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宾馆设立观察区问题的探讨——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为例

2020-09-12赵鹏程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医学观察国际交流宾馆

赵鹏程 张 霞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宾馆设立观察区问题的探讨——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为例

赵鹏程 张 霞

[中国政法大学]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国爆发,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开展了积极的抗疫斗争。本文以中国政法大学健康观察区为例,就高校宾馆作为健康观察区投入到抗疫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从健康观察区的确定、设立医学观察区后的相关管理措施和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高校宾馆作为健康观察区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模式。

新冠疫情;高校宾馆;健康观察区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开展了积极的抗疫斗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守住校园这片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高校宾馆作为高校后勤部门,在高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成为学校的健康观察区。本着“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积极态度,以最大的努力、最严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从场所的改造,到各项内部防控措施、制度的制定,中心以果敢的决心积极投入到学校的抗疫工作中。

一、关于宾馆作为健康观察区的确定

高校宾馆一般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实施企业化运作,实行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根据《北京市集体单位(学校)集中居住健康观察点设置与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作为健康观察区,要相对独立和封闭,对场所的设施、消毒的频次、隔离人员的管理等都有着特殊的规定。这与宾馆的日常管理有着极大的不同。若将高校宾馆作为医学观察区,它的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其管理模式也要作出重大调整。但高校宾馆作为高校后勤服务的一个重要部门,积极投身到高校抗疫工作中,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始终“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对健康观察区地点进行了考察。根据学校现状,学校党委最终确定将国际交流中心作为集中的健康观察区。顶层的设计、迅速的应对、周密的安排,所有这些,都为中心全身心的投入抗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接到学校明确指示后,中心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迅速开展改造工作,在短短的两天内就迅速完成了作为医学观察区的改造任务,在第三天就开始接待医学观察人员入住,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抗疫工作的开展。

二、设立医学观察区后的相关管理措施

高校宾馆管理措施比较完善,各项制度也比较健全,但作为健康观察区,其相关管理制度和设施却有些许的不适应。新冠肺炎来势凶猛,对于临时作为健康观察区的宾馆来说,高效指挥、协调是核心,有序开展工作是保障,宾馆相关设施的安全运转是基础。那么成为医学观察区后应怎么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管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保障

抗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高校宾馆确定作为健康观察区后,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精准对接学校需求,要让领导小组成为医学观察区有序、安全运行的组织保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将中心确定作为健康观察区后,学校立即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在国际交流中心设立观察区的工作预案》,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观察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观察区相关工作。中心在接到作为医学观察区的消息后,也立即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抗疫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经理担任成员。战“疫”没有假期,防控就是责任,虽正值寒假期间,但从学校领导,到中心各工作人员均主动取消了休假,立即来到学校开展相关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各项工作组织有序,保障得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

高校宾馆运行一直比较规范,相关制度比较健全,但作为医学观察区,这些制度却存在着不适应性。作为医学观察区,要相对封闭,员工、住宿人员的管理模式,公共场所的消毒方式、方法和频次、垃圾处理等也与正常宾馆的管理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有针对性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以扎实的举措落实抗疫战斗的各项部署。

中心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及学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的相关规定,结合《北京市集体单位(学校)集中居住健康观察点设置与管理规范》,制定了《国际交流中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国际交流中心防控物资管理与使用暂行办法》《国际交流中心中央空调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等制度,流程化了各项管理,制定了《电梯管理流程》《消毒工作流程》《国际交流中心每日消毒及送餐时间表》《垃圾处理流程》《送餐送物工作流程》《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转运车辆管理及相关流程》等,对疫情期间中心员工、健康观察人员的管理,公共场所的消毒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提供了制度保障,切实保证了工作人员、住宿人员的安全。

附1:

图1 国际交流中心每日消毒及送餐时间表

备注:1.如遇入住学生、教职工需增补生活用品随送餐时送达(特殊情况除外) 2.具体送餐时间以饮食中心送达时间为准。

(三)配备人员保障

疫情期间,严格管理流动人员。作为医学观察区,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工作人员数量,避免交叉感染。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点,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为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在宾馆作为健康观察区期间,实施封闭式管理,将各项工作流程化。

1.对人员实施封闭式管理,未经批准不得离校;严把人员出入楼宇关,每次进出均需测量体温及记录出入时间、事由。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台账。工作人员纳入后勤统一管理,除每日根据学校要求报备健康信息外,上岗人员还应每天三次报备体温情况,每日由值班经理汇总。

3.建立疫情防控物资计划表。针对疫情期间各项防护物资紧缺的状况,一是根据实情制定各项物资储备要求,并储备数量足够、品种齐全的疫情防控物资;二是做好相关物资进库、出库登记,避免过度防护、滥用和浪费,杜绝侵占和浪费公共物资的行为。

4.建立人员自我防护制度。一是制定防护用品发放细则,具体到每日的用量、更换频次等,并进行不定时抽查,以确保防护措施安全到位;二是对员工送餐、消毒作业前后的穿戴、消毒等作出具体规定,流程化管理,做到有检查,有记录,确保人员安全。

5.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精神,以及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准确传达到每一名教职员工。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

6.建立人员心理咨询制度。疫情来势凶猛,各项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虽然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为健康观察人员,但他们自身的情绪变化在所难免。各部门经理要密切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深入到员工中间,及时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的诉求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情绪。

疫情期间,中心实施了封闭式管理,只安排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员工集中在校内住宿,未经批准,不得离校。同时严格楼宇进出的管理,进出时间及事由必须登记,无必要不允许进出楼宇。各项工作均实行流程化管理并做好记录,经理不时抽查。同时,经理与工作人员一起吃住,经常找员工聊天,了解相关情况并及时解决。

附2:国际交流中心穿脱防护用品流程

穿防护用品流程:

洗手(按六部洗手法进行洗手,用洗手液)→戴帽子(头发不要外露)→佩戴口罩(口罩深颜色朝外)手拿两边系带套在耳朵上,一手压住鼻夹,另一手将口罩折痕向下全部拉开,双手食指向两侧压紧鼻夹,调整口罩至舒适位置,使口罩边缘与面部紧贴密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手套→戴鞋套。

工作人员操作完毕后,离开潜在污染区,应在楼道脱下所有防护用品。

脱防护用品流程:

脱鞋套→摘手套→拉开防护服拉链、摘防护服帽子、拉下肩部→摘护目镜→脱防护服(应避免污染面外露)→洗手→摘口罩(摘口罩方法:手不要触碰口罩外面(污染面),用手捏住系带扔到医用垃圾袋内)→摘帽子→洗手,将所有一次性防护物品扔进医用垃圾桶内。

手消毒:由于楼道没有洗手池,建议使用手消毒剂,然后回到清洁区按六部洗手法洗手。

(四)改善设施保障

《北京市集体单位(学校)集中居住健康观察点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观察房间应保持通风,禁止使用中央空调。对于北方来讲,冬冷夏热,在禁止使用中央空调的情况下,应为观察人员准备取暖或者消暑设施。同时,为进一步预防交叉感染,应区分每部电梯的用途,比如工作人员电梯、医护人员电梯、健康观察人员进入和解封后下楼电梯等,做到专梯专用。

中心利用现有条件,按照制定的预案要求,分别设置了留观学生入住通道、员工送餐通道、医学观察区域、留观人员解除通道、留观人员出现问题通道等。所有医学观察房间配备洗漱用品、手纸、水杯、垃圾袋及床上用品等生活必须品。为了防止空调系统传播病菌,中心根据《国际交流中心中央空调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停用了观察区内房间的中央空调,为学生提供电暖器或电热毯取暖;为了学生安全把每个窗户调整半开式,并开启楼顶排风联动系统。

三、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一)健康观察人员心理问题

健康观察期间,被观察人员未经许可不能出门,其各项信息一般通过网络获取。但网上各种信息蜂拥而至,不辨真伪,其心理难免出现波动,故应密切关注被观察人员心理状态。应建立学生处、辅导员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及变化,必要时请求权威心理应激及援助部门给予适当心理援助,有病情人员应按照心理危机事件转诊就医。

学校还建立了辅导员、学生处、校医院、中心联动机制,由辅导员一对一关注健康观察人员情况,其他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配合,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二)健康观察人员物品传递

观察期间,被观察人员所需的必须生活用品,应在进入观察区前一次性配齐。在观察期间,由于观察人员一般为学生,其可能需要一些生活学习用品,如书本之类,对于这些需求,应尽量满足。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制定相应物品传递规则。即应有专门人员对观察人员所需物品进行统计,然后统一购买或者取拿后交由工作人员转送,避免工作人员与外界的过多接触,确保防护措施到位。

中心还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即对观察人员所需物品,由观察人员将需求转达给其辅导员,辅导员准备好相应物品后交由学生处联络人员,再由联络人员定时将所有物品统一送至隔离地点,由工作人员在送饭时将相关物品转达。流程化的管理,无接触送达方式,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也满足了被观察人员的需求。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高校宾馆在这次抗疫战斗中担负起了责任,经受住了考验。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高校宾馆在抗疫中各方面的管理也将发生不断的变化,但“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是其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始终坚守的职责。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医学观察国际交流宾馆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新冠疫情防控模式探讨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观察 对邮轮游客情绪影响研究
新冠肺炎医学观察下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干预
军队疗养院援鄂医疗队医学隔离观察保障实践
国际交流与合作
ROOM AT THE INN
宾馆开房致残引发离奇赔偿案
龙信老年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