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历史观对高校青年的启示

2020-03-16黄新强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史观虚无主义智慧

黄新强

习近平历史观对高校青年的启示

黄新强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今的世界的发展呈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多样化的趋势。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突出历史作用,坚持群众史观;主张向历史学习,以史为鉴。这对于部分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自卑的高校青年学生,能够有效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可用之才,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习近平历史观;高校青年;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高校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使命,背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建设的伟大任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生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而人才则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关键,人才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作为国家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份子,对其加强历史观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一、习近平历史观的内容

习近平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经常强调历史对于当代人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学习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坚持人民群众史观。习近平同志对待历史的态度,为广大青年树立了一个典范:向历史学习,并从中汲取经验智慧来解决问题。

(一)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

习近平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2]。人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对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把握,从而有助于学习、研究和生产生活。历史能够给予我们前人的智慧。习近平还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结起来说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并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后,并没有对过往的功绩居功自傲而得意忘形,而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客观而理性的看待过往的历史,不浮夸,足见我们党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过往历史的态度上,是值得我们高校学生学习的。

(二)突出历史作用,坚持群众史观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4],从历史往事中学习古人的智慧,用于借鉴今时今日之事,足见历史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还要善于回顾历史,把历史作为学习的对象,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突出学习历史的作用。我们学习、研究历史,要立足于当前实际。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我们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要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

“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3]。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老百姓是天,老百姓对党的工作的评价和满意度,是决定党的工作是否真正实现其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是决定党的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意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并积极发动群众,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真正地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学习历史知识,引以为鉴

唐太宗十分重视学习和借鉴历史,并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借鉴经验教训,提升自身修养和加强自我反省。历史过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淡忘似乎很容易,淡忘过去、淡忘历史,淡忘一切美好或是屈辱。但历史不能淡忘。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5]习近平将历史看作是前人实践基础上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并善于从历史中学习,以史为鉴,从而知兴替,谋发展,而并非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人类社会变迁发展的历程。

习近平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6]一个民族只有牢记自身过往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从历史过往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获得宝贵的启发,为明天的到来和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好未来的实现减少阻碍和铺平道路。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而是我们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的重要来源,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和工具。

二、高校学生的部分现状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对于正处在价值观萌芽阶段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国外敌对势力和西方霸权主义,在意识形态上,不断加紧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修正”和“引导”,加紧抢夺对我国青年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企图西化和奴化我们的青年一代。部分青年由于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出现文化自卑,加之西方反华势力对我们国家历史的歪曲宣传,在历史观上出现了虚无主义特征。

(一)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鼓吹“告别革命”;借“重新评价”五四运动,抹杀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救亡图存的重要作用;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否定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攻击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7]历史虚无主义不仅企图否定当代历史事实的真实存在,并且企图扼杀青年一代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扰乱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树立和对历史正确认知的形成,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不仅影响青年一代树立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还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阻扰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当代青年中,有部分人因常年旅居国外,或者长期在外求学,深受欧美文化的熏陶,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实了解相对单薄,再加上西方敌对分子加紧对青年的思想渗透,致使有的人崇洋媚外,甘当西方势力的走狗和鹰犬,并引以为荣。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强大极为不利。

(二)文化自卑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相当重视。实践证明,文化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然而部分青年对于本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严重缺失,导致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抵触情绪,这将严重影响我们国家培育“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方面,由于主流文化宣传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文化的多样性在为青年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本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再加上娱乐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受到过度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对本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基于这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青年文化自卑感严重。问题迫切,急需解决,而习近平历史观则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了重要的人生智慧与启迪。

三、习近平历史观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重视历史,尊重历史,倡导学习历史知识,这对于高校青年学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当代青年学生应学会重视历史,了解过往历史;学会研究历史,把握今天,将历史经验教训造福于今日;学会借鉴历史,开创明天,为未来更好的发展而打好基础。

(一)重视历史,汲取智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和力量。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敬畏历史,重视历史,回望历史,科学地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将前人的宝贵经验总结出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为整个社会谋福利,谋发展。只有学会重视历史,才能从过往历史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从历史中发现以往我们所从未关心或注意的地方,才能从中有所收获。只有正视过往的历史,了解我们民族过往所遭受的屈辱,才能懂得先民的奋斗和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价值所在,才能心生敬仰之心,产生对革命先辈的崇仰之情,理解他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敢于奉献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才能自觉地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国家历史的歪曲和污蔑,从而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

(二)研究历史,把握今天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9]张纯如在其著作中指出,忘记历史,等于忘记过往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等于忘记人民遭受的水深火热,等于忘记我们国家遭受到的任人宰割之痛,等于漠视革命先辈们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尽管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去,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我们却不能和历史告别,因为一个不重视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我们解决疑惑提供的借鉴与启示,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化解危机。可见,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需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历史,才能更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历史真相,从而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今天的发展增添动力。

(三)借鉴历史,开创明天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和研究历史,之所以可以让人明智,是由于人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文献期刊,积累了大量的文字材料,丰富了阅读空间和想象力,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典故和事例。通过整理和归纳,使得人们能够从中发现历史事件的规律和潜在趋势,并善于将其所发现的规律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在应对时局变化时,能够将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与当前实际相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而开创美好的未来。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文化典籍、科学技术等,这些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深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去借鉴与传承。高校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文化自信,学好本国的文化,了解我们国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从中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并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握现在,创造明天。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1).

[2]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实现中国梦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N].光明日报,2015-08-24(1).

[3]高翔莲,曹阳.论习近平的历史观[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11-15.

[4]田永静,郑士鹏.将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29-32.

[5]方玉萍,吉晓华.论析习近平历史观的两个层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03):107-112.

[6]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潘莉,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特点及其危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5):24-29+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01.

(责任编辑:赵永奎)

猜你喜欢

历史观虚无主义智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的历史观
有智慧的羊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智慧派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