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课程思政”:价值意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2020-03-16周婉婷马锦程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课程

周婉婷,马锦程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互联网+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糅合进所有课程的内容中去,运用网络化的手段更好地呈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言之,就是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网络平台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在成长中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学科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高校育人新模式,通过“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途径有机结合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高校纷纷采取了线上教学模式。截至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的103万教师参与了线上课程。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成为了当前课程思政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

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就出台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由此上海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改革之路,迄今为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启动的两纲教育项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科德育”。第二个阶段是从2010年启动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第三个阶段是从2014年至2020年启动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基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为了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在部分高校进行了试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课程之中。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易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创客运动等在线课程的创新实践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比如笔者所讲授的《当代中国政府制度》研究生课程积极利用了“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互联网学习平台,通过引入新冠疫情的案例,向学生讲解疫情中的中国政治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同时,辅以相关的在线视频案例供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以强化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同时,所在高校《食品营养学》这门课在专业知识讲解中,结合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沿问题,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价值的网络资源,丰富的教学素材向学生传递了食品营养保障人民健康的意识,并提高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这样的教育变革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兴趣和能力去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互联网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剖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认知困境、现实困境和创新困境,最后提出推进“互联网+课程思政”改革的策略。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

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强化“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地渗透进入教材、课堂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互联网+课程思政”以教育理念为中心,以教学的实用性为中心,两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前者规定了后者的价值取向,后者以最大的效率来实现前者的目的,从而引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发展,使得发展的结果与教育的目的相吻合。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人的行为时提出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价值理性是指基于主体的内在需求,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确定和追求人生的目标,道德的境界和社会的理想。[2]从价值理性的维度来看,“互联网+课程思政”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思想灌溉、缺乏实用性的问题,改变了以前在专业课程中被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互联网+课程思政”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时间地点的局限性,将教育从封闭转为开放,并且提供了优质的在线课程,汇集了大量的精品课程,创新了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用共享资源弥补了地区差异带来的教育鸿沟。“互联网+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寓于专业教学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地多元化。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理念的变迁,充分挖掘了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使其有机结合,实现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从工具理性的维度来看,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追求功利,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3]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弱应用,忽视了教学的实用性和工具性,与思政元素的结合不够紧密。课程思政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隐性与显性联系,转变学生中存在的“思想政治课程假大空脱离实际”的无用论观点,在品德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等方面与现实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4]“互联网+课程思政”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理念要求,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将课堂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常规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的模式。大数据的应用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可信度,通过整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轨迹,可以更加有效地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从兴趣上给予学生最好的学习体验,以最大的效率达到最好的学习成果,“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只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将价值观寓于知识传授之中,实现情理交融,增强学生认同感,课堂才能发挥应有的理性光芒。

二、“互联网+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在明晰“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基础上,发现“互联网+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认知困境、现实困境和创新困境。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的认知困境

由于“互联网+课程思政”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政教育如何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以及互联网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制度建设。想要发展“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专业课教师应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使其相互融合,以“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模式重新打开思政新格局。

(二)“互联网+课程思政”制度设计下的现实困境

在队伍建设上,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待提升;在人才培养上,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管理机制上,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5]现如今,“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育人的现实理念建设还不完善。相关的学术科研、制度设计、管理机制等学科建设仍在探索之中。在专业课教学实施中,部分教师思想教育观念淡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教学与思政内容脱节,欠缺与之配套的思政教育内容,缺乏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首先是需要专业课教师的深度理解才能实现到课堂实践中去,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有更好的理解。

(三)“互联网+课程思政”社会实践下的创新困境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认知程度较低,存在课程内容枯燥、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而专业课程往往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教化和育人功能。“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提出虽然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长期各自为阵,处于分离状态,要发展“互联网+课程思政”仍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关注重点和研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不再是单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课堂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教师更多的责任变成了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创新“互联网+课程思政”在社会实践下的课程设置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三、“互联网+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的推进路径

作为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更加充分地了解教学课堂的实际效果、学生的想法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细节改革,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责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推进。

(一)宏观层面:创新教育顶层设计

首先,应针对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改革交流会。由于国家和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和需求,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以笔者所任教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通过引用互联网技术,定期开展思政教育改革交流会,从现实把握社会的动态、教学的动态,分享彼此的经验,适时地调整和创新教学方式与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功效发挥到最好。

其次,应针对专业课程制定相应的监督责任清单。从课程设置内容、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评定课程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改革落实是否到位。如果不到位,应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果效果非常好,可以让教师互相借鉴教学方式方法,整体提高教学水平。要使思政课程成为支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引领课程,必须坚持以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为宗旨,统筹改革课程资源、教师队伍,打造具有专业性的“互联网+课程思政”。

最后,应针对专业课程建立成熟的新型教学模式。发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示范作用。由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对于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有能力的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将有趣的现实案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用文字形式公开表述观点,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评论,阐明观点,将“互联网+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的实践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导,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不能套用传统课堂的话语体系,而是要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形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新形式。相对于线下的传统课堂,网络价值认知的构建是一个从单一走向立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让主流价值观由原先单一的课堂单向传播,变为课堂和网络空间双维传播的过程。课程思政中的价值教育内容不能简单且直接迁移到网络,而要进行相应的价值引导转化,使之适应网络传播特点。

(二)中观层面:统筹优质网络资源

首先,“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改革需要利用技术改变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技术对教育的最大作用应该是让学生沉浸于一种技术中介的环境,利用技术却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从而专注于“学习”而非“技术”本身。[6]以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应该回归到运用技术提升教与学的质量。通过网络平台技术,即时地针对最新的事件与专业课程进行创新性的结合,让学生自由发言,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专业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和认知。比如,教师在某平台上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观点,学生可以通过评论的方式参与,观点最优的获得相应的分数,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同时也可以得到优质的回复,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了解、借鉴与提高彼此的观点。

其次,“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改革需要发挥各高校的资源特色。打造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精品课程,如近期推出的“中国系列”思政课程一般与学校王牌专业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贴近,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形式出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于轨道交通和经管等专业优势,推出《交通中国》《共享中国》等在线课程发挥学校办学优势,打造专属的品牌课程,使得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激发学生在专业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在《公共行政学》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检索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出理论部分,通过课堂和网络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互联网+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汇集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得各大高校可以实现教学共享,将全国甚至全球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教育和知识的主动权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扩展教育的受众面,使得更多的教育构想在互联网支持下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改革需要完善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在这个注重素质教育的时代,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直接主导者,也就是说,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工作实效。“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代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具备高度的思政素养,同时还需要紧跟时代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互联网+教育理念真正落在实处。因此,新时期应注重高校师资队伍的思政建设,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研活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丰富学生的学识结构,提高思政教育综合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特性,还可以建立良好的校际沟通机制,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协同制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方案。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深入教课程思政的发展前沿,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并在实践中探索反思,了解“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和价值意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要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新型教育模式中去,首先要使教师的课程设置达到一定的基准。所以,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步是完善教师的日常考核制度。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着力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机制建设,严格执行教师定期培养计划,使得专业课的教师具有能够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网络化的手段将其融入日常课程教学的能力,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科学地制定教师队伍的日常考核机制,使得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典范。

(三)微观层面:落实新型教学方式

首先,创新“互联网+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方式。MOOC有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现代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7]比如美国的大学非常强调学生的流动性,学生经常进行长期或短期的交换学习,也从全世界招募国际学生。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大学生的自由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教育方式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网络交流的开放性可以营造出一种平等的交流氛围,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互联网课程的丰富多样性能够创新专业课的教学方式。结合新媒体技术,通过翻转课堂、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发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比传统的说教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校应该吸收教师的课程意见并分享,总结教学模式的新方法,通过反复尝试使得这样的新方法可以被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其次,丰富“互联网+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优势,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将思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互相结合,突出内容的思想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自主创新,提出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增强专业课程的可看性和启发性,这才是“互联网+课程思政”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独特性,并善于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将课程思政教学与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相结合,切实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进行深度对接,这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最后,优化“互联网+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大学的独立性和选择权得到了很大提升,教育者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网络课程的选择渠道,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实行多元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和导向型,突出“激励特征”。[8]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正确认识自我,针对“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进行合理的评价。强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推进课程思政的全员育人,实现真正将思政教育内容贯穿于教学全程。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育人的属性,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有育人的职责,因此,教育者要坚持执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通过互联网模式,能够培育出更好的育人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课程思政铸魂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