业专家队伍、管理队伍也缺乏。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并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地方高校要分类分级建设创新创业通识课教师队伍、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创新创业类项目评审专家队伍、创新创业工作管理队伍等四支师资队伍。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的基本条件,确定创新创业各类师资的准入门槛,选拨双创课教师队伍,建立双创课教师数据库;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以及前往企业的一线部门挂职锻炼,不断培养创新创业通识课教师和创业导师;确定创新创业评审专家基本条件、类别条件及选聘办法,建立相应的创新创业类评审专家数据库,加强创新创业类项目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学校制定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选拔、培养、待遇、考核与奖惩的管理办法,同时聘请一批具备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如创业成功人士、创新创业专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指导。

(二)健全管理制度

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在于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要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制订创新创业导师选聘及管理、实践学分管理、园区管理、竞赛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办法,同时设计好申报表、立项评审指标及评分表、立项评分细则、项目管理合同书、检查报告书、事项审批表、结题评审条件及评审表、结项报告书等文件。加大创新创业经费投入,健全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和保障机制,完善目标导向机制、教学管理机制、师资建设机制、质量评价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与政策扶持机制等。[6]

在大学生学科竞赛和项目评审中,制定评审原则与规则,评委从学校评审专家库中,按指导老师回避的原则、职称高优先的原则、管理经验丰富者优先的原则、平衡的原则、交叉的原则、轮流的原则、评委组长选择院系回避的原则、作品主评人院系回避的原则,选择抽取评委专家。评审按照竞赛规则、评分办法,设定权重、量化分值,独立打分、公正评审。

(三)挖掘校本元素,改革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中开设了创新创业通识类教育课,且全国关于这类课的教材也非常多。由于地方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缺少专门的创新创业政策制度文本、目标导向机制,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通识类教育课设置不一致,创新创业通识类教育课教材的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组合搭配方式不同,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合为一门的,有职业规划与学业发展合为一门的,有的创业不含创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讲专业学业等。地方高校要注重挖掘校本元素,收集身边创业成功案例,特别是校友创业案例和人物故事,教学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增加反映身边创业案例篇、专业导论、考研指导、创新创业项目书指导、职业计划书指导、学科竞赛介绍、学生科研项目介绍等内容;改革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创业通识类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学生需求,将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五个部分重新组合,将职业规划、学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分开,又将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合并,分别在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开设,如课程名称分别为《大学生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均为32学时、2学分。建设教学资源,编写校本特色教材,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造校本特色。

(四)开设创新创业先锋班,以点带面,推动双创工作

在全校实施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全覆盖的同时,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的培养体系、配套体系、服务体系三方面着手,开设创新创业先锋班,培养精英骨干,以点带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先锋班由热爱创新创业工作、创新创业意识强、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组成;先锋班围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问题,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系列讲座课,由校内外教学名师、教授、专家、创业导师和有经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授课,通过名师授课、导师指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项目水平。开展高校间的协同创新,选派创新创业先锋班的同学到兄弟高校学习交流或跟班学习,实施“第二校园”计划,以培养创新创业先锋、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和精英骨干,来带动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五)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特色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是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而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应把教学和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是高等学校可比性指标。2020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绩效量化考核得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44个学科竞赛[7](称之为A类学科竞赛),学校要重点资助A类学科竞赛,实行一院一赛事,一院一品牌,每一个学科竞赛由院落实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宏观管理、协调和沟通。每一学科竞赛确定好负责人和教师团队,实行学科竞赛负责人负责制,制定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及相关工作方案,做好计划、确定目标、保障经费,量化考核,奖惩分明,建立经费资助动态绩效考核管理模型。

组建创新创业活动有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如:创新创业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建有协会章程、组织机构、活动方案等,举办校内学科竞赛活动,通过同学教同学、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地方高校学科竞赛活动的普及性工作和参赛队员的初级培训,使学术类学生社团组织成为组织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学校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桥梁和生力军。采用多轨并行教学模式,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打造学生社团工作特色。

(六)构建多类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

根据新时期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校政企联动合作、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加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投入,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基地,办好校内“创业园区”。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构建研究式平台、实践式平台、体验式平台等三类实践平台。[6]制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校政企合作、创业园区管理办法,改革创业园区的管理,明确创业园区管理属性,落实创业园区的负责人制,做好协议(或合同)、挂牌、记录、计划与总结等工作,提高创业园区的使用率和效率。

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要提出明确的结项条件,制订或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及一系列文件,包括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入住园区、中期检查、结项、经费管理等。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外,还有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政策支持。同时,结合地方高校的校本实际、地方特色,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设定目标,量化考核,绩效管理。

(一)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成绩计算与管理

高校成立由分管教学、创新创业工作的校领导牵头,由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校团委、科技处和二级学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负责全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提出创新创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分解指标,落实责任,量化指标,绩效考核,制定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及激励措施,奖励学生、项目团队、指导教师、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

高等学校要为创业同学的公司注册、项目入园、资金融合等提供服务,同时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为创业同学提供帮助和支持。[6]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8]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科学研究、学科竞赛与文体竞赛、考试与证书、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等认定并计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成绩,学校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成绩计算及管理办法,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

(二)量化考核,绩效管理,科学合理评选优秀组织奖

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的二级学院优秀组织奖评选中,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前提下,采取下达任务、设定权重、量化指标、计算分值进行评选,计算出各院(系)参赛项目超指标数、参赛人数比例率、组织情况、竞赛成绩,将各组数总和归一化后,计算权重值。按权重值大小评出优秀组织单位。根据广东理工学院等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工作的实际,经过调查研究与实践,在一些地方高校(如广东理工学院)采用如下的分类方案、权重比值和学生人数系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组织情况分为二级学院通知宣传海报、宣讲发动会议、初赛资料、决赛资料、决赛视频及图片、决赛结果及推文、选手培训、提交时间等,组织情况可按二级学院通知宣传海报占10%、宣讲发动会议占15%、初赛资料占10%、决赛资料占15%、决赛视频及图片占10%、决赛结果及推文占15%、选手培训占15%、提交时间占10%设权重。总体按二级学院参赛项目超指标数占20%、参赛人数比例率占30%、组织情况占30%、竞赛成绩占20%设权重。

优秀组织单位奖奖金数按权重值大小设分值计算(如分值设为20、25、30、35、40等),分值乘以学生人数系数(如学生人数系数为:学生人数小于等于1 000人的二级学院,学生人数系数为1;大于1000人小于等于2 000人的,人数系数为1.1;大于2000人小于等于3 000人的,人数系数为1.2;依此类推确定系数),分值乘以学生人数系数为该二级学院分值积分。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不仅需要“会操作”“业务熟”的应用型人才,还要培养善于用创意性思维解决问题、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具有视野开阔、专业精通、个性化强、擅于探究、勇破常规的特征。[4]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体制、机制的障碍,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引进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校本特色、量化考核为依托,以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质量保障激励机制为导向,量化管理,科学管理,探索并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多方位、立体式、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敢闯敢创、敢闯会创人才,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全链条管理,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猜你喜欢

竞赛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看竞赛
大学生之歌
创新思维竞赛(3)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